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144
作者 水色云天930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7 12:15 字数 9223 阅读 599评论 0
销售攻略课:卖出你想卖的

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爱学习,但是从来没有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朋友圈有个妈妈,经常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每次孩子考完试出了成绩,她会第一时间发到朋友圈里,有时候孩子考的好,她会说一说孩子近期的表现和她作为父母对其的监督;

孩子考的不太理想时候,她会多加一点内容,剖析一下孩子没有考好的她认为的原因,而后再给自己和孩子立个“旗帜”。

尽管是一份自我记录的举动,但不得不说,同很多甚至所有父母一样,她对于孩子的成绩是非常看重的,认为一纸试卷可以完全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水平和状况,可以定义一个孩子聪明与否。

这就有点局限了,试卷只是一种总结,是一科知识的课本总汇,是为了检测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成绩考的高,不代表孩子对这些知识就是掌握的,成绩考的不好,也不代表孩子没有好好学,也不能说孩子是不是不聪明。

因为很多父母,以试卷成绩论孩子成败,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习目标,会自然而然地转向高成绩目标。

而孩子若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很简单的,他们可以死记硬背,努力把课本上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再在考试的时候,一字不变的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

所以,这样来的高成绩能说明什么呢?

什么也说明不了。

事实上,让众多家长揪心的考试成绩,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力,是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在这些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一样的行为能力。

教过几波小学生,我认为小学生是最应该建立思维的时期,所以讲课的时候,会更注重讲解知识的原理。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一旦开始探索知识背后的原理,就表现出不耐烦,他们认为,只要学会了解题套路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不考原理,所以没必要学。

这种想法后的行为表现是,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上学,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大人们常说的勤思考是什么。

在我讲课时,有个小女孩,经常抢答问题,能看出来她是下意识在猜,猜到对的答案就算幸运,计算题可以凭口诀解决,一遇到应用题,继续猜,加减乘除各猜一遍,至于哪个对,就由老师您选吧。

因为父母的高成绩目标,孩子们的学习目标也简单粗暴,考卷考的,就学,考卷不考的,绝对不学。

当时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因为表现出色,学校奖励他去美国旅游了一次。

这个小男孩最明显的行为是,嘴里的“为什么”特别多,问出这些为什么,他会自己去找答案,实在找不到,再去找老师找成人解决。

他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学习的是知识的本质,而不是只停留在成绩这个表面。

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试卷成绩,只是一种由生疏到熟练的表层知识点,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学习的真正含义,是形成一种思维。

一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一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亲戚家有个孩子,从一开始上学,就始终占据年级第一的宝座,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过年的时候去他家,近距离接触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了他优秀的秘密。

看动画片,他会跟着动画片中讲解的原理进行观察和思考,动画片中讲到了排水管的虹吸结构,他跑去趴在卫生间观察了半天;

边观察边对比动画片中讲到的内容,检查动画片说的是不是符合常理,对比完成后,又拿着这个原理去研究茶座的排水管,进行举一反三。

之后,他来一句总结,跑来讲给我们听,向我们求证他的总结是否正确,得到肯定的答案,进行下一项,得到否定的答案,一定要努力找到原因。

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他又找了对应的历史书来对照电视中的故事是否和真正的历史相一致,一致的话,就通过电视熟记那段历史;不一致的话,就不看电视了,自己去书房看历史书。

玩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是敞开了不带脑子的疯玩,变成了熊孩子;他不一样,玩的时候,还在思考,怎么样一箭射倒并列的六个奥特曼玩偶,一种方式又一种方式地尝试总结。

学习的时候,他不是只问答案不问过程,背诵乘法口诀表,自己总结发现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学写语文字词,把本来独立放着的字词,组成了一段通顺的小短文,既学会了写,又理解了意思,学的格外快而且记得牢。

就是这样的学习,让他形成了一种思维,他很小就知道,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学到知识的运用比试卷上的成绩重要的多。

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所以,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首先,父母一定要帮着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目标,不以成绩为唯一追求目标。

我们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学以致用,学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自我改造,知识对我们来说才是有用的,而不是只为了把知识变成一个没有意义的分数。

所以父母们自己不应该只以成绩论成败,而是要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学到了知识,有没有将知识内化,变成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与储备。

在学习中,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就像是给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孩子一座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行。这将有助于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和思考,对于孩子提出来的问题,父母们要耐心和真诚地对待。

每一个孩子对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之心,所以他们会产生很多“为什么”,很多父母对此要不就随口一答,要不就置之不理,孩子就会收到错误的影响。

遇到问题,自己猜测自己想,收不到有效的反馈,慢慢就变得不爱思考,没有观察,失去了对很多事物的兴趣和探索,让思维变得固化。

所以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们可以予以简单提示,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思考找答案,对于孩子自己找到的答案,父母们最好真诚一点,帮着孩子一起求证真伪。

在孩子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可以一步步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这样做有助于孩子学会思考,引起他们对事物的学习探索兴趣。

再次,关于学习内容,给孩子讲清楚背后的原理,比让孩子死记硬背要有趣的多。

说到学习内容,就让我想到了小学生学方程,很多孩子不能理解这个过程,所以他们要不学不会,要不就固定会一种格式,一变换形象,立刻懵。

还是因为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所以像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让孩子们探讨并理解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背后用到的真正原理是什么,而不是只让孩子们将格式固定,将做法固定。

父母们要培养孩子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最后,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总结反思,并常进行。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技能,但很多孩子都不会,因为从来没有有意识的培养过他们这个能力。

亲戚家的那个小孩,他因为常常总结回顾自己所学的东西,所以学完加法学减法的时候,他自己就发现了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并做了总结,之后学乘法的时候,他又通过写写算算,对比出了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因为经常反思自己哪里没学到,没学懂,他的复习都是自己进行的。

所以父母们陪着孩子学习的时候,可以锻炼一下孩子们的总结能力。

每天花十分钟写一写今天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做好了什么,失败了什么,引导孩子学会反思自省,慢慢让这个行为成为孩子的习惯。

事实上,会反思总结的孩子,成绩一般都不会差。

懂这一点的父母,孩子成绩都不差!

过年回家和我的小外甥待了几天,小外甥爱看动画片,但是他看动画片只看热闹,从不记内容,也学不到动画片传达的知识或者道理。

他会背诵几首诗,但也仅限于机械式会背,并不理解诗中说了什么。

恰好朋友圈开启了期末成绩的各种秀,有喜人的,也有让人捶胸顿足的,小外甥的种种表现,让我对他的未来多了几分担忧和思考,也让他的妈妈有了更好的教育方向。

没有父母能绕过孩子的成绩这种槛,但评判孩子从来不能只以成绩说事。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能轻松有个好成绩,记得先从他们的思维开始。

因为内在的思维,要比外在的成绩更有用,走的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