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改革对广州中考改革的影响
今天,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 组织保障等。《意见》自2018年元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这份文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灰常灰常长!
那到底这份文件对广州中考,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根据文件的传达,招生录取模式可能会变成“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形式。
而关于这次改革的一些细节和对于广州中考可能发生的变化,小编已经给大家敲好小黑板了。其实说了那么多,主要是考试科目和招生录取模式的改革。
一、考试科目改革
01 理化生实验操作
原文1: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中的实验操作(以下简称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考试范围。
原文2: 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不低于每门科目考试总成绩的10%。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物化生实验操作目前是不纳入广州中考的,但纳入中考后,这些科目在中考就可能会分成笔试和实验操作两个项目。而且文件说明,不低于每门科目总成绩10%,如果以目前物理化学的满分100分来看,那么实验操作分数不会低于10分!
至于怎么考?根据估计,可能实现的形式三种:
1) 参考英语考试的形式
可能参考广州中考的英语考试,物化生实验可能先在每年的3-5月之间定一个时间,集中组织或各校组织进行考核。在中考时只考笔试,最终成绩=笔试+实验操作。
2) 实验操作考核平时成绩
以平时成绩为综合成绩,不另外组织统一考核。在中考时只考笔试,最终成绩=笔试+实验操作。
3) 综合平时分和考核分
平时成绩算入最终成绩,但最终也会另外集中组织考核。在中考时只考笔试,最终成绩=笔试+实验操作。
关于备考:
课本中介绍的实验,分分钟会在中考实验操作里出现哦~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赶紧注意培养一下,不然实验操作的考试可能会失分。(PS:如果想要考前八高中,物理化学基本上都是满分的,所以实验操作也不能丢太多分哦~)
02、中考增加历史,可能增加生物、地理
原文: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广州目前的中考考试共六科,即语数英物化政。而广东中考改革的方案则是除了语数英体外,至少把政史物化作为中考录取科目,即历史定会增加至中考招生录取科目?(反正小编是这么理解的)
至于地理和生物,根据原文的说法,鼓励作为中考招生录取科目。那就是说,广州是有可能会增加地理和生物作为中考。(不过这个只是可能,毕竟人家说的是鼓励。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增加地理生物作为中考招生录取科目,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03、音乐、美术科目考试改革
原文:推进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其实从今年开始,江苏试点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而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也在陆续试点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音乐、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2020年前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
至于广东具体怎么改,这个就没有说明啦。但是,如果广州效仿江苏的做法,那么家长们看来也得把孩子的音乐、美术才艺早早练起来了~
04 、可能从考“广州卷”改为考“省卷”
原文: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广州一直以来考的中考试卷跟其他城市有所不同,因为广州中考卷是广州市多带带命题。但是从“逐步过渡到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那么如此发展下来,可能会转变成全省中考都用“同一套题”,都在同一天“中考”。
曾经想着“广州中考完再回户籍地中考”的异地生家长,可能再也不能这样想的。即便操作上允许,时间上也不允许。而且一旦全省统一考卷,可能就像广东高考那样。全省成绩都通用了?
05、体育中考分数有变
原文1:体育与健康考试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
原文2:推进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广州中考目前满分为810分,如果综合上面的增加考试科目,如果只增加历史一科(如果是100分满分),那广州中考满分可能会超过810分,如此计算体育中考分数绝对不再只是60分。
当然,之前也有关于广州中考体育改革相关消息传出,增加3种球类,满分从60分改为100分。如此一来,也真是完全切合了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的要求。
二、招生录取改革
01、成绩可能以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
原文1:考试成绩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市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原文2:有条件的市,可以探索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成绩合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如果以后成绩在只以部分等级呈现:
不禁让小帮妹想起了广州的小升初成绩单。大部分的区期末考试只有等级,而并没有考试分数。大家都是A的情况下,想争取优质学校的学位还能怎么办?
各种MK、所谓的人机面谈、递交简历等类似于小升初的情况可能也会在中考再次呈现...?如果真是这样,看来从小升初到中考,家长一忙就要连续忙6年!从四年级开始关注小升初,升上初一马上就要关注中考了。
如果部分分数呈现,部分等级呈现:
那可能会出现大家都看语数英外体育的分数,其他科目的等级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但同样是分分必争!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在录取时才会看等级。但是在等级也相同的情况下,又看什么?到时候又会衍生出什么东西?那就很难说了…
点赞
02、指标到校不少于50%
原文: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试点市从2019或2018年、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广州目前的 录取模式已经设立了“指标到校”,招生名额为总计划的30%,而且设置了最低控制线。但是最新的广东中考改革明确了:不低于50%,而且不得设置“限制性”分数线。那……其实会有两个很明显的改变:①指标到校从30%改成50%;②录取最低控制线可能会取消,高中生源受影响!
其实,对于广州现在30%指标到校,有3种情况:
①对于成绩出色的初中,用处不大。即便没有指标到校,考上前八高中的可能还是那些学生。
②对于普通初中,可能对高分生是一个保护,也或许会有部分“真正受益者”。
③ 对于非常一般的初中,例如一些村镇学校,即便给了指标也可能达不到,直接浪费…
如果实行50%指标到校,再减去异地生的8%,理论上只剩下42%的学位全市竞争!
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
①分配到初中的指标必然变多,真正因为指标到校受益的中间层学生必然增多。(即便没有达到原来所谓的最低控制线)
②因为随机派位,实际并非所有初中都能分一杯羹。对于想考前八高中,但是学校又没分到指标的学生,只能通过全市竞争考进去!指标不够分的学校,也要通过竞争考进去。
③一旦取消控制线,再也没有无效的指标批计划了。无论学校差不差,只要是全校前几名的学生,又刚好分到好高中的指标。那考上好高中,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一间学校里的生源差距,可能也会因此变大。
所以最终结果可能是:指标到校中间层受益学生变多,但前八高中通过全市录取的竞争变大,录取分数线自然被直线推高。落到区属高中的705-730段高分生可能会变多,实现最终各校生源均衡。但指标到校的受益学生, 进入了前八高中是不是能有好的发展?还是一直处于凤尾?这个有待考察!而这些指标到校对于前八高中的高考成绩影响,也有待考察~
03 、自主招生模式开启
原文1:各市可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原文2:高中阶段学校在自主招生时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主要依据。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自主招生的模式之前在成立四大教育集团时已经猜测过了,可能像华附、省实的自主招生模式,每年中考前考试(不与中考成绩挂钩);自主招生参考省实华附,但会有所改进,对中考成绩和录取志愿有所限制;也可能效仿上海的自主招生方式。具体见>>四大名校教育集团?不知道对中考的影响容易亏大了
在综合考核和录取招生时,除了自主出题以外,可能还会涉及到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所以如果以后想要走自主招生,也不能轻视综合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哦~
三、其他重点
01 、取消规定以外的加分项
原文1:2019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等相关特长和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广州中考目前主要的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子女、农村独生子女或纯二女计生户等,而文件里说的取消国家规定外的所有加分项目,但是具体国家规定的加分项目到底有哪些并没有做过多说明。所以这方面的变化可能没有太大。
02、做好招生信息实施与加强信息监督
原文1: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组织招生,严禁利用中介机构非法招生,严禁招生乱收费和有偿招生,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原文2:规范成绩发布,不得炒作考试“状元”和升学率。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排名排队、表彰奖励。
对广州中考的影响:
这两个嘛,大家都懂的。不说太多,就是纯属提醒一下大家。大家看看就好啦~
说到最后,到底影响哪些人?
根据文件,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所以,总的来说,对应的最早的人数,也是2019年入学,也就是现在初一的学生和家长,以及之后的学生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