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教育也被焦虑和野心攻陷,孩子们该怎样认知世界?

144
作者 ella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16 字数 10025 阅读 1056评论 0
30年省级优秀教师教你轻松养出懂事、独立、学习好的好孩子

新一代父母们大概都有共识——培养一个孩子是一件耗资、耗力极其巨大的工程。甚至很多时候,是一场紧张而野心勃勃的斗争。前几天,一篇名为《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在网上广为流传,文章中处处显露的那种焦虑、势利、残酷虽然不无夸张,却仍然引发了不少共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仿佛是一场方方面面都要争出高下的竞赛。

当儿童教育也被焦虑和野心攻陷,孩子们该怎样认知世界?

大概正因如此,当读到一份把“曾不小心掉进过小溪里”、“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在床上开心地疯玩过,比如枕头大战”……包含在内的“童年清单”时,书评君好像感到了莫大的舒畅。一个美好的童年,应该是积累经验的旅程,是生存能力的学习。而人之为“人”的经验和能力,并不只是成绩与才艺。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份不一样的“童年清单”吧。


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与意见。

来自德国的儿童教育研究者,三个儿女的母亲多纳塔·艾申波茜做了一次大规模的采访调查。在三年的时间里,她向不同的人询问同样的问题:你们认为今天的7岁儿童,应当掌握哪些对世界的认知知识?

得到的答案很多相当具备想象力——

修理一件生活用品。

夜间长途行进。

生病时得到父亲的精心照料。

能辨别3种水果的味道。

与一个成人钻研过一个无人可解的难题(体验“无人知晓”)。

因为“我知道得最多”而自豪。

包扎过一个流血的伤口。

她的询问对象涵盖很广:可以是银行职员,也可以是失业修理工;可以是康复中心的年轻母亲,也可以是80岁的女诗人;可以是老人院的院长,也可以是读企业管理的女大学生,甚至是火车站小商铺的印度老板。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有资格评论。

为什么选择7岁的儿童?在各种文化背景下,7岁都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在德国,儿童7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零星学习迈向系统化学习。

采访对象们的回答,往往与自己的童年有关。他们的心底里都蕴藏着一个最美好的动机——将自己最好的经历奉献出来。从这些访谈中,她听取并总结出了一些儿童教育中的点滴:

让孩子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上面贴有各种照片,记录着当时的问题、想法和愿望。孩子十分热爱自己成长的这些见证物。你看,他们把头深埋在相册里,一会儿微笑,一会儿摇头,为自己不久前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所深深打动。

记忆力是每一项学习的前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不经意地暗示孩子:“今天下午的这个经历真让人难忘。”或者说:“这次救险,还有这张图片,有可能让我们终生铭记。”以此强化孩子的记忆感受。

安迪·瓦尔豪曾提出一个论点: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至少应该当过15分钟的名人。彼得·洛伊给学校里有行为障碍的学生讲课时说:“请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是个非常有名气的大人物,坐在这张椅子上,周围是媒体记者。请摆出一个相应的姿势,既符合你的样子,又是你想让别人看到你自己的那样。不是偷拍,而是照一张标准像!”

让孩子体验主心骨的感受

感受自己的存在,就是设法让孩子经历和意识到,他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能够带来快乐。别看我是一个孩子,又小又矮,不会识字念书,然而我却可以让大人获得安慰,可以给他们力量,太不可思议了吧!

每天,当孩子出现在幼儿园的大门口,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不管他的表现如何,应当首先肯定他的到来,欢迎他的出现。“你没来,我们好想你啊!”“你要是不来,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在家里也应该听到这样的话语:“奶奶说,她和你待一个下午,就会变得精神百倍!”“如果没有你,我们怎么会结识罗曼他们一家人呢!”

让孩子感受乡愁

乡愁是一种最深沉的痛苦。尽管出游有父母与兄弟姐妹们的陪伴,可是有的孩子仍像受到刺激似的闷闷不乐,精神萎靡,睡觉、吃饭都提不起精神。原来他想家了,想念家中庭院里的小刺猬,自己小碗里的玉米麦片,家门前每天呼啸而过的公交车,还有躺在自己小床上的那种舒适感。

思乡,也许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痛苦,是需要体会的经验,也许是成长中必然的经历。一个尝过乡愁滋味的孩子,等再回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理解便截然不同了,因为已经换了一副眼光,内心似乎拉开了一点点距离,原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刹那间都变得亲切起来。就这样,他为下一次的分别、游历或搬迁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

让孩子在窗口张望

与孩子一起将视线扫向窗外,说不上是茫然,但真是无忧无虑、无目的。“意义在于来什么就看什么”。

咖啡馆前的大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一个被风追赶着的纸杯在石子上翻滚,一路上发出啪啪的声音。突然蹦出一个鸡蛋包装盒,在车辆响声的伴奏下,跳起一支美妙的误导。一团折叠的餐巾纸追赶着要与纸杯碰面,不想一辆小轿车疾驰而过,它们不得不迅速跳向两边。

孩子与大人看进眼里的东西截然不同,留心注意的东西也不一样,可是,它们常常不约而同地走到窗前,一起默默地望向窗外。

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

在巴伐利亚的一所幼儿园里,教师们提出一个奇异的设想:假如把幼儿园里的玩具全部收藏起来,孩子们将会如何反应?好奇的同时,教师们也想借机从玩具中解脱一下。万万没想到,这个建议被采纳实施几个星期后,竟一跃成为一个有名的项目——“没有玩具的幼儿园”。

空房子究竟能干什么呢?孩子们坐在桌子上,无聊地晃动着双腿。突然,大家发现一个孩子的毛衣比较别致,上面的房子图案生动有趣。于是有人提议把椅子架起来,再把被子搭在上面,这不就成了一所小房子了吗?僵局终于被打破。就这么一下,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了。一开始吵闹得很厉害,但后来竟渐渐好转:游戏的秩序更加顺畅,孩子之间的对话和倾听渐渐增多,男孩和女孩的交往也频频出现。

请为每个7岁的孩子提供一次机会,让他体验“少”有时候意味着更多的滋味。

让孩子剥开一个橙子

到处都在出售鲜榨橙汁,橙皮和渣子稀乎儿地扔在垃圾桶里。如今的孩子到哪儿去寻找这种感觉?——当切开的水果一点一点戏剧般地凸显出来,从里到外慢慢呈现在眼前。

为了让今天的孩子经历“剥橙子”般的体验,有人想出替代品——“锯椰子”。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们还可以用那些外面带有一层坚硬的外壳的果实——和孩子一起剥离栗子外面带刺的壳;或者把菜花外面的叶子一层一层剥下来,看它究竟有多少保护层;还可以观察爆玉米花,看看一颗小小的玉米粒的薄膜下蕴藏着多大的爆破力!

这些经验和材料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由里及外、由现象到本质地观察事物。

这些教育点滴只是一部分。经过归纳综合、补充和扩展,多纳塔·艾申波茜和她的团队整理出了一份包含69项内容的清单。这份清单包括有——

● 体验过自己的重要性。比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等称赞的话语。

● 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 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曾多带带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 在床上开心地疯玩过,比如枕头大战。

● 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

● 曾提出一项修改建议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过。

● 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特殊气氛,希望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 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

● 曾经提出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 曾不小心掉进过小溪里。

● 在农田里撒过种子,收割过农作物。

● 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

● 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

…………

这份清单包括了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审美观等各个方面。它也许有点过长,有些地方或许显得凌乱,但它并不是用来检验儿童是否已经具备某种经历或能力的,不是要强迫孩子去经历所有的事情。它是为成人提供的参照表,成人通过它可以检验自己尽教育义务时的情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孩子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学习生存?多纳塔·艾申波茜引用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观点:

“人在汲取智慧时,不应仅从书本里获得,更应当从天地之间,从橡树和榉树中获得;不应仅仅是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证实,必须直接地去认识和研究。在认识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子去嗅。只有亲口品尝过糖,亲眼见过骆驼,亲耳听到过夜莺的啼鸣,才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永生不忘。”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