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为幼升小家长和孩子们的入学指导

144
作者 防歹徒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4 10:20 字数 5721 阅读 1416评论 0
北大学霸带你23天战胜拖延症,提升自控力,让你更自由

幼升小入学是幼升小家长和孩子都很焦虑的话题。一位小学老师给幼升小家长和孩子们一些建议,家长们按照老师的建议就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让孩子顺利升入小学。

入学是孩子一生中,特别是学习生活中,有着特别意义的一件事情。9月1日成为一名小学生,质变不可能在一夜间发生,而应该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幼儿园的主要生活是在“玩中学”,转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中间必然会有一个落差。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不相同。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特别需要父母去帮他们一下。

我们是否应该早一点为孩子进行知识上的准备?是不是早一点识字就可以适应小学生活了呢?每年的教育改革情况各有不同,小学究竟需要学一些什么知识呢?让我们来听听一位小学校长给大班孩子的爸爸妈妈作的入学辅导吧。相关阅读:幼升小能力培养

从幼儿园到小学:迈好入学第一步: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方式、活动范围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入学准备不充分,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如何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认识孩子为何不适,专家指出,小学新生入学时,通常会遇到五种不适应:

1.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宁愿被关在家里,也不想上学。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

2.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每每提及,会比较烦躁和焦虑。

3.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

4.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5.孤单,无法融入集体生活。

家长应找到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孩子破解不适。一般而言,新生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习,教师有教学目标,孩子有学习任务,便有了压力。

2.在幼儿园中,教师像妈妈。而小学的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严格,部分孩子会产生惧怕心理。

3.孩子入学前与家长可谓亲密无间,什么事都有人替自己着想。入学后,孩子开始了独立的学习生活,交往圈子逐渐扩大,亲子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非物质准备更关键

专家称,非物质准备远比物质准备重要,准备到位了,孩子才能以健康的心态欣然开始自己的求学路。

心理准备

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有心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学会更多的字,读更多好看的书,学会算术,学会唱许多动听的歌,学讲英语,会用电脑……在那里,能结识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让孩子爱老师、爱学校

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如此,不利于孩子进步。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正确给孩子介绍老师:老师们懂得很多知识,他们说很喜欢你,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接受老师教导、尊敬老师。

培养意志力

学校讲求纪律和规范,家长就必须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以便孩子入学后能较快适应学校生活。如定时让孩子静坐、多带带做一件事等。

知识经验准备

专家指出,孩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准备也不能忽视,如让孩子了解小学的作息(可在家扮老师、学生,模拟小学生活);让孩子熟悉学科学习过程(教育孩子看重学习过程,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让孩子知道一些安全常识(及早对孩子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是入学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游戏安全、接送安全、上下学路上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如果太难,孩子回答不出来,容易失去信心;如果太容易了,就失去了锻炼思维的作用。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为了让孩子适应突然变得紧张的小学生活,在平时,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的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买一个孩子喜欢的闹钟,从10、15、20分钟渐渐增加定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做一件事情。

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

新生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如看电视时,要求孩子坐下认真地看20分钟,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他听懂了没,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

升小攻略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