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谁该反思?
【哈佛教育学硕士】给中国父母的心理育儿指南,养出自律积极、学习高效、社交轻松的孩子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谁该反思?
幼儿园里的“斗富对白”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听到这段对话,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我把这段对话内容记录在教室后面的“家教园地”里,旁边设了一个“家长信箱”,请家长谈谈看法。
家长们也非常震惊。短短几天,信箱里就塞满了家长的反馈。家长纷纷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了?”“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会不会给孩子的却是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攀比心理?”
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那种玩具,我也要买”,估计不少家长曾面对孩子类似的要求。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攀比心态时,首先不可盲目训斥或一味满足,而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交流,比如说“这么多玩具,妈妈不可能都买回去啊”。专家认为,爱“攀比”是学龄前儿童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因为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言行也是促使幼儿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例如,千万不要问“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等。
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应集中体现在平时谁最爱劳动,谁最爱帮助别人、谁最乖等良好行为上,这样幼儿在努力获得表扬的过程中,将会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孩子攀比比的是什么?
比旅游地点、比带的礼品、比书包、比鞋子、比汽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开始了一种攀比之风,孩子们比,作为孩子后盾的家长们之间也不得不被孩子挟持着,帮孩子去比。
其实只是希望能比出他们的优势、长处,进而获得认可与信任。所以,通过攀比,孩子要获得的是价值体验;通过攀比,孩子要获得被认同的感受,并且变得自信。家长该不该帮孩子去跟同学比呢?如果不比是不是不利于孩子自信心建立?如果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谁该为孩子的“霸道”要求反省
如果说社会大环境是造成孩子炫富攀比的重要原因,那么成年人之间、家长之间的炫富和攀比心理,则是造成孩子炫富攀比的根本原因。炫富和攀比,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养成阶段的孩子身上,更是弊处多多。一方面,在小学就开始炫富攀比,他们随着年龄增大,攀比的心理只会更加严重;另一方面,一山更比一山高,他早晚要因为自己的炫富攀比心理受到伤害。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正是因为家长疏于引导、长期溺爱,才造成孩子嫌车辆档次低而不去上学。上学,是孩子的义务,即使步行上学也说得过去,说实话,有车接送就已经不错了,可是孩子依然不依不饶,非要家长用高档车辆接送,可见孩子的心灵病的不轻,而“病原”恰恰就是社会、家长以及教育者。
2. 学校教育的失败
学生攀比盛行,也暴露了学校教育的失败。学校没有将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传递给孩子,甚至有的教育者对有钱有势的孩子高看一眼,无形之中就起了误导的作用。如果经常对学生传输“人格比金钱重要”、“人人平等”、“金钱并不等于幸福”等等观点,那么,学生们也就不会进行盲目攀比,更不会因为车辆档次低而不去上学。假设学生形成“盲目讲究、享受高档是可耻行为”,那么,学生就不会在接送车辆上大做文章。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攀比心理
1. 家长、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家长、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因此,家长、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其童心。例如:幼儿刚上幼儿园怕陌生人、新环境,不愿上学,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要抓住幼儿攀比心理适可为止,鼓励向上。
2. 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独生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幼儿,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3. 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4. 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家长、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
针对“攀比风”,最关键的还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帮助他找出优点,培养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让别人羡慕的地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他的攀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