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解析
婷婷声律启蒙:打好国学基本功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解析
《声律启蒙》是一篇蕴藉了大量典故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每一节去细读,将其中的韵、律、典完全娴熟于心。巜声律启蒙》中有大量的词汇、信息、和典故。若要学诗,学会学好巜声》就如同开车必考驾照一样。下面米粒妈咪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声律启蒙解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钧弓
“六钧弓”指强弓。“钧”在古代是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30斤,六钧即是180斤,就算古人神力,这也依然算是奇强之弓了,常引申为对武力武功的夸耀。《左传·定公八年》中有“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记载的是鲁国人颜高,可以力张“六钧之弓”,力大无穷。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登夏州城楼》唐·罗隐。
“同瞻万乘主,亲御六钧弓。”——《应製赋射弓诗》宋·杨亿。
“一枝长戟六钧弓,千里山河百战中。”——《边夫怨》明·汪本(“一枝长戟六钧弓”完全引用罗隐诗。)
岭北对江东。
岭北,泛指山的北面,泛指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五岭以北。尤其以大庾岭为首,此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宋之问被贬途径大庾岭北驿时,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意谓: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驻,待来春北回,而我呢,却像“孤雁独南翔”(曹丕《杂经》),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
“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次同冠峡》唐·韩愈。
“天涯人去远,岭北水空流。”——《送南客》唐·张籍。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南海集雨霁登边天观》宋·杨万里。
江东,泛指江河的东面。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所以,在此特指从芜湖、南京到入海的长江以南地区,史称“江东”。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济‘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以谢江东父老,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一俗语的来历。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唐·杜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宋·李清照。(本人最喜欢的古典诗词之一)
“君王若肯报妾身,重向江东整师旅。”——《虞美人·营门飒飒惊风雨》明·吴鼎芳。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清暑殿》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马之纯的代表诗作:“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而真正的清暑殿,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建在南京鸡鸣山南的一座宫殿。“殿前重楼复道,通华林园,爽垲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相和歌辞·团扇郎》唐·刘禹锡。
“供奉宜升清暑殿,动摇合作御风仙。”——《次韵罗正之惠绵扇》宋·秦观。
“只恐来年清暑殿,别将纨素上君堂。”——《次韵和秋扇》宋·强至。
天上广寒宫
“广寒宫”这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指月亮上嫦娥仙子居住的宫殿。出处可以依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而在《明皇杂录》里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见到门楣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因此,后世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传说,唐明皇李隆基八月十五日梦游月宫,见一个大宫殿,名“广寒宫清虚之府”,故称月亮为“广寒宫”。
“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唐·陆龟蒙。
“二十四桥人望处,台星正在广寒宫。”——《中秋口号》宋·秦观。
“共睹谢庭兰玉秀,只今攀桂广寒宫。”——《和惠国博韵》宋·袁说友。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北宋时期,苏东坡被贬杭州知府,在西湖筑堤防汛,堤上建六桥九亭,夹道植柳,名为“苏公堤”。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堤岸常以绿柳相植,春潮初涨,柳芽新发,嫩浅柔和,远远望去,就如笼罩着一层淡绿色的烟蒙一般迷蒙。古时长堤远道之畔多植杨柳,春初日暮时分,皆有烟袅之色,很是动人。古人又以“柳”与“留”音似,故于长亭送别之时,多折柳以寄,因此,杨柳也往往喻指离别。
“苏公堤远柳生烟,和靖园深竹映关。”——《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南宋·杨万里。
“杨柳丝垂拂画船,杏花零落断桥边。”——《堤上》宋·释斯植。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忆江堤》唐·白居易。
满园春雨杏花红。
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诗的化用之句。
宋、元之交的学者、诗人虞集的词《风入松·寄柯敬仲》,“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也是着重描绘江南满园春色,杏花无边的烟笼雾绕之境。
“杏花落尽不归去,江上东风吹柳丝。”——《长安春晚二首》唐·温庭筠。
“梅莟苍香蹈雪来,杏花雨里带春回。”——《送罗永年西归二首》宋·杨万里。
“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送吴显道五首》宋·王安石。
“怪我春来愁不醒,杏花微雨似江南。”——《春晓口占》明·袁宗。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次,指的是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短暂的停留之意。途次,就是旅途的意思。
周朝有个白发老人,在旅途中的客店伤心地哭泣。有人问他为何而哭,他说:“我少年已文德成就。开始求仕时,国君好用老者,但不久他就死了;新主又好用武者,于是我改为习武,武艺刚有所成,新主也死了;少主上来又好用青年,可我已经老了。我怎么能不痛哭?”人生很多时候,行得早不如行得好,很多时候是命里分定的运数。
《早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七言绝句,“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是写诗人在天还未亮之时孤身一人在路上行走的感受,意境高远。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来描绘“早行之客”在羁旅中的孤独寂寞。
“两鬓新霜换旧青,客游身世等浮萍。”——《雨夜》宋·陆游。
“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诉衷情·石榴一树浸溪红》宋·姜夔。
“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感钱王战台》宋·施宜生。
“逐客经年滞楚乡,萧条两鬓已秋霜。”——《听陈东阜弹琴》明·靳学颜。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商朝末年,年近八十岁的姜子牙每天从早到晚在渭水支流磻溪(今陕西西安省宝鸡市东南)之滨,用无饵直钩垂钓,等“愿者上钩”。过路渔樵皆笑他痴傻愚笨,教习他如何垂钓,他却说“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周西伯侯灵台宴后,有飞熊入梦,以春季寻贤于渭水磻溪畔,拜为军师,辅佐文王征伐,建立了周朝八百年的国祚。有些人少年不遇,一生碌碌无为,老而贫病遗恨;有些人白发为相,得志于桑榆晚岁,却能封候列土,功于后世。
是苏轼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钓翁》唐·罗邺(一作郑谷诗)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梁甫吟》唐·李白。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畴昔篇》唐·骆宾王。
古典诗词,以储蓄凝练为美,不仅在音韵上力求流畅悠扬,更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作,是因为用典”而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遂幽远,回味无尽。喜欢填词的人都听过一句话“苏词伤律,秦词伤典”,意思是说,苏东坡的词多不协律,故不能歌。而秦少游的词虽然清丽,但是由于用典太少而少了典雅和贵气。李易安就曾在《词论》中评价秦观:“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人为衣装,马为鞍辔。典故便如最雍容的行头,如果不能运用于诗词当中来装点门面,若再无佳言警句,整篇作品便是永远也上不了台面的“贫家女”。
今人试作古体诗词,往往烦恼典故的生涩难懂,更是难以掌握运用,因此,作品频繁,却难出佳句雅文,追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无典。因此,所有的诗词作品,都是千篇一律,只是叙事抒情,于某某日,与某某人,做某某事,与散文、简讯、札记无异,流水帐一般无味。
作诗要常加练习,因此,素心建议多作多写多推敲,但是,不建议乱写。无情致不写、无意境不写、无佳思不写、无大事不写、无妙趣不写……虽然如此,我们只要有兴致了,便可以试写,尽可能地修养性情,写出精致的篇章来。
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但如果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关键在于要与内容相融汇贯通,情感统一“呕心沥血”,而不能着意堆砌,因此,一定要经常练习,多读书,多掌握经典故事,才能达到心神合一的地步。
以上是由米粒妈咪小编为大家与声律启蒙相关的内容,更多精品内容尽在米粒妈咪课堂,欢迎大家前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