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磨蹭”的孩子多倒霉,你知道吗?

144
作者 寂寞如死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9-05 09:32 字数 5816 阅读 898评论 0
全国冰心作文奖指导老师:每天1个写作技巧,15天让孩子轻松掌握高分作文秘笈


1490091968664119.jpeg


举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却总是拖着不办;

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2、3个小时以上……


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拖拉磨蹭这个“病”却在孩子们中间日趋蔓延。更为严重的是,儿时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拖拉磨蹭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磨磨蹭蹭,造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习习惯将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按照孩子成长规律,小学时期培养建立起来的学习习惯将会在初二及以后的学习中明显地显现出来。


1490091968866706.jpg


绝大数家长不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不清楚怎样培养教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绩起伏变化不敏感。待到发现孩子已经落后时,再纠正孩子的学习习惯为时已晚。


我们常常会懊悔“我当初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不能多学习一点教育孩子的知识?我本来可以把孩子培养的更优秀的”。

 


  拖拉磨蹭会影响亲子关系 


有一个妈妈说,为了让孩子写作业,每天都要打他一顿。她知道这样不好,也担心把孩子打坏了,可是如果不打,作业根本完不成。


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磨磨蹭蹭的娃,常常会被父母贴上了“没出息”的标签。


其实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

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


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


1490091969835825.jpg


  拖拉做的事可能更厌恶 


拖拉后的负面感觉和某件具体的事情紧密地粘连起来,最终无法剥离。

明明是一件可以去享受的事情,却变得很槽糕。


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吃饭的时候,孩子吃饭慢,家人的催促,老师的告状。

吃饭本来是很享受的事情,结果变成了受罪,以至于一提起吃饭,孩子想到的不是美味,而是非常糟糕的感觉。


久而久之,吃饭不再和美味相连,而是和这种糟糕的感觉彻底粘连在一起,就算孩子饿了,也会本能地抗拒吃饭。


对于学习、生活都是同样的道理,拖拉做的事情无法给孩子带来美好的地体验和享受,甚至会厌恶。



  拖拉磨蹭还会让孩子变得自闭 


拖延的孩子像个“为别人打工的人”去对待自己的事情,可想而知,没退路才完成的是任务,没有自我满足。


并且,这样的孩子有自责心理和“反抗后的愉悦”的心理冲突,一方面拖延是自主行为,可以享受自主的快乐,另一方面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


拖延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等现象。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自我负责,容易找借口。自责会让孩子比较敏感,而放弃与人交流,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1490091969315576.jpg


父母催促着的孩子,更是一个恶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催促不能解决问题。


有一位妈妈说,那一天晚上,她照例催孩子去做作业。催到第二遍,孩子还在刷着手机,嘴上答应着,身体并不动。这么大的孩子,当天的作业是需要完成这个他其实是知道的。

那我们家长再这么催下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只会以父母们的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去做这件事,而不是他自己真正意识到该去做这件事情了。


简言之,他自己没有生成一个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内在节奏,只会依赖其他人的行为作为判断标准。

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不停的催促,最终会让他失去对自己的掌控能力。


1490091969563896.jpg


孩子一磨蹭,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等他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催促和控制,自控力又没发展起来,很容易放纵自己,看看那些在宿舍里逃课通宵玩游戏的大学生,看看那么多为拖延症而苦恼的成年人,就知道自制力有多重要了。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拖拉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坏习惯,把事情推托到以后干是它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关于工作效率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咎于拖拉的毛病。不可否认,我们做父母的谁都有拖拉的情况。


拖拉并不会只是影响你的个人生活,同样会影响到你的事业,因为一旦有机会,这个毛病也会你在工作中表现出来。错过机遇,加班加点,压力,折磨,抱怨,内疚就是最终一连串的后果。


当拖拉长期影响情绪时,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心理疾病即“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面对孩子出现的拖拉磨蹭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否则在各种生活小事上日积月累的拖拉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

部分资料摘自网络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