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这些流感知识须知道
导读:今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的流行明显要高于往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何今年冬天流感暴发得如此猛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对媒体介绍,今冬流感高发是由综合因素叠加导致的,主要包括: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今冬气候异常,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导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为了更好的预防流感,需要知道有关流感的一些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冬季的常发病,多发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病毒分型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或称A、B、C和D型),其中导致人类感染的主要是甲型(A)和乙型(B)。其特点是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相对较少,可感染人类,亦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流行病学 流感的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病后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型别多、变异快,人们患流感后不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而且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之间交叉免疫较弱,每个人可以多次患流感。
潜伏期 1~3 天。最短6小时,最长4天,幼儿会延长至6天。患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能超过1周。
典型症状 急起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则轻微,少数病人可有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痛、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及畏光、流泪、胸骨下灼烧感,部分病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部分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展为流感病毒性肺炎。
治疗原则 ⑴ 隔离患者,越早隔离传染度越小。⑵ 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没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中药莲花清瘟颗粒,银翘解毒类等中成药,儿童抗流感的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⑶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多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高危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⑷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部分证据提示有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⑸合理对症治疗,发烧要退烧,咳嗽要止咳祛痰等。⑹儿童禁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如何预防 ⑴ 注意保持呼吸道和手部卫生。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不洁的手勿接触口鼻眼。⑵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降低感染的风险。⑶ 出现感冒症状后及时就医,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带病上学、上班,以免传染给他人。⑷ 流感疫苗在整个流行期内均可接种,最佳接种时机是每年冬季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即使在流感疫苗株与流行病毒株没有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依然能够对感染者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降低感染后的临床严重程度。
(文/尹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