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教专家分享亲子沟通技巧—— 引领和陪伴同样重要
雪纯的沟通课为什么孩子总是爱唱反调?孩子见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怎么办?如何正确地称赞孩子?近日,现代教育报特约专家李坤珊第一次走进国内,开展讲座,分享如何掌握亲子沟通技巧,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为什么孩子总是爱唱反调?孩子见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怎么办?如何正确地称赞孩子?
近日,现代教育报特约专家李坤珊第一次走进国内,开展讲座,分享如何掌握亲子沟通技巧,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李坤珊是美国南依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连续14年奋斗于美国学前教育一线。教育理念无国界。在名为《让孩子安心做自己》的讲座中,李坤珊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细腻观察,指导父母如何在爱与信任之中立下界线,如何在孩子天生的欲望与动机中启动创造能量。父母需要带着一颗安定的心,走过陪伴与引领孩子成长之路。
安全感来源于固定作息
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吃饭,吃完饭以后会一起阅读,阅读过后会一起散步”,一件事情完成后是做另一件事情,井然有序。这里一定要强调共同吃饭、共同游戏、共同阅读。
共同游戏,而不是直接买精美的玩具代替;亲子共读,而不是用电子产品代替。“你可以花钱,为孩子购买最好的玩具、预订最美味的晚餐,但任何花钱购买到的外在东西,都比不上你陪伴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亲密感和安全感是一种情感依赖,是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体验到的,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在许多孩子的生命旅程中,都会有一样与安全感息息相关的物品,例如小被子、小玩偶或是心爱的衣服。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用好“安全感替代品”,帮助孩子做好成长过渡。
坚决别让孩子成为“草莓族”
不安全和不放心,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大人和孩子共同的忧虑。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与压力呢?
父母可以提前带幼儿去参观即将进入的幼儿园。参访时,最好带领孩子在室内停留一阵子。因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所以能安心地探索新环境中的事物,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这样的探索和交谈,不但让孩子有机会与老师建立首次的信任关系,也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基本特质,例如:孩子喜欢玩什么?对陌生人需要多久的暖身时间?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方式如何?孩子和学校双方对彼此越了解,孩子的适应过程也会越顺利。
面对孩子第一次离家入园,父母要给予他们清楚的程序与模式,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相信孩子,给孩子时间。而父母和孩子都会在必经的成长路程中,发现到生命的力度。
“在台湾,我们把一种小孩称之为草莓族,一碰就会哭,一遇到挫折就想去跳楼。”一般概念中,勇气意味着不害怕。但李坤珊老师告诉父母,事实上,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还会往前走。有勇气的孩子,跌倒了还会自己爬起来,让孩子经历过成功与失败,就能获得勇气的来源。而这份勇气的获得,一定是孩子内心足够强大,在他们成长之中,父母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一旦放了心、大了胆,孩子们的眼睛就开始从平凡里看到了神奇。
不做顺从型父母,引领孩子成长
不管走到哪个公共场所,总会看见一些满地撒野的孩子。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发生的事、想要大人听从就范。
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撒泼,常常让父母拉不下脸,经常就会答应孩子的要求。
但孩子撒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累积而来的经验,是长久以来养成的处理情绪习惯,也是让大人就范的恶果。
循着源头来看,刚开始出现事与愿违时,孩子只是不高兴,或许会哭,或许会发脾气。但这时大人拗不过孩子发脾气,或“心慈口软”地顺从了孩子的要求。从这样的互动里,孩子就会认为:“只要我发脾气,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日积月累,不要多久,孩子就养成了哭闹的习惯,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养成爱发脾气习惯呢?又该如何帮助已养成一哭二闹习惯的孩子呢?
李坤珊老师给家长“四步曲”的方法。
第一步:告诉孩子你想帮助他
父母可以平静地让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比如,“让我帮你,但你用哭的,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用说的我才听得懂。”“我会帮你,但你一直大声尖叫,我耳朵痛得听不见你说什么,你说出来我才听得见。”
告诉孩子你想要帮他,是很重要的起点。“让我帮你”这个陈述,所传达出的讯息,不是责怪,不是觉得孩子坏,也不是要威胁孩子。而是了解,是我们一起想办法。正向的引导,通常带来的是正向的响应;负面的指责,总是带来更多的反抗。
第二步:告诉孩子哭闹没有用
一旦孩子停止哭闹,当孩子尝试以话语来表达时,父母要在那一刹那间,对他表明哭闹没有用,赞许他以话语来表达的选择和能力。比如,“哇,你用说的,我现在听懂了,哭叫是没有用的,我知道你做得到。”“我就知道你能用说的,现在我了解你为什么生气了。”
第三步:指认孩子的生气情绪
先平静地指认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了解,父母确实知道他的需要,有了这个步骤,孩子比较能够听进父母接下来要提的建议。例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现在不能吃饼干。”“不能马上玩积木你很生气,是吗?”“我了解你很生气,但妈妈得去上班。”
第四步:帮孩子找到平静途径
在孩子情绪平静后,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目前面临的几个选择,导引孩子进行选择,并赞许孩子的选择。比如,“坐在这张‘等候椅’上等,下一个就轮到你吃点心了,你可以做得到的!”“你生日的时候可以买礼物,今天我们只来看一看,你要继续看,还是要回家?”“吃完饭后,才可以吃点心。点心在这儿等你,我相信你绝对可以先吃饭再吃点心。”
了解孩子,这是与他拉近距离的唯一办法。当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帮助其指认情绪和行为上的关系,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对他说“我了解你的情绪”,从而让他自己完成情绪疏通。赞赏孩子每一步的尝试,即便在成人眼光看来,一些尝试没有“实际意义”,但那一定是创意的开始。有时候孩子会反复做同一件事,请不要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你要鼓励他:“很好,你做得对。你还能做什么?你还会做成什么样?”以此来鼓励孩子的原创性,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成就。
当孩子生气、失望的时候,父母要带领孩子面对失望,从以话语沟通开始,从以正向的引导入手,从以帮助他的角度(而不是指责的角度)带领,效果不但比较好,也比较持久!
■名家档案
李坤珊,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美国波士顿蒙台梭利师资培训中心讲师,台湾《亲子天下》月刊学前教育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带你长大》《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张女士:孩子即将入学,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
李坤珊:要让孩子感到是他的努力使自己更进步。善用长处为教学起点,也利用它来当做互动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搭配上另外一个有效和长远的教学原则,就是去具体赞美孩子的努力。
具体赞美孩子的努力,在心理层面上,幼儿感受到自己是有耐力的人,是经得起困难的学习者,具有不轻易放弃的信心与毅力;在学习层面上,具体的赞美内容提供了幼儿日后能持续努力和维持的目标、技巧,或态度。
陈先生:孩子刚小学毕业,没有爱阅读的习惯,但是我想让他慢慢培养起阅读习惯,但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开始阅读培养?他平时只爱看漫画书。
李坤珊:对即将上初中的孩子,父母不能强制要求,需要用方法引导,因为他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大人了。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定是和环境相关的,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朋友都可能成为他兴趣的来源。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去了解孩子而不是要求他。漫画书也并不是不可以读,好的漫画书同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