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内驱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144
作者 好妈妈优课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22-06-09 11:02 字数 12302 阅读 1341评论 0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对孩子来说内驱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1、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

  2、内驱力很强的孩子自觉性也很强;

  3、天赋+内驱力=成就。天赋固然重要,但是有天赋却没有内驱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换句话说,内驱力是把天赋提高到又一个高度的助推力。

  内驱力与动机:

  1、内驱力决定动机的方向和大小。

  2、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要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3、内驱力和诱因共同影响动机能量大小。

  儿童内驱力培养 儿童内驱力培养的方法是什么?

  儿童内驱力培养的方法是什么?坚持,源自内心的热爱。

  内驱力是一个人能够坚定目标、克服困难、自主成长的内动力。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孩子内驱力,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基础性工程。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形成必要、足够的内驱力,仅凭外在的约束或激励来驱动自我,往往造成自我发展的不可持续和不稳定。怎样呵护、提升和维系孩子的内驱力,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为此,本期特别邀约几位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研究者,从理念到操作谈谈孩子的内驱力培养。

  ——编者

  儿童内驱力培养的方法是什么?一、避免孩子的局限认知

  内驱力在认知上的表现是孩子认为“我能”“我有可能”,而在缺乏内驱力的孩子身上,往往存在着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可能”“没有资格”这些认知局限。当父母或教师像直升机一样天天盘旋在孩子周围,时时、处处紧盯着孩子,孩子就容易产生“我没有内驱力”的错觉;当父母或教师一味地批评、否定孩子,孩子就容易产生“我再怎么自觉都没有可能”的无奈;当父母或教师把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看成是唯一的成功路径,认为“好成绩,才有好生活”,孩子就容易觉得“我没有资格享受美好的人生”“我哪有什么前途”,造成孩子自身内驱力难以激发的遗憾。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父母或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避免给孩子造成局限性认知,要注意陪伴和批评的方式,不给孩子传递焦虑,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防止无形中扼杀和妨碍孩子内驱力的提升。要树立“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不仅今天走得快,更要明天走得远,而且每天过得好”等教育理念,注意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其次,父母或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干预学生已有的局限性认知,不遗余力地影响孩子打破妨碍自身成长的认知,让孩子看见未来希望、看见自我能力,看见发展可能,孩子的内驱系统才会重新唤醒。

  儿童内驱力培养的方法是什么?二、创造孩子的积极体验

  内驱力在机制上的表现是孩子有获得感、自主感、价值感,孩子的内驱行为带来了积极的“奖赏体验”,这进一步强化了孩子对自身内驱力的确认与肯定,并为下一阶段的投入提供动力,形成良性循环。父母或教师要注重为孩子创造这种积极的体验。

  创造掌控的体验。父母或教师要赋予孩子的选择权,创造机会让孩子作自主选择,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除了会带来较大风险的人身、财产危险,父母或教师要赋予孩子决策的权利,参与制定规则,学会让孩子做主。比如玩多少时间游戏,什么时候写作业,去哪里游乐,购买什么商品,报什么兴趣班……当孩子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就会有自控感、参与感。需要强调的是,父母或教师在给予孩子选择权的同时,要温柔而有边界,敢于让孩子负起选择的责任,言出必行,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代价提前共同约定好的。当孩子觉得自己的主张能够得到承认和执行,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己的掌控感和胜任力,这是内驱力形成的核心要素。

  创造赢的体验。父母或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能够实现进步和超越,有赢的体验。内驱力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自我成长和发展,如果孩子在内驱力作用下,总是体验输,那么这样的内驱力难以维系和提升。传统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端就在于很多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体验到的往往是“输”“失败”“自卑”等负向体验,这对内驱力的形成是极大的伤害。反之,如果内驱力带来的是父母的肯定,同学的点赞,教师的鼓励,那么孩子的内驱力将会不断强化和提升。为孩子创造赢的体验,需要父母或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积极语言,多用纵向比较,少用横向比较,多看见亮点,少挑些毛病,无限相信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做事,多做成事,帮助孩子悦纳自我、认同自我,看见其自己的点滴进步。

  儿童内驱力培养的方法是什么?三、赋能孩子的自我价值

  内驱力在发展上的表现是“由外促内,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阶段递进特点,在把孩子的内驱力激发和培养起来后,父母或教师的外驱助力系统要隐而不退,持续赋能孩子的自我价值——自信、自爱、自强等,培根固本,夯实孩子的内驱力。

  在肯定中培养孩子自信。自信是内驱力的前提和结果,自信的人在困难面前常常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他们总能在过程中体验充实,在成果中得到满足。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而能力是需要被看见和确认的,父母或教师要善于抓住事实和细节,肯定孩子的已有能力,持续地培养孩子的自信。

  在欣赏中培养孩子自爱。自爱是内驱力的保障和释放,自爱的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珍爱自己,保护自己。即使遭遇不幸或打击,自爱的孩子依然会将接受自己、爱自己,及时地从挫折或伤痛中“走出来”,愿意自我成长,创造新的可能。父母或教师要认可孩子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帮助孩子建立自爱。

  在高要求中培养孩子自强。自强是内驱力的坚持和进步。自强的孩子敢于克服自己的弱点惰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敢于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父母或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对自己提出高要求,“不放水”“不躺平”,立大志、担大任,让孩子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内驱型成长的强者。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思政部博士,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现做孩子内在动力的加法很简单

  家长这些对孩子的否定做法统统都是在给孩子做内在动力的减法。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做内在动力的加法呢?

  尹建莉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位“年轻的老友”

  尹建莉老师说:杨杰是家庭教育领域的天才!

  杨杰:独立的亲子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2年间专注于亲子困难家庭的一对一教育咨询工作,关注教育理论的落地生根,积累实践案例资料超过2500万字。

  国内少有的、专注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亲子咨询师,咨询费用高达5位数,档期早已排到2020年。

  著有《让孩子心悦诚服》、《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大家好,我是杨杰。在我12年的咨询中,常常遇到各种亲子冲突场景,让人吃惊的是,许多来自天南地北,性格不同,事由不同的家庭,冲突方式竟然高度雷同,仿佛统一培训过。

  我的小侄女她妈妈向我求助说:她只要一写作业就叼着铅笔发呆,要么就是神游、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吃点零食、一会上个厕所;还时不时撒个小谎说肚子疼……总之就是各种磨蹭,一点主动性没有。试过无数办法,奖也奖了,罚也罚了,统统没用。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因为做错题,她妈妈经常数落孩子不认真,然后历数孩子种种不是,最后发现不是消极抵抗就是愈演愈烈,便怒不可遏。

  正好那段时间我在咨询好几个孩子,做一个项目,就把她拉了进来,做了两件事。

  ※ 第一件,带孩子们去草原玩。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在草原上奔跑、嬉闹、采花、抓蚂蚱,天天放飞自我玩得不亦乐乎。期间,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天下午,所有的孩子一起抓蚂蚱,在草原上大呼小叫,特别开心。他们用矿泉水的瓶子装蚂蚱,最后抓了半瓶的蚂蚱,傍晚回酒店吃饭的时候,小侄女坚持要把所有的蚂蚱都放了,别的孩子不同意,她就一个一个地说服,最终,把一个小哥哥说服了。

  她说:“蚂蚱装在瓶子里会死的,你想,如果你的孩子被大怪兽抓去装在玻璃瓶子里,他多害怕呀,我们把他们放了,让他们回家找妈妈去。”

  这件事让我看到她的闪光点:一个孩子能想出那么精妙的比喻,笃定地说服周围的孩子,实在出乎意料。我对她最深的感知,就是独立、快乐和善良!我明白这个孩子的基础感觉非常好!

  ※ 第二件,用“感觉线”和“切入孩子视角”的方法标注、感受小侄女的内心,帮助她重新建立对事的感觉(学习)。

  感觉线上的第1个点:

  小侄女:回家换面孔,哼哼唧唧磨磨蹭蹭。

  奶奶:出去疯玩一星期了还不赶紧写作业,进入唠叨模式。

  小侄女:无奈坐在书桌前,心不在焉。

  切入孩子视角第1个点:

  孩子:草原之行欢乐无限,依依不舍抹眼泪。立即进入学习难适应。

  成人:休息了半个月,上班第一天难进入工作状态一样,要吃个闺蜜接风餐,喝个嘚瑟下午茶。

  感觉线上的第2个点:

  小侄女:上午最煎熬的,挣扎、想逃跑。

  我:不管,不责备,给空间。这么艰难的转换状况,如果再批评,内心力量就会消耗殆尽。

  小侄女:下午状态缓慢回升,磨蹭仍在。

  我:继续允许磨蹭,适度口头提醒,并给以关怀。

  切入孩子视角第2个点:

  小侄女:磨蹭也得写,这是我的事,人生真无奈,好在姑姑不说废话,看见她还能有草原的美好回忆。

  成人:为了人生能看海,一年累死当牛马。半月没上班,业务变化快,这一堆事,不是歇半个月,是半个月突击一个月的活。想想也没劲。好在有好姐妹,比老公强。

  感觉线上的第3个点:

  小侄女:第二天接近于日常状态,愿意接受我给布置的作业和做法。

  我:用5分钟速度游戏法,调动积极性,不管对错,只找亮点,突出表现,重点表扬,促进状态完全回归,回复内动力。

  切入孩子视角第3个点:

  小侄女:其实,我要是想写,也挺快的!我自己怎么都没发现?

  成人:能者多劳呗,能力大担当就大,公司也不容易,一帮人拖家带口,人生毕竟是有追求的,要体现自我价值嘛!

  感觉线上第4点:就不用说了,内动力回归,进入自我优秀暗示模式,通过成绩进行自我肯定。

  这个案例我想要告诉家长们的是:标注感觉点的时候,一定要进入孩子的视角,去感知那两种融合在一起的“感觉”。

  如果把我们标注的四个感觉点连起来,能形成一个清晰的V字形曲线,找到孩子的感觉线,让对策自然地生长出来,是事半功倍的办法。

  3个关键行动,培养孩子内在动力点击试听: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对孩子来说内驱力的重要性有哪些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