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如何准备进入小学?

144
作者 15069871314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37 字数 8734 阅读 1121评论 0
【大班】数学思维养成入门——8节课培养儿童思维力

并不是明天要上小学了,今天才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有些是欲速则不达。本文将从兴趣、习惯、知识等多个层面阐述了小学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值得家长朋友们参阅。

从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一时刻,对于孩子的一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开始,对于家长,则充满着欣慰与期望,孩子长大了,由幼儿步入童年,开始人一生中重要的学校生活阶段。在入学前夕,我们家长能够为孩子做点什么呢?

我们应该估计到,孩子从幼儿园来到一个有严格纪律、课程比较多、需要较强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学校中,前后环境会有显著变化。孩子普遍会存在种种不适应现象。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幼儿园生活以游戏为主,学校生活以学习为主;另一个是幼儿园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机构,而学校是教育和自学相结合的机构。幼儿园与学校的这些差别,在作息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式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也就形成了差异。需要大人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使孩子健康地迈出走进小学的第一步。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一、激发孩子入学的强烈愿望,使孩子处于自信、渴望、积极的情绪状态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充满向往地、满怀自信地、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孩子的情感,因为教育必须撞击孩子的心扉,碰擦出情感的火花,才能进入孩子的心田。

比如:让孩子产生做小学生的自豪与向往的感情。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举行一个家庭的授书包仪式,为孩子的新起点祝福。

在家可以开始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角,营造学习的氛围。这里就是孩子看书、画画的地方。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打扰,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集中精力地做事,不要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在沙发上,在爸妈的怀抱中看书,当然,每次时间不要持续过长,20分钟最多半小时就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先体会一下成为小学生的新鲜感受。

在家可以先教给孩子一点正确的坐姿,坐如钟,要坐得端正,人们常说“坐有坐样”。这不是为了束缚孩子,正确的坐姿有利于孩子骨骼的健康成长发育。学习背书包的正确姿势,让孩子有自己背书包的意识,现在的孩子,书包经常背在家长肩上,我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样不能让孩子自然地产生自己肩头的那一分责任感。

二、让孩子产生“我要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孩子学习的责任感

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把学习准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上,应投入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交谈。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引导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较长时间的记忆和复杂的思考,引导孩子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抽屉和写字台等;教孩子把开了头的事情坚持做完。但决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兴趣、自信心、情感、意志品质等。应将孩子带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对千奇百怪的自然世界产生兴趣;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带他们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培养探索的兴趣,以产生“我要学习”的强烈愿望。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挺聪明、挺能干的孩子,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知识,上学后自己就可以学习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还要让孩子对学习的艰苦有充分的认识。让孩子知道,小学学习不再像幼儿园那样以游戏为主。做小学生就要有学习的责任感。老师带领我们学的东西就要学会,不是玩玩就算了。家长可借助讲故事、说寓言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件要付出努力的事,从而使孩子做好要认真、努力学习的思想准备。

三、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我们的父母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常常希望提前教孩子写字和计算,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数学题,多写几个字,而不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样的教育不是全面的,也不是正确的。一个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能表现出主动性和独立性,遇事有积极想办法的能力,那么他的这些个性和智力品质,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表现出来,化为一种学习的能力。

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方面,我想再分三点谈谈:

1.学会自律,培养纪律观念

小学是有严格纪律的,要求孩子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在遵守校内生活常规,遵守课堂常规方面,要表现出主动性和自觉性。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假如孩子不能学会自律,不但会影响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而且会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们看到个别孩子入学后,表现散漫,比如不能遵守课堂常规,想听才听,想说就说。在排队、上下楼梯、体育活动中不能听从老师的要求,给安全活动带来影响,使他显示出比其他小朋友表现要差一些。这样的孩子,得到新同学认可的机会就少了,会影响孩子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滋生出不自信的心理。再说,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一般不能学会倾听,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从近期看,不能比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从长远看,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反之,能够主动遵守纪律的孩子,往往比较容易从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我看到一位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和孩子一起做上学的游戏。妈妈先扮演老师,模仿上课的情景,妈妈讲故事时,我看到孩子坐姿正确,听得很认真,然后妈妈提问,孩子举手要求回答,得到允许后,孩子响亮地回答。然后,他们又交换角色,妈妈还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纠正妈妈的错误。孩子在游戏中,神情非常投入。

家长不妨采用这一类方式,邀请孩子的小伙伴、邻居家的小哥哥姐姐一起来做做这类游戏,模仿学校的纪律和礼仪,这样来帮助孩子提前作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2.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适应小学作息制度

小学生在校时间比幼儿园长,并且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建议家长从现在起就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以接近开学后的作息时间。

比如,从现在起,要坚持早睡早起,计算好孩子应该到校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要保证孩子有10小时睡眠。

再比如,要培养时间观念,做事动作要快,不要磨磨蹭蹭,训练孩子起床后自己穿衣、洗漱、吃饭。晚上睡觉前自己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用品,自己洗脚、刷牙、睡觉。

这些,孩子之间差异很大,有的孩子早上不能按时起床,或来不及吃早饭,或站在校门口,家长还在往孩子嘴里喂早点。有的孩子早上起来不是积极地自己做准备,而是向家长耍脾气,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好象上学不是他自己的事,磨蹭迟到了,又哭哭啼啼。

我想训练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孩子迅速适应新的生活,而且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3.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主动性,友好、快乐地和周围的人相处,适应集体生活

每一所学校,都会给新报到入学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快乐的气氛。有的孩子能够迅速熟悉周围的同学,有的能很快得到小朋友的喜欢,有的能友好地和小朋友做游戏,这样的孩子适应性强,在新环境中,不会感到陌生、寂寞、或退缩。

孩子的良好个性,还有待家长的长期培养。我们要给孩子一些结交小朋友的礼仪指导,鼓励孩子大胆、主动认识新朋友,尊重别人,友爱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

开学后,家长还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生活的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入学了,家长在欣慰的同时,肩头也增加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做好了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孩子们一定能迅速地爱上小学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北京小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