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体验传统文化

144
作者 潇湘莹月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8 10:05 字数 2256 阅读 921评论 0
茶艺大师戎新宇:人称茶界汪涵,12堂茶课带你玩转社交

2月20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传统文化成为这个学期不少中小学的第一课主题。品品“香道”、打打“太极”、学学“插花”……孩子们一开学便沉浸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其中灯市口小学优质资源带为学生提供11门课程体验传统文化。

11门课程体验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学第一课,灯市口小学优质资源带北池子校区就引入了茶艺、古筝、绳艺、插花、香道、扎染、太极、古典舞等11门体验课程,让学生一开学就浸润在雅致、宁静的传统艺术的世界里。

据该校区校长吕红介绍,这11门体验课中,很多课程为新学期第一次开设,校区300多名孩子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传统文化课程。除了对这些课程进行体验,新学期,该校区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等待着孩子们来学习,比如继续庙宇文化的主题研究,带领学生走进天坛,采用探究学习、模拟体验学习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孩子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坚持午间收听评书活动,让孩子们在评书故事中了解历史;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激励更多的学生争当诵读小博士等。

讲“门钹”学胡同文化

“老舍先生的故居位于丰富胡同,大家也管它叫做‘丹柿小院’,看它朴实无华的院门……”开学第一课,灯市口小学礼士校区邀请了老舍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做讲解。

讲座后,孩子们开启了“走进胡同,探寻京味儿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从老舍故居的大门起始,讲到胡同里的门、小门墩、有趣的门钹、门神和对联,老师在讲授中还将胡同文化与数学、美术等学科进行了融合。透过胡同文化,孩子们学习到了多方面的知识,追寻了老北京的风情民俗,了解了北京城市的历史和变迁。孩子们懂得了无论是名人故居,还是普通人家的院落,分隔内外的大门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与地位,不同的门饰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编辑推荐
    2019年首套高中传统文化教材 通州先用东城区新组3对联盟校 优质资源覆盖面95%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