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民办校的就是优秀的孩子,考不上的就不是优秀的孩子?

144
作者 Lisa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15 12:16 字数 8964 阅读 1489评论 0

在南京,也不知道是谁定的标准:考上民办校的就是优秀的孩子?考不上的就不是优秀的孩子?不知道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持这种看法的简直是无可理喻,我已经很失望的表示这种观点不知道是谁炒作并推波助澜起来的,为什么今年民办校这么疯狂?就和前几年小米搞饥饿营销一样,放出来一点点名额,然后引得大家都在争抢,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实现最终的营销目的。现在进了家长帮,满屏尽是打听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差的贴子,到处都是打听哪个民办校录取学生了,要怎么走关系,交多少钱。对于有钱人来说,不要说几十万,上百万都没问题。不要和我强调什么市场化、商业化。在这一点上我是不可能被说服的,我固执的认为有教无类、让人人都得到基本的教育才是义务教育的最终目的。肯定有人又要来拿什么市场化、商业行为以及可选可不选来说我,我表示拒绝接受这种观点。虽然可能这种情况目前看来在各种行为的推动之下就像房子的市场化一样有着很大可能性的不可逆转的倾向,但我更愿意坚守教育这种最根本最原始的目标。

家长要坚信孩子最终的成绩依然是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努力程度、坚持以及勇气,还有家长自身的耐心、坚持和勇气。幼升小只是孩子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上固可喜,考不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难道上二三流的公办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吗?谁说这些孩子不优秀的?我也理解可能有不少家长的心理是想给自己的孩子积累人脉资源以及建立朋友圈,对于这一点我也无可辩驳。但我希望的是这个社会要更多的给予寒门上进之路,千万不要以市场化、商业化来作为堂而皇之的理由而堵塞寒门上进之路,要给予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以公平的机会和舞台。如果最后的机会都给了豪门和权势者,那么这样的教育最后真是无可救药。

我也理解现在这个社会的残酷性,幼升小的残酷只是这个社会的激烈竞争性在孩子幼年的一个投射而已。大家都在争抢这个有限的资源。至于这个资源怎么样,已经有人给之冠之以“稀缺”之类的字眼,更加剧了公众的焦虑心理。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陷入了这样一种被动的集体焦躁和狂躁之中,为了学区而疯狂,为了民办校而癫狂。天下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小小书桌!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谁去耐心的关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考不上竟然需要交个几十万才能去上,这种行为简直无法去评价了。

作为一个既无学区,也无民办校可上的草根学校的孩子,我的孩子看来只能平心静气的在他的小空间里成长了。

昨天我孩子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他习惯于自己看书,各种各样的书,他今年也是幼升小,下半年一年级,草小。

题目是这样的:

四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不重叠),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最多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

我看了看题目,心里想“周长“这个概念要到三年级才学到,他怎么会看到这道题的,不过我个人的原则是绝对不干涉孩子的思维,绝对不会用自以为是的成人思维去试图影响和改变孩子。因此,我笑了笑,问他:“你能做出来么?”孩子大声说:“当然能!”

过了几分钟,他跑过来拿了一张图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有一点点的小惊喜:


上面即是他的第一幅图,因为他还没有练字,所以字写得歪歪倒倒,丑了点儿,不过我现在并不在意这一点。

我在意的是:一是他竟然把图画出来了,二是他竟然想到在图上标上数据,三是因为他竟然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竟然知道把数据标在了图形的外围,四是因为他竟然画出了两种图。这些都说明他拿到问题后不但会独立思考,而且会动手画图来探索和解决问题。所以孩子的思维能力是没有上限的,一开始孩子的思维是不受拘束和限制的,关键在于家长不要过早的用自己认为对的去刻意的引导孩子,更不用自以为是的去纠正孩子,更不能用一些所谓的应试性的套路去教孩子。孩子的许多想法看起来很奇葩,其实并不奇葩,只是我们成人不懂孩子的世界而已。

我指着其中一幅图里面的线段问他:“这边你为什么没标数字?”

“这些里面的线段不算!”孩子说。

“为什么不算?”

“周长不是最外面的线段么!”孩子不以为然的说。

我很高兴,不过我并没有继续深入的解释下去,因为象这么大年龄的孩子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只要有一个直观表象的认知就可以了,他现在有这个认知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时候如果很一本正经的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反而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饭要一口口的吃,数学能力的养成需要更长时间的成长期和耐心培养周期。

孩子很快的把这两个图的周长都计算出来了,我笑着表扬了他,然后继续问他:“除了这两种拼法之外,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

孩子很快又画出了这幅图:


我非常有耐心,微笑着指着一组相对的线段:“这一段是2,这一段是6,为什么?”孩子立即笑了,然后说:“这个图错了,这两段应该相等。不过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你的箱子里不是有好多小木块吗?”我说。

“对啊。”孩子一骨碌下了座位,跑到了隔壁房间,拿了四块一样大小的长方形过来了。

我一看,坏了,这4个小木块的长宽比并不是3倍关系,也就是说他可能会得到一些错误的结果,同时也会错过正确的方案,看来还是要我出马。不过我还是微笑着走开了,先给他试试看。

过了一会儿,孩子大声说:“我拼好了!”


孩子非常的兴奋,立即在纸上把这个图画了出来:


他非常的兴奋,然后我又问他:“除了这三种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

孩子又拼了一会儿,发现怎么拼都和刚才还是一样的(这一点要赞扬一下孩子,因为他竟然知道有些拼法看起来虽然不一样,但仅仅是视角的原因而已,只要旋转一下就是相同的拼法了),例如:

突然,孩子又喊了起来:“这样也行!”

我伸头过去一看,坏了,我刚才担心的情况出现了:


这种拼法只能在长宽比为2:1的时候才能出现,而这题的长宽比却是3:1,这种拼法会误导他。

这个时候我就暂时抛弃了中立和不干涉的原则,开始主动介入了,我和他仔仔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这种拼法的错误原因。限于文字表达的缺陷,这部分过程我无法对照图写出来。

解释完之后,我在纸上顺手又画了三个长方形摞在一起的图(适当的降低了一下难度,对于这种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我并不是所有都放手的,有的时候我会留一个问题给他):

然后问他:“还有一个长方形拼在什么地方更合适?”


孩子很快的就在右边把最后一个长方形补了上去(上图右边那个丑丑的图就是他补的),滴咕了一声:“还可以这么拼啊!”

前后我看了一下时间,大约20分钟左右。相当于上了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他全身心的投入,一直在围绕这个问题在不停的思考、画图、操作,注意力非常的集中。最后他不但把这种问题理解得非常的清晰,而且孩子非常的开心,也非常有成就感。几乎没感觉到压力,留下来的只有兴奋和意犹未尽感。

在这个例子中:

1.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强力干涉孩子的思维,而是放手让他自己随便怎么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2.在做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引导孩子发现错误,对于孩子无法理解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干预;

3.鼓励孩子通过画图的方法来探索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能操作的就要通过操作来探索问题;

4.因为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所以我并没有很急切的要求孩子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是花了一些时间专门来谈这个问题。虽然花了时间,但孩子本身的收获是很大的。他经历了思考、画图、计算、操作、操作结果的图形化以及碰壁的过程。

我因为孩子也是幼升小,所以才来家长帮来学习,不过很沮丧的发现:我也被传染的满是焦虑和急躁,完全没有了以往那种闲庭信步的心态。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我见过很多这种案例,现在轮到自己,发现自己也被这个时代的洪流所裹胁着身不由己。


南京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