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周边:东莞指标到校 差校变名校
这两日,信息时报持续关注的高中“指标到校”引起各方专注,广州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已是箭在弦上,然而,在利益群体博弈下社会预期并不一致,因此方案迟迟未能露面。昨日,记者赴已实施指标到校六年的东莞实地调查,了解教育部门的决策依据,聆听一线老师以及家长学生的真实声音。或许,东莞样本能给广州带来启迪与借鉴。
■做法
先考试,六成掐尖再分四成指标
东莞自从2007年开始试行指标到校,至今已有6个年头。在广东教育专家以及督学看来,东莞实施的效果不错,每年都把分派的指标稳步提高,为此,本报记者选取了东莞为调查对象。
“从2007年开始,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一中、东莞实验中学和东莞高级中学这5所公办直属高中就拿出一定优质学位派到全市的初中,包括53所公办初中和112所民办学校都能分派,实施5年来,指标分配比例从最初的25%上升到如今的40%。”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任槐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称。
在分配时分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四成比例分给东莞市户籍的学生,此外每所高中再拿出10个名额给非东莞籍的学生。今年东莞5所重点高中拿出四成派位的指标数为1573个,而东莞市户籍的初中生人数为31220,指标录取的比例达19.8%,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获得指标。
东莞市的指标生是以志愿填报、中考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定三个部分组成,先考试掐尖再分指标。按照程序,考生只需填写志愿,等中考成绩出来以后,各高中先按比例录取六成的招生计划并划出最低控制线,剩下的四成指标再派到各个初中,按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实际上也就是“降分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各中学还会根据学生三年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等分为A、B、C、D四个等级,只有在B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够有资格享用指标。”王任槐说,在实际操作中,虽然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B级以上,综合素质评价在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也避免了考试“一锤定音”。
虽有指标,但也有最低分数线
在广州,实施指标到校的一大阻力是名校,因为这打破了他们对生源的绝对优势,冲击面“太大”了。而对于家长来说,也会担忧暗箱操作带来的不公平。记者在东莞调查发现,该地已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基本保障尖子进名校享受优质教育之余,也能从最低划线、填报志愿等方面,排除暗箱操作的可能,并设置等级门槛让素质教育占有一席之地。
王任槐介绍,方案的设置是很周密的:为了保证重点高中的生源质量,一方面在录取时先以中考成绩的从高到底录取60%,“保证成绩最好的学生都在里面”。另一方面,设置一个最低录取控制线,即低于录取分数线50分以下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优惠,“比如,东莞一中的录取线是713,那么它的指标最低录取线就为663,这样他们就不会只是消极地等着指标分配,而不用心教学。”
“所以,我们生源没有怎么滑坡。”重点中学东莞一中校长卢旭昌告诉记者,以前是单看分数,但是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水平。而现在虽说是降分录取,但仍集中了各个初中学校的尖子生,他们本身具有很大的潜力,也能学好,所以高中教学并不会受到很大挑战。
对于市民关注的操作公平,王任槐介绍,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教育局会事先公布“指标到校”各个学校的分配名额。录取完60%之后,再划分出各个学校指标录取的分数线,最终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哪间学校有多少名额,自己考了多少分,一目了然,哪里有什么暗箱操作?” 他说。
〖相关推荐〗 | |
·观点:"高中指标分派"要破利益牵绊 ·官方:广东高中指标分派到校是"行政招生" ·评论:高中招生30%指标到校太小气 ·广州搞好指标到校关键在指标比例 | ·关注周边:东莞指标到校 差校变名校 ·广州:指标到校将令普通初中优等生受惠 ·广州明年指标到校 各方褒贬不一 ·广州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拟明年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