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关爱:现在的孩子最缺什么?
提升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课
么么关爱:现在的孩子最缺什么?
当然,在物质方面,孩子们确实不缺啥,但在别的方面呢?你了解过孩子的内心吗?我们要真正给予孩子的是什么呢?
【缺规则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
如:西方家长对孩子的吃饭一般是定时定点的,到了时间就坐在饭桌上来吃饭。
中国的家长则宽容多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孩子不肯吃,那就等会儿吧,等孩子饿了再热热给他吃;这样东西孩子不喜欢,那就换一样吧,变着法做点孩子喜欢吃的;孩子不喜欢在餐桌上吃,那就到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吧……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结果呢?那就是不利于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再比如在游乐场的规则。告诉孩子,别的小朋友在玩秋千,你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来,否则有可能伤害到他。告诉孩子玩秋千的规则:你可以等一下,或者礼貌地问“什么时候可以轮到我”,或者先去玩别的。家长不仅仅是解释规则,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解决方法,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决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制定规则并不是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说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人际互动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果规则只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和感受,想起一出是一出,比如同样一件事只有当自己不能容忍时才想起,那么家里可能就变成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新规则”。这样制定的规则是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孩子自然也无法接受。
【缺努力意识】
西方的家庭教育中,孩子能拿得起勺子了,就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哪怕吃得满头满脸,孩子们也在很努力地吃。
再看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多家长一看,孩子自己吃得到处都是,马上就把勺子接过来喂孩子吃……
这种做法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努力意识。
对西方孩子来说,饭是要自己一勺一勺送到嘴巴里的,这就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对中国孩子来说,则无所谓努力,反正饿了总会有人送到嘴巴边的。
现在孩子们就象小皇帝一样被供养着,什么都不要努力,不需要去做,只要知道学习就行。但这样恰恰是不利于孩子学习——因为学习也是一个必须要努力的过程。我们经常能看到老人帮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孩子们潇洒的边走边玩。我们应该不论多么小的孩子,我们都要让他自己背上小背包,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才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出发点。
同样的,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培养孩子的努力意识,不要把知识送到孩子嘴边。要让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自己去获取知识。
【缺责任意识】
责任感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人才能自觉、勤奋地学习、工作,做各种有益的事情,掌握各种技能,孩子必须从小培养责任感,以便长大后能尽适应社会,能照顾家庭,完成本职工作,尽自己的义务,从而成为优秀人才。
但是,在目前,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责任感较差,他们“不知道疼人”,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甚至不关心自己的父母,这些抱怨随处可闻到处可见。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心理科学中寻找答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给孩子自己一个小天地,让他能行使自己权利,尽自己的义务,负自己的责任,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包办一切。
首先,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求家庭具有良好的民主气氛。平时,家长要多同孩子谈论接触到的各种消息、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见解,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事例,引导孩子对社会现象独立做出正确的解释。如果孩子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打断,或者马上给予批评。
其次,强调孩子的主体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绝不是完全被动的角色,对一种现象,如果他心中原有的解释没有出现矛盾,他就不会接受新的解释。因此孩子是不会从父母的武断说理中获得益处的。家长要抓住一些社会现象让孩子分析,提出问题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等他们解释不通了,家长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同探讨,直到孩子接受家长的观点。
另外,让孩子多帮忙。父母经常请求孩子帮助处理家庭问题及社会事务,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外地妇女抱着个小女孩儿,靠在十五六岁的儿子身旁。她的儿子由于承担着成年男子汉的责任而显得庄重、自信,他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细心、周到,甚至与他的年龄有些不相称。许多孩子早熟都是与生活环境有关,适当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庭及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这样,孩子即使受到挫折,也不会影响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此时得到父母的分析还会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助于巩固家庭教育的成果。
孩子受到挫折,家长不要给予物质补偿,要告诉孩子,在社会面前,受到挫折是正常的,要找到原因,以后要尽力避免,要把事情考虑得复杂些。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
另外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办法是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后果。
【缺玩耍的机会】
现在的孩子有最贵、最先进的玩具,但是玩耍的时间和机会却很少很少。要知道,玩,享受童年,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玩耍是童年生活中的重头戏,孩子在玩耍中增长智慧,孩子在玩耍中锻炼了思维,假如能让孩子尽情玩耍,孩子将来成功的胜算很大。
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但他们却不快乐,就因为没时间玩。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在家练琴、学书法、画画;逢周末,还要参加英语班、舞蹈班。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一点玩儿的自由。
如果童年时“没有玩够”,孩子会受到多大伤害?在过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嬉戏玩耍,而如今,很少有孩子能享受自由 玩耍的快乐。2005年,《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文献〉(Archives of Pediatrics&Adolescent Medicine)上的一篇报道表明,从1981年到1997年,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缩短了 1/4,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父母牺牲了孩子的游戏时间,给他们安排了很多课外活 动——从幼儿园开始。如果父母从小限制孩子玩耍,他也许会变得“很乖”,但由于玩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缺乏快乐的情绪体验,他的心情往往是抑郁的,这可能导致长大成人后缺乏快乐的情绪反应,出现冷漠、孤独等问题。
所以,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因素,孩子玩耍时,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他。否则,对孩子保护过度或限制过多,可能抑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鼓励孩子玩力所能及的游戏,指导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小孩从力所能及的游戏中,能获得许多成功体验,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也能增近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希望家长们在追求孩子的所谓成功的路上,要时时提醒自己莫忘初心:自己刚带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时,是想让他们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