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小朋友,缺少的是这种思维
孩子想学围棋,平时在家也下得不错,家长就给报了个兴趣班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刚开始的几次课,兴奋、好奇并存,学习起来很有劲头。学了一阵儿之后发现课程越来越难了,一起上课的小朋友有好几个比我下得好,我做不到每次都赢,感觉有困难有压力。
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种会想“不行,我可能不适合学这个,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了,我不想再学了”;
另一种会想“我再试试、我一定可以、我要想想怎么才能赢他”。
我们把第一种称为“固定型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是天生的,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做不到,这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种称为“成长型思维”,这种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努力能改变事情的结果。两种思维下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放弃,一种更加努力。
当然,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是第一种,在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时难免会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是别急着批判,其实不只孩子,多数的成人也会是这样的思维。
不觉得自己属于第二种思维的话就来用5分钟做个手工测试下吧!
多伦多大学的数学教授Ed Barbeau,用一把剪刀将一张普通长方形的纸变成图中的模样,你能琢磨出他是怎么做到的么?切记,只需要一张纸,不可以撕开再拼接。
怎么样?折出来了吗?结果并不重要,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想的才重要。实事求是的投个票吧!
这和上兴趣班上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一样,遇到各种各样挑战时你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你的思维方式。大多数人都会容易气馁,之后放弃。不是我们有多差劲,而是我们没被培养出成长型思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1.改变夸奖方式孩子做得好时,不要用“你真聪明”来夸奖他,这样的孩子会觉得我做的好是因为我有这个智力,他们容易害怕尝试、害怕失败,因为他们的肯定源于他们的“聪明”,而一旦尝试了新的难度就意味着他可能做不到,会失去“聪明”这个光环。挑战自己既得的名誉是件困难的事儿。
用具体的、注重过程和努力的语言肯定他,比如“你做的真好,你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把结果和付出连接起来,让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付出上,孩子会越来越敢于尝试新的高度,并不断努力去征服。
2.换句话表达鼓励孩子用正能量的语言跟自己对话,遇到难题时、想要放弃时、觉得气馁时,换种说法给自己鼓劲儿。
比如:
我做不出来 → 我得想想怎么能做出来
这太难了 → 这个需要我多思考一下
他比我学习好 → 我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失败了 → 下次我一定能行
在网上找到了这张图,可以供家长们借鉴一下,白色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彩色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你的孩子现在遇到困难会经常说些懊恼的话,可以也制作一些这样的中文卡片贴在墙上,鼓励孩子用积极的语言跟自己对话、给自己力量。
3.告诉孩子挑战难题能让他的大脑升级跟孩子说随着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挑战当前遇到的困难,他的大脑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相信这句话对于面对困难就想退缩的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动力。
这可不是欺骗,早就有科学实验证明,人在记忆新的知识和挑战有难度的任务时会促进脑神经细胞发展。
4.小步骤阶梯化不断前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下子给孩子布置个特别高难度的任务来考验孩子,要引导孩子树立个大目标,然后帮助孩子把个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变成一个个的发展阶梯,每天进步一点点地完成它。
学围棋的时候觉得有困难了,那就把攻克这个困难作为自己的目标,想要3天内解决这个困难,我每天需要做什么。有了大目标和每天需要做的努力,不断前进,增强孩子的成功体验、激发孩子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兴趣,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