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青春期教育家庭怎能缺位?

144
作者 晨曦纸梦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14 08:56 字数 5240 阅读 1202评论 0
提升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课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女儿的性格爱好等,母亲最了解,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最好的课堂是家——一个温馨的家。”1月21日,在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青春期女童家庭教育活动“女生第一课·玫瑰课堂”专家研讨会上,中科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青春期的烦恼何处诉 

  在我国,女孩平均10至11岁进入青春期。然而,很多女孩对青春期的来临毫无准备,出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进而带来焦虑、自卑、压抑等负面情绪。 

  “一个10岁小女孩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流血了,可能要死了。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告诉她可以问妈妈,她说妈妈跟爸爸离婚了,自己跟着爸爸住。我说能问老师吗?她说老师也是男的。”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教授崔小波说,中国每年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中,有一半在农村,她们跟城市孩子相比,得到家长的指导更少,有些孩子连卫生巾怎么用都不知道。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尝试在五六年级开设男孩课、女孩课,发现女孩中出现问题的比男孩多。“有一类女孩喜欢表现力强的男孩,还有一类女孩喜欢男老师,有的女孩以把青春期的一些事告诉男孩为自豪,还有女孩弄出了向男班主任要卫生巾的笑话。”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冯红说,我们告诉女孩,月经初来,这是女孩独有的小秘密,应该先跟妈妈说。我们还告诉女孩,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找女老师沟通,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找妈妈沟通。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岫茹介绍了心理学上的一项调查,发现青春期的孩子90%以上对自己的外貌和身材都不满意。她说,女孩对第二性征发育能不能接受,如何认识?往往是有问题没地方去问,同学间传递的信息有些是错误的。而这些都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引导。 

  家庭的责任更重于学校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吴霞曾接诊过这样一个女孩,18岁还没来月经,个子都没长起来。她说如果父母早点儿带孩子来医院,把激素给孩子补上,至少个头儿不会耽误。 

  “对于女孩的教育,重点是对父母的教育。”吴霞说,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要到医院治疗。如果孩子错过了最好的生长期,影响社会角色的完成,对社会的认知度肯定降低,未来就可能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人一个样,比如乳房大小,他们会觉得特别重要,这些特别细致的方面,都需要妈妈来给予关爱。”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若梅说,自己做了20年报纸青春版的编辑工作,收到很多女孩的小条、电话、微信。她认为在女孩成长的自我认识过程中,亲子关系是重头,最重要的是母亲,母亲教育好了,孩子才会好。“学校做的是普及教育,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得靠家长,因为家长最清楚孩子走到了哪一步,可以说,家庭的责任更重于学校。”吴若梅说。 

  “其实,青春期教育绝不仅仅是生理教育,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生理知识教育,二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的心理教育,三是社会性成长教育。其中,社会性成长很重要,这涉及到女孩的自立自强教育,将来成为什么样的女人,是这个阶段要思考和回答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说。 

  提早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冯红发现,每一个行为“特殊”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家庭。学习找家教、生活找保姆、接送找专人,这种“三包”家长和强压式的家长,很少或不知如何跟孩子沟通,最终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有青春期问题也不跟家长说。 

  “家长应该跟孩子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父母不要老问功课如何,好像跟孩子之间只有这种问话式交流。”冯红说,孩子青春期问题要在自小建立的和谐亲子关系中才好解决,如果到了青春期才想建立这种关系,就很难跟孩子沟通了。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长的自我修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说,家长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还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不断调整与孩子的关系,不能总用哄的方式对待孩子。 

  在陆士桢看来,女孩青春期教育应该寻求“阵地”,以此保证能持续开展。她建议,把女孩青春期教育作为家长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同时融入对此持欢迎态度的学校,在思想品德课或活动课中开展。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