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分享】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

144
作者 远山一抹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9-05 09:01 字数 8730 阅读 2019评论 0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冀教版)

北医”教授王一方讲过两个遭遇:

一位高级干部,好喝酒,一喝就两瓶茅台,犯两回病都被抢救回来了。


第三次犯病,没救回来,死了。


其儿子不依不饶,找医生大闹:“他怎么会死呢?我从没想过我爸会死。”


王一方说:“你怎么会从没想过你爸会死呢?不管你爸是谁,你都应该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


Tulips.jpg

还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

去医院检查后,非要医院给个说法。

王一方只好实话实说:“你可能不行了。”

老人火冒三丈,要打王一方:“说话不吉利。”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

平日里,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2


我七岁时,外婆意外中风去世。

去世前三天,我被带到她病床前。


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外婆已经生命垂危,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我被匆匆带去,又被匆匆带走。


直到外婆下葬后一个月,我才知道她死了。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愤怒和哀伤,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我,恨了父母整整半年。


那一个月,我趁父母不注意时,就会把外婆遗照藏在书包里,背着上学。

我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欺骗:“外婆还在。”


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人为什么要死亡?”

“人死后会去哪里?”

“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当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

“他在睡觉”“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3


死亡教育已在欧美发展得相当成熟。

这种教育首先是从各种书籍开始的。


比如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

书中讲了一个男孩,他叫艾斯本。

艾斯本最喜欢的人是爷爷霍尔格。

一天,霍尔格突发心脏病而猝死。

艾斯本伤心极了,哭个不停。

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

艾斯本很奇怪:“爷爷,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

“我也以为我死了。”爷爷说。

艾斯本说:“噢,你变成了幽灵!”

艾斯本有本关于幽灵的书,书上说,只要幽灵愿意,就可以穿墙而入。

“那我也来试一试。”爷爷说。

他穿墙走了出去,然后又走了回来。

“爷爷,你真成了幽灵,太好玩啦!”

于是,爷爷每晚都来找艾斯本玩。

然而有一天,爷爷叹气说:“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不能总当一个幽灵吧!”

他从书里得知,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就会变成幽灵。

“我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起是什么事。”


为了帮助爷爷,小艾斯本和他一起想。

爷孙俩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往事:

他们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时差点吐了;

他们在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种树;

他们在看一场电影时呼呼睡着了;

…………

“我想起来了。”爷爷突然大叫。

“什么事?”艾斯本问。

“——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爷爷说。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再见——”最后,爷爷穿墙走了。

艾斯本不停挥手,目送爷爷消失于黑暗中。


这样的书籍就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

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4


死亡教育不仅存在于欧美的书籍里,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潜移默化着。


医学博士朵朵讲述过一段亲身经历:

2009年,她到纽约读医学博士,老公也被公司调到美国总部上班。

于是,6岁儿子成成便被接到美国上学。


成成入学一周,朵朵便接到了老师电话,

“周三有堂死亡教育课,希望你陪孩子参加。”

“死亡教育?”朵朵吓了一大跳。

但那天,朵朵还是去参加了。


原来,是同学们集体养的兔子“花生”死了,老师要给它开一个追悼会。

“花生的离世,让很多同学很悲痛,当然也有同学表现得事不关己。

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不对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花生做一本纪念册,大家可以把平时给花生拍的照片,想对花生说的话都收进这本纪念册里。”老师说。


孩子们忙活一阵后,纪念册做好了。


老师一边翻相册,一边对孩子们说:“花生在生前得到了你们细心的照料,离开时它带着满足的笑容,你们给了花生一段幸福的生命之旅。

花生生前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欢乐,离开后你们应该感激并肯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孩子们听着,一个劲地点头。


朵朵问儿子:“兔子的死,你是怎么想的?”

“刚开始我很难过,但听老师说后,感觉兔子离开是很正常的事,就像花儿最后要枯萎一样!”

看着儿子课后能平静地面对生死,朵朵不禁赞叹死亡教育课程的神奇。


“妈妈,我可以养一只小白兔,也叫它‘花生’吗?”

“当然啊!”朵朵欣慰地点点头。



转眼就是2012年,儿子读三年级了。


4月的一天,成成放学回家后说:

“妈妈,明天需要您陪我去趟殡仪馆。”


第二天,朵朵带着儿子来到殡仪馆。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她依然被震撼了。

殡仪馆广场正中,躺着一口黑色棺材。


一位牧师站在棺材旁,微笑着说:

“有哪位家长愿意进棺材体验一下?”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是一阵骚动。


儿子紧紧扯住朵朵衣服,示意她不要举手。

但儿子的举动,反倒激起了朵朵的欲望。

朵朵举起手,牧师点了她的名。


此时,广场响起《寂静之声》,朵朵在众人注视下,慢慢地走向棺材。

儿子紧紧拉住她的手,越攥越紧。

朵朵挣脱儿子的手,躺进棺材,“最后”看了看这个让她留恋的世界,然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就在棺盖合上一刹那,成成撕心裂肺大哭:

“妈妈!你快出来!你不能丢下我!”


听到儿子的呼唤,朵朵的心为之一沉:

“如果我真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儿子该怎么办?父亲该怎么办?”

想到这些,朵朵不禁流下了眼泪。


十几秒钟后,牧师打开棺盖,朵朵睁开眼睛,恍如隔世,庆幸活着真好!

儿子扑过来,紧紧抱着朵朵:

“妈妈,我保证,以后会更爱你,会更加听话。”

朵朵搂着儿子,窃喜不已。



这样的死亡教育在美国很普遍。

牧师说: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5


作家张丽钧也讲过一段美丽经历。


那年,她跟团到德国旅行。

早上起来遛弯时,突然发现:
“离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

同行者愤愤,说安排住宿的导游太混蛋了。

吃早餐时,张丽钧发现旅馆也住了很多德国人。


“我们才知道,德国墓园多建在城镇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

他们的墓园好美呀!

有根的、无根的鲜花触目皆是;

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

苹果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

长凳的边缘还发着幽幽亮光,

这是人们常年光顾弄出来的“包浆”。

德国人去墓园祭奠时,还常带着书,

坐在长凳上,为死者诵读美丽的诗文。


看到这样的情况,张丽钧感叹不已:

“徜徉在这样的墓园里,我没有恐惧感,

相反,这里静谧安适的氛围,

竟让我生出恋恋不舍之情。

于是,我在这个墓园里留了影。

那张照片,至今都是我的最爱。”



而中国的墓园一般都建在远离人群的地方,

充满了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阴森气息。

没人愿在这里安放长凳,安放了也不会有人来坐;

只有在那个法定假日里,大家才来意思一下:

看重金钱,就送去面值大得吓人的冥币;

看重美食,就送去画在纸上的满汉全席;

看重奢华,就送去纸糊的别墅豪车。

欧美墓园常常与住家比邻而居,

而中国墓园则建在远离人烟之处,

欧美人祭奠亲友时常送鲜花书籍,

而中国人祭奠亲友常送钞票俗物,

最新0-3岁、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家庭共学、个人成长、健康养生等
  世界领先教育理念在线课程
  尽在"米粒妈咪课堂"微信公众号

米粒妈咪课堂
-->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