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自学 古琴自学基础入门
任景利教你轻松学古琴古琴自学 古琴自学基础入门
怎样自学古琴,并能够学好呢?相信很多业余学琴者都存在这样的疑问。今天,米粒妈咪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琴友共同的体会:琴自学基础入门知识,希望对在学习古琴的时候有所帮助!
1、业余学琴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可急于求成或忽冷忽热。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滴水穿石。
2、多渠道地吸收有助学习的信息,尽量收集有助学习的一切资料,包括教材、专辑、视频、演奏会等渠道,用心观摩学习。例如电视上有时候播放古琴曲目,从中哪怕学到一个指法,或明白某个地方是怎样弹的,就有了收益。
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包括学琴者和其他音乐人、非音乐人。他们或者能教你弹琴,或者能教你音乐理论,或者能给你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建议,这些都是学琴不可缺少的。
3、多琢磨、思考,讲究学习方法:
见缝插针地学习:做家务时可以听自己正在学习的琴曲;睡觉前可以进行冥想(把乐曲的旋律或弹奏过程冥想一遍);开会(那种谋财害命的会)时可以做指操(离琴的指法练习)等等。把目标分成逐小块进行解决:例如学习一首琴曲,先看看是否有把握拿得下来?然后先把它的旋律听熟,分段(甚至分句)进行学习。把月目标分成周目标、日目标,逐个完成。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听:弹奏过程就是一种提高。让亲戚朋友来听自己弹奏,一方面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作为听众,他们往往最容易发现不足。灵活地学习:守规矩,但也不要太受规矩的束缚。每个指法都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并视曲子的需要、个人掌握的熟练程度进行处理。充分领会乐曲意境:例如琴曲《梅花三弄》。乐曲描绘梅花傲雪孤高,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演奏中揉、按、放、和,古朴典雅为其骨。还可以调动其他因素来帮助自己理解,如关于梅花的国画、书籍、摄影、舞蹈;唐诗中的咏梅诗等等。提高自己的乐感:乐感不是短时间内能一步到位的,要靠平时多练习。例如自己多动手进行古琴的调音;多唱谱、记谱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俗话说:“功夫在琴外”。文学、绘画、历史、个人阅历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乐曲的理解、弹奏风格产生影响。
4、补充乐理知识:
业余学琴较易忽略的就是乐理的学习。不一定要学得很深,但起码要懂得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满足学琴的需要。例如音符的时值概念,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区别等等具体问题;还有琴的转调,转来转去容易让人糊涂,如果掌握乐理知识,知道调性之间的关系,就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5、避开一些学习的误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基础没打好就急于学琴曲,越学越难,越学越没兴趣。忽视左手吟、揉、绰、注等细微指法的练习:造成左手技法单调或弹奏起来没有感情,没有韵味。忽略右手指法练习:学习琴曲后就忽略了对右手的指法练习。右手力度、弹性不足,颗粒性不强,出音不是生硬就是含混。翘首弄姿,本末倒置:盲目模仿古筝演奏的形体动作,弹奏时表情、形体动作过于造作夸张,和乐曲极不协调。本来,表情、形体动作是弹奏时感情和乐曲高度交融后的产物,是自然流露的结果,很多初学者还没做到“寓情于曲”,倒先学会了翘首弄姿。至于那些十几、几十人的合奏,动作一模一样,象是军训过似的,更不必说。“杂菜煲”:初学者最好从某个古琴流派扎扎实实学起,等到根基扎牢,再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不要东抓一把,西刨一下(无目的、无系统)。能成“佛跳墙”则好,否则则成“杂菜煲”。 二电脑小白和手机小白加古琴小白,网上虽有很多自学的音视频图文资料,但是搜不全,而且不知道哪些是最好的又最适合自己的?
对应方法:先要学会网络搜索技巧,搜索技巧分为搜索范围和搜索关键词。
三看绘图书学手势,这种方法最不提倡,古代没有照相机,也没有视频,所以除了师父当面教学,就只有通过看书学习,但现代人若还如此模仿,那就失策了。
对应方法:基础知识(比如减字谱识别)以看书为主,手势动作以模仿视频为主。
四学错了(含理论知识和手势动作)不能及时发现或一直发现不了,导致错误的手势和动作养成习惯以后难以纠正,以及浪费时间经常走回头路,和基础不扎实感觉越学越难,越弹越难听。
对应方法:集中精神仔细看和模仿视频,模仿和练习时在对面放一面A4纸大小的镜子,自己多录视频并和名家视频对照,在古琴吧发视频贴请教,若有当地的琴友,平时多聚聚相互指点切磋。
五以为网上的名家视频讲的够全够仔细了,自学完全够用了,所以看视频模仿时自以为学全了,就不再自已深入琢磨学习,而事实上,名家视频在很多地方均只讲了个初步,比如很多自学者都有弹奏时经常找不到弦(摸错弦)的经历,这就是右手八法中的变化运用和扶弦规律没学好,而这方面的知识,名家视频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视频讲解,而是需要自学者在学曲的过程中逐步的自已去归纳和总结;又比如很多自学者学到后来越来越发觉自己弹的曲子和名家弹的曲子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原因就是很多技巧只学了个外形,而未得其精髓。
对应方法:首先要认识到每一位名家的教学视频都是有所保留的,不过好在每一位名家所保留的内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自学者可以通过多看几位名家视频,相互比较,互相补充,自已也要善于总结,在练习中多问为什么,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想明白这些原因才能真正灵活的掌握技巧的核心。
六对于学习曲目的选择,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很多自学的琴友一上手就学改编的流行曲,理由是不喜欢的曲子学起来没兴趣,却不知这正是学不好古琴的原因之一,因为传统的学习曲目顺序是按照技巧的练习难度安排的,而一上手就是改编的流行曲,往往会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形成拔苗助长的局面。
对应方法:按传统教学曲目的顺序,按步就班学习。
七先把曲子顺下来,再慢慢的改节奏和音准以及其他技巧要求,久而久之,自学者就以为这就是正常的学习方式,却不知这是初学者的过渡方法,不得已而为之,若这个习惯长久不改,后果是容易失去对曲子旋律的感知力。
对应方法:随着学曲进度的推移,要逐步抛弃这种过渡的方法,以后顺曲子时,每学会一句,就要做到一步到位,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视觉记忆和旋律记忆。
八吟学习的时间过晚,很多自学的琴友都学到鸥鹭忘机了,甚至学到流水,却依然没有学吟,而之所以不学吟,除了没有详细的教学视频外,自学者本身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吟只是在曲子的弹奏中叠加上去的一个动作,只要以后学会了再加上去不迟,却不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加了吟以后,很多配套的技巧都要作相应的参数调整,而一旦没有吟的状态形成了长久的肌肉记忆,以后想改就很不容易。
对应方法:关于何时能学吟,众说纷纭,参考的建议是,节奏过关,音准过关,左手基本放松(若不放松就吟不起来或吟起来动作会很僵硬,吟的效果很不自然)。
欢迎大家来到米粒妈咪课堂学习与古琴自学相关的内容,更多精品内请关注米粒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