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理论与幼儿科学教育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皮亚杰的理论为确定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指明了方向:教给幼儿的知识必须适合其年龄特点;以促进幼儿运算结构发展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儿童创造性的培养。这些建议都是值得思考的。
皮亚杰曾明确指出,所谓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知识就是儿童能够同化的知识。幼儿距离形式运算还很远,换言之尚不具有同化语言逻辑知识的结构,在语言层面上,他们既不能表述、也不能接受任何因果解释而只表现出“前因果关系”,只有在动作层面上,儿童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因此这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逻辑知识(尽管这样,这种知识对于儿童认知结构的建构仍是很重要的)。至于那些科学事实、科学名词,儿童不是通过同化而是通过联想获得的,因而这些知识既不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知识也不能促进运算结构的发展。
我认为,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的认识要实现从“成人的科学”到“儿童的科学”的转变。前者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动作逻辑为基础。比如,我们就不能要求儿童通过理解月亮和地球的相对运动关系来认识月相,即使运用某些模型儿童也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无法在头脑中想象出地球和月亮的相对运动关系。但是儿童可以在动作水平上获取有关月亮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中既有感知的,又有逻辑的(如从观察月相的变化中可以抽绎出一些逻辑数理经验)。而且,我们还应容许“儿童的科学”中包含某些不那么科学的成分,即泛灵论、实在论、人为论等思想。仍以月亮为例,除了观察感知以外,我们也应容许儿童去想象、猜测月亮的秘密,这样也许会导致儿童的
一些“错误”认识,但是它作为儿童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要有意义得多。
因此,从促进幼儿运算结构发展的目的出发,幼儿科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真正属于儿童的科学知识,即建立在动作基础上的感性经验。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经验,儿童才能借以建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内部的认知结构。理解不是印刻,理解是新结构的发明。教育的目标在于创造让儿童发明、发现的可能性。灌输给儿童的越多,儿童的发现就越少。真正创造性的教育,应该让儿童自己去发明、创造。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皮亚杰提倡活动教学法,这一思想为幼儿科学教育中重视幼儿的感知观察和具体操作提供了依据。因为智力过程首先是一种行动过程,而感知和操作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一种智力过程,此外它还有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建构,从而弥补学前儿童在理解上的粗糙和不完全。然而感知运动的技能训练并不是活动法的全部内涵,它只能使幼儿获得一些直觉的知识(物理经验),尚需进行反省的抽象以获取非直觉的逻辑数理经验,而后者恰恰是过去教育中所忽视的,此乃活动法的真义。正如皮亚杰所强调的,很多人误认为直观法即活动法,其实不然。直观法只能使幼儿获得具体、静止的形象,而经验仅通过直观法是不足以获得的。例如,三个充气量不等的皮球,通过直观法儿童只能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的不同:有的瘪、有的鼓;但是当他们进行了操作之后,就能对这些物理经验加以抽象,得出皮球充气量多少与它的物理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思维的运算方面而非形象方面,因此只能通过儿童的自身活动才能获得。
方法的选择是受教育目标决定的。如果仅仅是要求儿童记住某些事实或名词而无需真正理解,联想主义的方法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奏效的,
而直观形象的方法作为一种“记忆术”也许更能加深儿童的印象。但是如果从要求儿童理解或者从促进儿童运算结构的发展看,以上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儿童的主动操作活动。
以上是从皮亚杰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的确具有针砭时弊的意义。然而我们在吸收皮亚杰理论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它的不足之处并超越它,而不是全盘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