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教委发布2019年工作计划

144
作者 非户籍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6 10:19 字数 14982 阅读 1704评论 0
【哈佛教育学硕士】给中国父母的心理育儿指南,养出自律积极、学习高效、社交轻松的孩子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2019年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西城区教育“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强化“担当意识、接力精神”,推进“管理转型、品质提升”。坚持不懈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坚持不懈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不懈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坚持不懈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学前受教育率、体育达标率、高中毕业率”。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导向,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奖励激励政策。开展好新教师招聘专项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性、科学性。推进学校成立人力资源办公室工作,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充分体现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职评和岗位聘任工作,合理有效配置教师资源。完善骨干教师评选、考核方案。严格控制规范外聘教师、返聘教师的管理、审批办法,不断提升课堂教育教学品质。

(二)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改进考试评价方式与内容,努力实现考教评分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方式,进一步发挥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的导向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努力实现学区间及学校间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加强小学直升校、中学附小工作以及集团办学、学区制和贯通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分校和承办校办学水平。

(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专业调整,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3+4”贯通培养合作,构建多路径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直通车”,实现贯通培养。

(五)推进校外教育发展转型。实现校外教育管理向治理转变。全面实施校外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西城区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和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不断提升校外教育品质。严肃规范教师聘用、收费管理和招生工作。积极做好“城宫计划”工作。

二、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德育功能,充分开展好学科德育工作。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学习贯彻《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践重点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培育青少年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师生身心健康水平。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校辐射作用,打造多元聚融、和谐共赢的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发挥青少年涉台基地校作用,加强京台两地交流,进一步做好涉台工作。发挥中学生业余党校和少年先锋团校的阵地作用,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指导。进一步增强开展国防教育的使命感,对高中军训、国防教育理论课、国防教育综合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指导、规范和管理。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继续推进《西城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修订)》的实施。改进教学方法、培育核心素养,立足师生发展、回归课堂精彩。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加大对中小学课程教材使用的规范管理。加强体育,改进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开展体育课、体育活动及体育比赛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研究,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积极推进冰雪项目进校园和中华武术之乡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全面实施“城宫计划”。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拓展学校科技教育内容。结合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育品质提升。

(三)全面实施贯通培养工程。加强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建设,明确“先修课程”学科教师先修的方向,注重课程在不同学段的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的可持续性研究。发挥六年、九年、十二年、十五年育人的整体效能,总结和推广集团办学、学区制、中学附小和小学直升校等办学经验,形成不同学段衔接的系统工作实施方案。继续研究和推进发展性评价方案,推动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切实加强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学段衔接教育,编制系统的学段衔接教材,强化实践研究和应用。

(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继续推进“四个一”和学农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通用技术课和信息技术课的水平。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与社会融合的桥梁。

(五)加强学生家庭教育系统支持。贯彻落实《西城区中小学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育人合力。努力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分类指导服务和实践支持。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互动的教育共同体,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完成《家庭教育系列读本》编写工作。

三、优化教育公共服务水平,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全面推进学区制建设。实施学区制管理,完成学区办公室建设,健全完善学区管理运行机制,搭建学区教育资源统筹的平台,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交流的平台,教育与社会互通互联、共建共享的平台。形成教育服务社会、社会支持关注教育的良好局面。科学统筹和优化配置学区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和多种形式办园,试点设立小学附属幼儿园,实现全区15个街道均有教委办园,新增学前学位700个。通过公办园改扩建、以租代建,扶持普惠型民办园发展,促进学位增加。探索社区办园点、学前教育服务中心的建设,尝试进行半日制、小时制分时段教育服务,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需求。继续发挥示范园手拉手辐射作用,提高各类园师资水平,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制定《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整治非法办园和规范无证办园。

(三)进一步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坚持以成人非学历教育为重点,推进成人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受益群体,拓展积分兑换合作单位。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分系统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行示范组织经验的展示与推广。

(四)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健全十五年学制的特殊教育体系。发挥融合中心作用,加强巡回指导。继续探索与高校合作的融合教育师资培训和与残联合作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评估指导。稳步推进支持教师驻点服务,提高精准指导与服务能力。

(五)规范引导民办教育。结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西城区民办教育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民办学校审批条件,完善审批程序,强化日常管理与监督。做好民办学校教育资金监管制度的调研和制定工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六)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断适应西城区功能定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相关工作。逐步推进用工本地化工作,规范清理出租房屋、体育俱乐部、民办培训机构。做好学会、协会的规范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好西城区教育学会换届工作。

四、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强化教育信息化统筹能力。启动全区教育统计系统建设,推进决策分析系统建设,确保统计数据有效服务于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决策。推进信息中心转型发展,明确职能定位。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效能。指导和统筹开展门户网站等通用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各单位开展管理基础业务数据库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服务业务部门开展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加强各单位网站的运维管理,服务试点学校开发网站外文版面。开展“网安启明星”工程,引导青少年绿色上网。

(二)有序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针对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研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制定《关于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的有关要求》、《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区内外共享、品牌共建有关工作的规定》。建立外籍学生档案库、外籍教师档案库、因公出国(境)档案库、外事接待档案库,完善档案管理。加强外事工作的计划性,做好因公出国(境)和外事接待工作。加强对因公出国(境)和外事接待工作的培训和监管。积极引导发展适合西城区区域定位的国际教育,规范国际项目课程班。

(三)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基础设施的规划落实工作。督促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完成改扩建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学生食堂、报告厅、风雨操场等完善功能类的项目建设。

(四)构建和谐的语言文化生活。培养市民特别是广大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制定《西城区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实施细则》。举办第二期“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举办汉字听写、经典诵读等竞赛活动。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五)加快推进绿色评价体系工程。围绕创造“精彩课堂、文化校园、品质教育”的目标,研究制定西城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实施综合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进学校治理改革,明确学校办学自主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五、加强组织保障,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一)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积极落实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依法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加强教育治理能力建设,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目标,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求,积极做好“七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学校内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推动管理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依法、依章程办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加强教育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工作,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领域三级清单落实工作、区教委“三定”政务清单编制和依法行政工作,做好区教委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工作。

(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优化教育资金支出结构,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制度。加强市区专项资金管理和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完善专项经费项目预算的前期论证与后期绩效评估制度,对大额资金流动情况实行监控,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财务风险。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法规培训。 强化教育收费政策刚性约束。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力度的检查,推动审计结果有效利用。加强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依法使用教育资金的法制意识。

(三)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不断强化综治和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细化《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落实校园安全各项制度和职责,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防灾避险、自救逃生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管控机制。认真总结吸取学校操场问题的经验教训,建立法律顾问、谈判专家、心理专家和处突专家队伍,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日常管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深化意识形态领域维稳工作。做好大型国际、国内会议期间的舆情监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加强研判、主动应对招生入学期间的信访工作。加强学校疾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健康与安全。发挥联合执法作用,强化校园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西城区创建宜居城市建设工作意见》相关要求,创造安全、安静、安心的教育环境。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