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佛法、佛学和佛教的区别

144
作者 十点课堂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22-07-08 15:26 字数 4759 阅读 1869评论 0
钱文忠佛学入门课,修心养性开智慧

  佛、佛法、佛学和佛教的区别

  我们作一位学佛者来说,佛、佛法、佛教、佛学的区别必须要懂,不然的话,你学佛只是一种崇拜及信佛而已,不是真正学佛。但这五个的区别,自古以来,许多佛学家,学术界,读者等人探讨及研究过无数次,有诸多不同的议论。这里讲一讲我个人的理解,它们的区别从六个角度来讲:

  第一,从觉悟的角度来讲:

  依大乘佛法的观点,佛是觉悟;佛法是达到觉悟的方法;佛教是使别人觉悟的教育;佛学是觉悟的知识,但佛法中没有佛学的说法,只是后来有人把佛法当成一种理论去研究才出现的。那么,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得到觉悟,举个例子,佛如宝藏,佛法如打开宝藏的方法,佛教如打开宝藏的过程,佛学如打开宝藏的知识,目的就是最终获得觉悟的宝藏。

  第二,从人的角度来讲:

  依印度小乘佛教的观点,佛是一个人,是一个觉悟者,他就是释迦牟尼;佛法是释迦牟尼传来的正法;佛教是释迦牟尼传教的宗教;佛学是依照释迦牟尼佛教育的知识。这样一来,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释迦牟尼同样的智慧,举个例子来讲,佛如老师,佛法如老师讲的法,佛教如老师的教育,佛学如老师的知识,目的最终自己变成老师一样。

  第三,从涅槃的角度来讲:

  依大小乘共同的观点,佛是究竟的涅槃;佛法是达到涅槃的方法;佛教是达到涅槃的方法流传世间,最后变成了宗派形式,成为和其他宗教区分的一个信仰;佛学是达到涅槃的知识。这样一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究竟涅槃,举个例子,佛如彼岸,佛法如船,佛教如划船,佛学如划船的知识,目的就是达到智慧的彼岸。

  第四,从智慧的角度来讲:

  依般若经的观点,佛是觉悟,是智慧;佛法是获得智慧的方法;佛教是佛陀的教育,用于区别其它形式的教育;佛学是依照佛陀的教育次第学习(理论和实修),包括闻思修、信愿行、戒定慧等。这样一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般若的大智慧及无上智慧。举个例子,佛如火光,佛法如生火的方法,佛教如生火的教诲,佛学如生火的知识,目的是最终生起智慧的火光。

  第五,从有相的角度来讲:

  依世俗的观点,佛是如来,是佛陀,有相的佛犹如幸饶弥沃如来,大日如来等;佛法是如来佛陀所讲的道理、理论(经、律、论等三藏);佛教是如来佛的教育,古被称为如来教;佛学是如来佛的知识。这样一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如来佛陀一样的智慧圆满。举个例子,佛如唐卡,佛法如画唐卡的方法,佛教是画唐卡的课程,佛学如画唐卡的知识,目的是最终看到有相唐卡一般的如来。

  第六,从胜义的角度来讲:

  依本教大圆满的观点,佛是真谛,是不生不灭及不二的境界;佛法是真理,是诸佛所传授让人们醒觉开悟及证悟不二的方法,佛教是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过程;佛教是佛陀所传授让人们醒觉的教育;佛学是人们对佛陀所说法有了点理解以后进行研究,被后人称为佛学。这样一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证悟真谛,举个例子,佛如天空,佛法如自由飞翔的方法,佛教如空中飞翔的过程,佛学如空中飞来飞去的知识,目的是最终天空一般的空性之中安定。

佛、佛法、佛学和佛教的区别——30岁前,人生可以靠努力,但30岁后,人生就需要一些“觉醒”了。

所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佛学智慧中寻找心灵出口。

王菲说,学佛对她的最大改变,是整个人都宁静起来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浮躁;

林青霞说,佛法中“面对、接受、处理、放下”的开示,让她卸下人生重担,从内而外轻松自 在;

汪涵说,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明白人,学佛就是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明白人。

改变一个人很难,但佛学就有这样的功效。

家庭里的处世关系、职场上的晋升压力、自我成长中的种种困惑……

如果你也有这些现代人“心病”,真的推荐你来听听钱文忠的《25堂佛学智慧入门课》。

很多时候,你不是找不到方向,你只是需要一位智慧的领路人。点击试听:钱文忠佛学入门课,修心养性开智慧

佛、佛法、佛学和佛教的区别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获取更多佛学国学智慧心理成长学习资料及课程!


读书听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