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历过伤心,你才明白自己有多坚强!
1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我家俩娃也不例外,她们非常喜欢毛茸茸的小兔子、小猫咪和小小的狗狗。姐姐曾经好几次央求要养一只小狗,都被我无情地拒绝了。
半个多月前,小区家长群里有妈妈免费赠送一只狗狗,并发了图片和视频。 视频中的小狗狗可爱极了,那小眼神瞬间萌翻了我们,俩娃又开始央求要收养这只狗狗。 我脑子一热,就打电话给诺曦爸爸征求他的意见,其实是自己下不了狠心,指望着他来拒绝。谁知他更不济,被俩娃你一声我一声的“爸爸,求求你了”,立马丢盔弃甲地同意了。 半个小时后,这只黄色的小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就到我们家了,全家人都很激动,给它取名叫小秋,因为是秋天来我们家的。 我找出一个储物箱给小秋做睡觉的窝,姐姐捐献出她的旧衣服给小秋“铺床”,妹妹把自己的玩具枪和玩具汽车都放在狗窝里。几天以后,小秋已经听得懂很多话了,比如我出门前对追到门口的它说:你别出来,它就乖乖坐在门里看着我走;每一次门铃响,最先到门口的一定是小秋;每一个人回家,小秋都激动得上蹿下跳,尾巴摇个不停。
小秋在家里,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的同时,也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每天要打扫它的排泄物,要给它喂食喂水,要收拾许多被它搞乱的东西。 换下的鞋子一眨眼就被它叼走,放在矮处的物品,很快就必须去狗窝里寻找。 前不久,妹妹的小手上长了几个小疙瘩,像水痘的样子,很痒。医生验了血也检查不出是什么,听说我们养了小狗后就劝我们别养了,说孩子小,狗狗身上可能有各种不明病菌。 另一方面,姐妹俩虽然喜欢小秋,却害怕它的过度热情,比如小秋咬着妹妹的裤脚,或者抱着姐姐的腿,她们都要大叫求救。妹妹因为怕狗狗追她,常常窝在沙发上不敢下来。
总的来说,她们对于小狗的喜爱,类似叶公好龙:喜欢的是乖乖坐着,可以让人顺毛摸一摸的小狗,而不是活蹦乱跳会搞破坏的小狗。
经过几次“家庭会议”,我们最终决定把小秋送走。
姐姐在情感上肯定是不愿意的,哭着求了我好几次,说保证会快速写作业,腾出时间来照顾小秋,不会麻烦我(下了保证之后的几天,她仍然无法腾出精力照顾小狗)。我已经错误地把小秋领回来了,这次坚决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决不拖泥带水,立即开始寻找小秋的“下家”。
拖延的时间越长,孩子就会越不舍、越痛苦。
2
昨天上午我和妹妹出门散步,认识了一个爱狗的大姐姐,很愿意收留小秋,我们约好傍晚交接。
回家后姐姐得知这个消息,伤心了大半天,写作业也没有心思,好几次都忍不住流眼泪,还把小秋抱到楼上企图阻止我们送出去。 傍晚,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我们开始给小秋收拾“嫁妆”:它的窝、一塑料袋的玩具、狗粮、沐浴露等等。 我抱着小秋,俩孩子各拎一个袋子随行。 把小秋交给那个大姐姐,并向她介绍了狗狗的大致情况后,我拉着俩娃转身就走,我深怕姐姐会反悔,或者当众流泪。回家的路上,姐姐突然说:“我感觉也没有那么难受嘛!” 我拍拍她的肩膀:“等待坏事发生的过程,其实比坏事本身,更让人觉得痛苦和煎熬,对吧?” 她深深地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继续聊天:“你小时候打预防针,常常一到医院就开始哭得惊天动地,等医生真的把针扎进去了,你反倒不哭了,大概发现打针其实没有记忆中那么痛吧。” “是呀,我以为离开小秋,我会难过得想S呢,结果发现也没什么。” 姐姐是一个敏感、善良的孩子,有时需要我适当地推一把,所以我帮她总结一下:以后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你其实比自己以为的更勇敢。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不要害怕去面对,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
3
去年刚放暑假时,我带妹妹在小区玩,遇到一个认识的小姐姐,妹妹和小姐姐一起玩滑梯,很开心。我和小姐姐的奶奶聊天,得知第二天她们就要回老家去过暑假了。
等我们玩好滑梯回家后,妹妹告诉我,那个小姐姐邀请她和她们一起回老家:“我已经答应她了。”快三周岁的妹妹已经知道要遵守承诺了。我跟她解释说她没法跟小姐姐回老家,可是她很坚持,说这是她和小姐姐之间的约定。
我说如果你跟小姐姐回老家,就要和妈妈分开,因为她们没有邀请妈妈。她这才没有再纠缠这个问题。
第二天,妹妹要我还带她去玩滑梯,就算不能跟小姐姐回老家,也希望能遇到她再玩一会儿。最终我们没有等到她,妹妹为此很伤心,她说:“我昨晚都许过愿了,希望能和小姐姐一起玩很多天。”
我告诉她,每一个人都有很多愿望,其中的大部分都不会实现。她问我:“你也有一些愿望没有实现吗?”
是的,孩子,我们的所有愿望中,能有一部分实现,就已经很好了! 体会过愿望无法实现,经历过要求不被满足,你才会逐渐明白生活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这样,你才会感恩那些被满足了的要求,才会珍惜那些实现了的愿望,不强求,更知足!4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一位日本爸爸带着青春期的女儿,去好几个酒吧喝酒,鼓励她喝醉。
第二天告诉孩子:你昨晚一共喝了两杯啤酒和五杯角HIGH,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坏人很多,你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是的,没有喝醉过,就不知道自己酒量有几瓶;没有努力过,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没有伤心过,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明白自己的底线,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了解自己的潜力,才能恰到好处地激励自己;知道自己很坚强,才能勇敢面对不如意。 所以,我们没必要过度保护孩子,为他隔绝一切负面的东西。 鼓励他们笑,也允许他们哭,喜怒哀乐,都是宝贵的体验,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