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什么
王阳明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什么
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知”?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什么?
顾东桥和王阳明先生探讨知行合一。顾东桥说:所谓知行并进,不可以分谁先谁后。就是《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功夫,它们是互相存养、互相促进、内外本末一以贯之的道理。然而下手功夫不能没有先后顺序的区分,例如知道食物才吃,知道汤才喝,知道衣服才穿,知道路才去走,没有不先见到事物就先做事的。
阳明先生的答复是:既然说“互相存养、互相促进”,又说下手功夫分先后顺序,岂不是自相矛盾吗?阳明先生的意思是说知行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本来是合一的、一体的,不该有先后顺序次序。阳明先生又说:人必须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才能认识食物,想吃东西的心是意念,就是行动的开始。食物味道的好坏,必须入口吃过后才能知晓。其它知道汤才喝、知道衣服才穿、知道路才去走,同理一样。
原文是: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
顾东桥说:我先知道我面前摆了一盘食物,我才会去吃。
阳明先生说:我要先有吃的念头,然后才会去吃,吃过之后,才知道食物的酸甜苦辣味道。
知行合一
这里可以看出顾东桥跟阳明先生对“知”和“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导致他们对“知行合一”的不同理解和疑问。
顾东桥认为的知是认知事物,如看见食物。行则是吃食物。
阳明先生认为的知首先是意念,或者说是意愿,如想吃东西的意念、意愿,这已经是行动的开始;当吃过食物后,才能知道食物的酸甜苦辣味道,这是第二个层次的知;知行互相存养、互相促进、内外本末一以贯之。
顾东桥代表一般人对“知”的理解就是:对事物的认知。
阳明先生所讲的知包括:对事物的认知,还有依知而行的意念。
这样就容易理解阳明先生说的:“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知道道理,还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才是真知;知道道理,没有依据道理而行动的意念,等于不知。因此,有孝亲之心,即是有孝亲之意,当且仅当有这样的意念和意愿时,才有孝亲的行动,才有孝亲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是有忠君之意,当且仅当有这样的意念和意愿时,才有忠诚的行动,才有忠诚之理。所以心即理,知行合一之教,实出自“心即理”。
徐爱初始对“知”的认识跟顾东桥差不多,所以他说:“现在的人人都知道孝顺父亲、尊敬兄长的道理,但是行为上不能做到,分明是知和行是两码事情。”
徐爱犯了跟顾东桥一样的毛病,认为知仅仅是指对道理、法则、规则的认知,缺少对“意”的认识。道理、法则、规则知道得再多,如果没有依照这些道理、法则、规则行动的意念,则相当于不知道这些道理、法则、规则行动。一个人即使即物穷理,把天底下的所有道理都弄懂了,如果他没有循理而行的意念,没有循理而行的行动,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是缺少行之意,缺少行动的意念,意之本体便是知,所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一个没有学习意愿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可能好;一个没有工作意愿的员工,不可能把工作干好。
这个依知而行、循理而行的意,是阳明先生重点强调的,也就是《大学》“诚意正心”的“意”。
《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至诚如神,不诚无物。这里的“诚”是指“诚意”。
本文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什么敬请参考,关注米粒妈咪课堂收听度阴山教你王阳明心学的俗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