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科学误区:右脑是左脑的N倍,要尽早开发?
彭凯平 · 情绪管理:心理学家的30个锦囊孩子聪明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孩子今年3岁,学东西不是很快。家长担心孩子的大脑不够发达,那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去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
细细问了一下他孩子的表现,感觉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硬说要有,那么就是孩子的学习始终比起天才型选手慢一点。
于是,我安慰她说,人生就像是在跑马拉松,赢了起跑,未必能赢在终点。孩子现在学习慢一点,不代表以后他就没法好好学习。
可是,对方不相信,反而告诉我,他曾在某个早教机构看到这样的说法“孩子大脑有无限可能,特别是右脑。右脑的信息储存量比左脑高100000倍,因此有着更高的开发潜能。爱因斯坦之所以那么聪明,都是因为右脑发达。”
然而,我们的右脑真的比左脑厉害?孩子的大脑有无限的可能?
我想,这其中是存在某些误解的。
多带带开发左脑、右脑都不科学
说到爱因斯坦的大脑,就不得提到托马斯·哈维。
当年的哈维,是普林斯顿医院的首席病理学家。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他被指派去检查爱因斯坦的遗体。正是这个机会,让他有机会取得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并把它切成240片,做成了实验标本。
也许是哈维的学术能力不够,也许是因为受到当年科研环境的制约。一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的30年后,才陆续有了关于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报告。
然而,这些研究中,并没有任何一条提到爱因斯坦有一个强大的右脑。
相反,根据哈维与其他科学家在著名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显示,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部分比一般人对称,这主要是由于他的左顶叶比常人要大,大小和形态类似于右顶叶。
换句话说,就是爱因斯坦的左脑,看起来比右脑更发达。这是不是和那些右脑开发的鼓吹者的观点是相反吗?
可是,我们现在就能下结论,要想让孩子变聪明就得开发左脑吗?
我想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
首先,除了培养方式以外,还有许多因素都可以改变大脑。
继续拿爱因斯坦举个例子,首先他是个双语者,是个小提琴演奏者,据说有点自闭、甚至幼年时有语言困难和阅读困难——这些先天特质和后天经历,都可能让大脑与众不同。
-
其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因为左脑右脑大小几乎一致,神经元大致相当,而且左右的单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假如,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大脑左半球受损伤,他的言语功能可以由右半球代替。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左脑专管逻辑,右脑专管创造力。
目前,脑神经科学家们普遍看法是:
虽然脑的两个半球的功能存在着不对称性,但是并不是分开来运行的,而是共同完成所有的认知任务。我们的大脑高度整合,很少有多带带的脑区工作。
也就是说,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左右大脑都需要同时参与。
比如说学习数学,涉及到并不只是抽象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都会影响到学习的结果。
学习是终生的事情除了左脑,右脑开发以外,我还听到了孩子学习潜能之说,说孩子的大脑发展只在孩子幼年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会大大下降。
认同这种说法的人,曾跟我说过: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大脑飞速发育,一直到出生后2岁,脑细胞都在不断分裂,数目增加,体积增大,2岁以后脑细胞停止增殖。
学习靠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叫突触。儿童大脑神经突触的成长呈倒“U”形,婴儿出生后开始快速大量产生突触,有些突触在2~3岁时达到顶峰。
于是,理所应当,这是孩子学习能力最高的时候。
可是,突触密度高就好吗?突触密度越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吗?
对于大多数孩子,说话、视力、听力区域的突触的密度,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掌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级思维区域的突触密度在2到3岁时达到最高。
但是,3岁以突触的密度量就开始逐渐减少,到10岁时又显示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
而在大脑突触减少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却有了大幅提升。
孩子在0到15个月期间,语言、听力神经元突触密度最高期,词汇量也只能达到5到15个词;5岁以后,这一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非常稀疏时,每周学到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以往一年的词汇量。
孩子2到3岁时,抽象思维的神经元突触达到高峰,但并没有抽象思维能力。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却需要等到6岁以后才能发展出来。
学习是有规律的事情,慢慢来,不着急,也许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儿童教育的误区还有许多许多比如,好的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
抱歉,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实胎教产品对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丝毫的帮助,而且也找不到任何相关效果检测的实验,更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能证明胎教课程可以持久地提高胎儿的智力水平。对胎儿来说,子宫最大的好处时黑暗、温暖、而且安静、安全。
天天对着肚子放莫扎特,搞不好还会损害胎儿的听力。
又比如,提早开发孩子的智商,智商才是决胜的关键——
智商很重要,但其他的东西依然很重要。孩子的行为情绪自控、学习动机,都将对孩子的未来带来深刻的影响。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是韩国人金恩荣,他智商高达210分,5个月学会走路说话,3岁掌握微积分、4岁就会说多国外语,现在也在搞科学研究。可是论到终生成就,他却远远比不上比他智商低60、70分的爱因斯坦、霍金。
智商只是影响孩子未来的因素之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能学会抵御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最后给予一些小建议去年,哈佛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出版了第十三本白皮书,这本书中发布了研究:哪些儿童能够抗拒生活的逆境最后走向成功?
这个历经几十年的调查发现:
能适应困境挫折,最终成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有过一个稳定可靠的照顾者,家长、老师或其他人。
罗杰斯说过:我们日复一日地给孩子们喂饭、换尿布、穿衣服,安排游戏,擦眼泪。
在这样似乎平凡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有时会淡忘自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受我们照顾教育的孩子的生命中。
对于孩子的教育,比起各种大脑开发,我们的陪伴更为重要。因为最终,对孩子有最大影响力的,是我们真诚实在的为人,与对待世界的态度。
当然,以下这些方法,也对孩子大脑培养有好处
-
鼓励孩子玩耍
不仅小朋友需要时间玩耍,超过12岁的孩子也需要有玩耍的时间。对小朋友来说,玩耍是学习最好的方式。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玩耍也能带来乐趣,激发多巴胺的分泌。
玩耍能让孩子大脑变得更聪明,因为在玩耍中、孩子的想象、沟通、解题,实验、合作、试错、创造和解放思想都得到了有效锻炼,这些都是在21 世纪生存和发展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
鼓励孩子运动
运动对大脑的有积极的刺激作用,这种运动除了能够促进人体肌肉对动作的控制,还能够增加大脑特定区域能量供给,提高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保证每周5小时的运动量,对孩子在学习中的专注提升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那些坐不住、有疾病特征(如ADHD)的孩子。
-
降低预期,陪孩子慢慢进步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和记忆息息相关的部分,分别是海马体和杏仁核。
其中,海马体作为记忆的制造工厂,能够将外部信息按需分类,挑选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完成存储,形成稳固的长期记忆。
当海马体活跃时,记忆力就会相应增强。然而在海马体努力工作的同时,附着在海马体末端的杏仁核却来“捣乱”了。
杏仁核可以说是情绪记忆的神经团,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当前是危险还是安全,并且在身体或情绪上有所反应,选择战斗还是逃跑。
当杏仁核作出危险判断时,海马体的记忆储存系统和记忆输出系统便会受到抑制。
当我们给予孩子太高的预期,而孩子始终达不到的时候,焦虑会让杏仁核开始工作,影响海马体的正常运作,这时会造成记忆无法存入和提取。
孩子越是着急,越无法记住知识、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