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师指责“你不配当妈”后,她的做法,我不敢苟同!
欣欣妈曾告诉老师,孩子不参加比赛,因此她在群里提出:“我很早就说了她不参加比赛。”
学校老师先表示组织活动不易,老师很辛苦,然后说:“......不参加比赛就不要跳舞......”
接着双方发生语言冲突,老师指责欣欣妈“你就不配当妈”,“好孩子被你这样的妈带坏了!”
在欣欣妈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中,甚至有“...理你的原因是把你的孩子当人,而不是把你当人...”这样过激的言辞,这让欣欣妈感到非常愤怒。
欣欣妈说,给孩子报名兴趣班的初衷,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否参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况且,即使不参赛,自己也不该受到如此指责。
气不过的欣欣妈把这件事情捅了出来,在《湖北经视》中播出。随后,武汉晚报的记者也找到了这家幼儿园,园方负责人坦言,自己因一时情绪激动才说出不合适的言语。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热烈的反响,网友们简直炸了锅,许多网友都认为“不参加比赛咋就不配当妈了?”指责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当,素质低下,简直不配当老师!
看到这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跟广大网友一致:老师的言论着实过激,素质堪忧。冷静下来,我却对这位妈妈的做法极不赞同。
在这个事件中,妈妈显然是占理的一方,遭受老师的“言语”暴力,内心愤怒难平是一定的。但是她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把这件事曝光的做法,简直比老师还要过激。
妈妈曝光事情的目的,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外界传递自己的委屈,获得认可与同情,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二是希望通过舆论来谴责当事老师,从而达到“报仇”的目的。
目前看来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网友群情激愤,妈妈心理上应该得到极大平衡了。经过记者协商,校方愿意道歉,双方就具体事宜进行协商。
关于老师所在的,是幼儿园还是外面的教育机构,这点各家报道存在差异。在最初的报道里,有孩子所在幼儿园非常具体的名称,整个报道用词也是“幼儿园”、“园方”、“园负责人”等。后面的报道则说“幼儿教育机构”。
我推测是幼儿园的可能性比较大。
妈妈一竿子就把老师给支到电视上去,算把老师得罪彻底了吧?孩子以后还在这所幼儿园吗?还在这个班级吗?
如果妈妈给她转到别的学校,她要怎么跟孩子解释转学的原因?难道说“你们老师骂我了”?
父母们都知道,转学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啊!短期内能否找到合适的学校且不说,光说孩子要重新适应新的老师和同学,就够头疼的了。
这件事从发生到被曝光,时间极短,我估计妈妈并没联系好转学。
那么,如果孩子不转学,要换班级恐怕也不容易吧?如果换不成班级,孩子就还在原来老师的手下。
就算换了班级,新的老师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她们会对孩子指指点点吗?她们会对孩子“小心翼翼”甚至“另眼相看”吗?
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能被集体接纳,在集体里找到归属感,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也许能追朔到动物的本能上:与群体一致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才更安全。
被“另眼相看”、被孤立,对幼小的孩子而言,是一件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事,也许说“致命打击”或“灭顶之灾”都不为过。
可是,整件事情中,孩子有什么错呢?为什么要她来替老师和家长的“战争”买单?
去年末的“北京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刷爆各种圈。我不知道最后那几个当事的孩子怎么样了,是否还在原来的班级,如果在,我真为他们的校园生活担忧,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校园名人”了。
那个被霸凌的孩子,老师和同学们恐怕都避之唯恐不及吧?生怕产生一点儿不愉快,就会一夜之间被出名。那几个欺负他的孩子,估计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吧?
朋友家的儿子,四年级的时候,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中,对老师的讲话插科打诨,被老师当众狠狠打一耳光。
放学后,他脸上的巴掌印让朋友心疼得泪湿眼眶,而孩子当众被打的羞辱,更让朋友几乎暴走,“当时真有拿把刀去找那个老师的冲动。”
可是冲动过后,朋友却冷静地与校方沟通,甚至采用了不那么光明的手段,使得学校和当事老师让步,当众向孩子道歉。朋友没告诉孩子这件事情背后的龌龊较量,她说那都是大人之间的事。
高中同学的女儿品学兼优,按照老师的要求承担起“好带差”的责任,上自习课提醒同桌不要说话,却被老师当众批评,并被罚抄300遍“上自习课不说话”。孩子认为老师处事不公,非常气愤!
当我们在妈妈群里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办时,得到了各种建议,其中不乏向上级告状这样的。
最后,高中同学只是和孩子好好谈心,释放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并转化负能量为学习的动力。
这两位妈妈的做法,让我倾佩。
回到老师指责家长“不配当妈”这件事中来。
老师的言辞过激是毫无疑问的,但她的一些说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她说家长“学校的活动这也不参加,那也不参加...”,比如她让孩子不参加比赛就不要跳舞,理由是“不要影响其他孩子表现的欲望,不要影响整个舞蹈的编排效果。”
在这里不讨论咱们国家和米国的教育理念差异、孩子学习要不要参加比赛这样的大道理,就现实情况来说,孩子参加比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欣欣正在排练的舞蹈是为了参加比赛而专门设计的,那我个人也认为,孩子既然不参赛,还是不要参加排练比较好,否则其他孩子的编排确实没法进行。
至于老师的言辞过激,我想除了这个老师脾气暴躁素质不高外,也不排除和家长话赶话的因素在内,毕竟我们看到的聊天记录,都是欣欣妈单方面提供的截图,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师说的话,妈妈的话只看到两句:“为何会这样你自己很清楚”、“我的孩子比你可强多了”。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妈妈已经很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对老师说出过激的言辞呢?
同时,在欣欣妈提供的信息里,没看到她让孩子不参加比赛的事,是否有与孩子商量过。
我觉得除非孩子主动提出不想参加比赛,否则还是随大流比较好。让孩子学习了排练了,别的同学都参加比赛,只有她不参加,孩子会怎么理解呢?
小小孩都是内归因的,也就是说孩子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世界好是因为我好,世界不好是因为我不好。
如果欣欣认为不参加比赛,是因为自己跳得不好,那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吧。
事后,学校负责人解释:“学校组织活动不容易,家长在群里提出不参加活动,校方担心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家长也不参加。”
这给广大家长提了个醒:有不同意见,请私下与老师沟通!多多理解老师工作的不易,尽量不要在家长群里传递负面信息。
有了孩子,我们就有了软肋。这个软肋是如此的柔软弱小,禁不起风雨。
保护好孩子,是父母的首要任务。排除牵涉民族大义等大是大非问题后,其他一切目标,在这个任务前面,都得让路;我们所受的任何委屈,在这个任务前面,都显得微不足道。
也许我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如果惩罚坏人会伤害到我的孩子,我可能就会选择放过坏人,把这个任务交给警察。
如果“驱逐教师队伍中的不合格者”会伤害到我的孩子,我会果断放弃这个使命,把它悄悄交给校领导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如果我被学校老师指责“不配当妈”,这肯定伤我的面子和自尊,也让我对老师的素质产生怀疑。
一言不发,当作这事没发生过,这么忍气吞声,我做不到。
二话不说就曝光在媒体面前,弄得人尽皆知,这么鱼死网破,我也做不到。
我们的软肋在对方的手上,做事就绝不能随性而为,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努力在忍气吞声和鱼死网破之间,找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