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孩子交上了“坏朋友”

144
作者 蕃茄爱上西红柿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4 10:03 字数 7099 阅读 1416评论 0
25个学龄前儿童睡前故事

很多孩子对“朋友”的概念,是从“与朋友做相同的事”开始。所以在孩子的交友圈中,爸爸妈妈当然希望孩子身边都是“好榜样”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若身边有“坏榜样”都希望尽量帮助孩子屏蔽。

有问卷调查表明:

94%的儿童——自己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

92%的儿童——自己一旦交上朋友,就会长时间保持这种关系

7%的儿童——自己的朋友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

68%的儿童——从朋友那里学到的东西比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多

68%的儿童——和朋友在一起要比和父母在一起更加舒服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最近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了考验小孩是否能听从父母的话,抵抗诱惑,而做了一些测试。首先,妈妈千叮万嘱的吩咐小孩不能偷吃草莓,然后便离开房间,把小孩独自留在房间里。刚开始小孩真的很听话,完全不敢碰那些草莓。

但是,当有其他小孩加入,不停游说她不要听妈妈的话时,小孩终于抵挡不了诱惑,把草莓放进嘴巴里。这,就是同伴的影响力。

很多孩子对“朋友”的概念,是从“与朋友做相同的事”开始。所以在孩子的交友圈中,爸爸妈妈当然希望孩子身边都是“好榜样”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若身边有“坏榜样”都希望尽量帮助孩子屏蔽。

但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无论父母如何费心尽力地给孩子挑选学校、挑选班级,甚至挑选朋友,孩子的身边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伙伴。

8岁女儿和爸妈聊起自己的一些女生朋友时说,她常花心思追男孩,不仅教女儿如何吸引男孩注意,甚至还教她让某个男孩爱上,然后再把他甩了,让他心碎,爸妈听后很是郁闷。

还有家长反映,几岁的儿子有段时间常和一个任性、常打自己妈妈的男孩玩。结果儿子看到他这样的举动,竟然也学着因为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甚至打自己的妈妈。

你看,“坏朋友”的影响是多么明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积极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反之,则阻碍其生长。

“坏朋友”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1、3-6岁的孩子容易模仿身边打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的同伴,让孩子变得不会表达善意,攻击性强。

2、学龄前的儿童处于习惯和规则的建立时期,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拥有超强的好奇心和强大的模仿能力,没有办法判断是非问题。坏朋友会让孩子变得没有是非观念、爱说谎。

3、当孩子看到伙伴通过哭闹等行为获得利益时,他也会进行模仿,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变得暴躁、乱发脾气,甚至会出现自虐等一些过激行为。

如何看待孩子与“坏朋友”?

尊重、客观评价孩子的朋友,并适度表明自己的倾向。与其把“罪责”推到“坏朋友”身上,不如有效给孩子订立原则,才能真正根本地预防孩子的“行为出格”。

跟小孩说「不许跟 XXX 玩」是没用的

我们没办法控制小孩交朋友的选择。美国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Anita Gurian告诉我们,当我们跟小孩说:「 你以后不许再跟 XXX 玩」时,小孩反而会越想要跟那个人玩。

而且,孩子除了要上学吸收知识以外,人生另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就是——要学习跟不同的人相处。我们要让小孩有机会接触不同个性、文化背景、习性的人,他们才会知道怎样去和不同的人相处。如果我们抱着鸵鸟的心态,一直禁止他们跟这个玩,跟那个玩,他们反而会失去了学习抵抗诱惑的机会。更有效的方法是要教他们怎样去应对。

我们可以选择性忽略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朋友有不良的行为时,千万不要急着给那个小孩贴上标签。对于幼童,偶尔的调皮在所难免,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坏小孩”;如果我们贸然给他贴上标签,对他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只是一般小孩子的顽皮行径,其实我们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越制止,小孩越觉得有趣。有时候小孩会故意做一些调皮行为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要我们不理他,过一阵子他们便会忘记。如果是说脏话,打人,或是欺负其他同学等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便应该严肃地跟小孩说明。

对事不对人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去批评小孩的朋友,比如“他好坏”、“他怎么那么不听话”……这样做会让孩子有一种自己也被批评的感觉,而且孩子以后也不敢在我们面前提起他的朋友或者以同样的态度及言语去说同伴,与小伙伴造成不愉快的情景。

但可以解释给小孩听我们不喜欢他朋友的哪些行为。譬如我们可以说:“我不喜欢他动手动脚,但你喜欢跟他玩没关系,你已经长大了,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好的行为就不要去学,知道吗?”只要我们清楚的跟小孩说明白,其实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是针对他的朋友,而是不接受他朋友的行为。趁小孩年纪还小,常分析给他听什么行为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日子久了,孩子会懂得自己去分辨是非。所以让小孩跟不同个性的小朋友玩,反而是一种“机会教育”。

让孩子与“坏朋友”保持友好距离的方法

用很自然的方式和孩子在一起聊聊他的朋友,比如他的朋友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选择他作为自己的朋友。父母还可以允许孩子邀请他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判断自己的担心是否是多余的。

也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简单粗暴的批评只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如明确具体地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担心:“你现在成绩下滑的厉害”、“你现在说话开始带脏字了”、“你对待老朋友的态度可不好”……让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交友情况。

逐渐减少他们见面机会,让孩子与坏朋友不要过于亲密。比如多带孩子参加家庭聚会、根据孩子的喜好安排兴趣班,尽可能地避开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认识新朋友。

和孩子的老师谈谈,请老师帮助你把孩子和“坏朋友”保持友好距离。至少在学校,老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孩子,并留意他们的行为,确保你的孩子不会被别人的消极情绪或者不良行为所影响。

但是,切记!宝爸宝妈们一定要尊重孩子选择朋友的权利!!即使你的宝贝可能现在正处于容易模仿他人的学龄前阶段,但是他们总会长大。也要鼓励孩子与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朋友接触,从不同的朋友那儿获得不同的感受,学到不同的知识。毕竟古人也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取长补短】……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