
一、目标:1、尝试分析图形的三项特征。2、发展幼儿逻辑分析判断能力。3、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二、准备学具:钓鱼杆、(红、黄、绿、大、小、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特征的鱼若干 海绵垫围成的大池塘、塑料圈小池塘教具:冰柜样式的表格若干、大小颜色形...
活动目标: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2、 ...
一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2、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二 活动准备:1、幼儿自己制作的瓢虫(人手一个),记录纸2、大瓢虫(背上没有黑点),笔、数字卡三 活动过程:1、单数和双数教师借助大瓢虫告诉孩子,大瓢虫身上的黑点能两两对应的...
活动目标:1、学习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勾画记录图形的三项特征。2、能根据表格勾画出的三项特征,选取图形并贴在表格的相应位置。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活动准备:教具 放大的表格,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固体胶。学具 幼儿操作卡片。活动....
一、设计意图在《啊哈!小学》的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让孩子模拟小学生活。如课桌的排放、座位的调整,并且每天早上背着小书包上学,晚上背着小书包回家,随时随地地整理小书包等。同时,孩子们带来了小书包后,通过观察、分享、交....
活动目标: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进一步了解单、双数的意义。2、会运用标记记录得球分数,并尝试用累加的方法统计分数。3、能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倾听操作要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已经学过20以内的单双数。2、教具:投篮6个、小...
设计意图: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如果仅给孩子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孩子,孩子学的很枯燥,久而久之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俄国数学家欧拉说得好“数学....
活动目标:1.学习看路线图,找出最合适的路线。2.在乘车游戏中学习8以内的加减计算。活动准备:1.学过8以内的加减。2.去朋友家的路线图(如图,大图一份,小图若干。图上的粗线表示汽车行驶的路线,圆圈里的数字表示在这条路线上的公交车编号,格子数可以表示....
活动目标: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活动准备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活动过程1...
活动目标1、激发排序的兴趣,大胆运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2、培养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3、能较熟练地按物体长短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活动准备1、课件-数学:[3-2]比较概念;[3-1]比较概念。2、长短不一的小棒各4根;食用山楂条。活动过程一、导入1、调动幼儿情...
目标:1、体验时间的行程。2、初步认识时钟,正确地辨认整点。准备:1、挂图第10号:我的一天。2、挂钟一个,长针、短针做成手状。3、幼儿自制的时钟人手一个。4、《小闹钟的音乐》5、大鼓一个。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过程:1、“小闹钟...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活动准备1、课件:大树、小鸟;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导入以小兔来做客...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活动准备1、课件-数学卡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活动过程1、出示数学卡比较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里外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