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小鲜肉这样带娃,看哭多少妈妈?孩子难带,都是因为他们受过这样的伤害
作者|锵锵匠
《放开我北鼻》第二季在腾讯视频上线两集,林更新、于小彤、易烊千玺三位人气爆棚的小鲜肉担起带娃大任,首集播放量短短几天就已破亿。
猜得出,这些播放量的贡献者,除了小鲜肉们的亲妈粉,大概就是像我这样的亲妈。但只看了一期,我这个亲妈就看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两岁半男孩的妈妈,我没法只用一个普通观众的娱乐心态去看节目。几位小鲜肉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让像我一样的很多妈妈都感到震惊、难过、愤怒和深深的悲哀。
哄骗+羞辱,开启恶魔带娃模式
三位小鲜肉,为我们实力演绎了三种不同的带娃模式。其中,林更新和于小彤成功使用哄骗+羞辱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恶魔带娃之旅。
在林更新那里,孩子是可以随意哄骗糊弄的,跟小葱花一见面,就送上一句“你妈不要你了”,直接击中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安全感建设。
面对小葱花委屈的眼泪和找妈妈的请求,随口回答“你妈妈在车里呢”,“好啊,我带你去找妈妈”,把孩子对自己的信任玩弄于股掌之上,并且一次次使用这个伎俩,直到小葱花从失望到绝望,整个人都没有了一开始的精气神儿。
这种“你妈不要你啦”的二逼玩笑和“你妈一会儿就来”的随意糊弄,一直占据育儿恶评榜首位,被各位亲爹妈深深痛恨。
从最亲密的人那里获得的安全、满足和无条件信任,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各位属熊的围观群众请不要再随意践踏孩子最重要的需求了好吗?
也许有人会把林更新的哄骗糊弄说成是不负责任的玩笑,那么于小彤对待孩子的态度,就真的是让人无语了。
于小彤的教育理念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男孩不许哭”,哄没用,严厉才有效。他对自己的“严父”身份颇为满意,打着“严格要求”的幌子,用噗噗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羞辱式教育课。
先是毫无尊重的语言暴力。铺床时,噗噗躺在床上,于小彤说——
并且,他对别的孩子模仿自己“训斥”噗噗毫无异议。
接着是鄙视。当节目组让噗噗发动扭蛋机,于小彤和林更新竟然当着噗噗的面吐槽孩子——
这时候,噗噗已经有些在意,明显闷闷不乐了。
后来竟发展成责骂和体罚。噗噗吃饭时出来晚了,没有椅子坐,绕着桌子转了两圈说了至少三遍“我要小椅子” 但是没人理,他委屈地哭了。
此时节目组打出的字幕是“起床气”、“我真的饿了”、“我没有小椅子了”,把这三条作为噗噗哭泣的理由。然而,当妈的都明白,孩子明明就是因为有需求却得不到关注和回应,再加上心里已经积累了一些负面情绪,自然而然就用哭来宣泄了。
于小彤却做出了让人感到万分惊讶的反应。他没有帮噗噗找椅子,也没有安慰他,而是突然发飙,推着噗噗往外走,“别吃了,去罚站”。因为噗噗触碰了他树立的“男孩不许哭”的原则。
这段夹杂着于小彤的训斥和噗噗哭声的对话里,于小彤一直在强调一件事:哭是很丢人的,是让人瞧不起的,不想罚站就别哭。
可怜的噗噗简直被吓傻了,一边哭一边说自己“不哭了”、“不该哭”。
而饭后,噗噗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努力消化着自己的情绪,可是想着想着,忍不住又哭了……
这一段真是看得很心酸。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处理负面情绪,哭是孩子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他们宣泄情绪的最正常方式。从功能上来讲,哭和笑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孩子真实情感的流露。
而我们身边却不知有多少人,爱看孩子笑,讨厌孩子哭,在孩子哭闹时软硬兼施,千方百计,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制止孩子哭。
没错,是“制止”,而不是接纳和允许。
可负面情绪也是情感的一种,为什么不容许它存在?为什么一定要否定、压抑它?所谓接纳和允许,不过是承认孩子情感的真实性。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人都是在“不接纳”的环境中长大的,“不接纳”根植于人们意识深处,大家都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东西”。
想想我们小时候,当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人却横眉怒目呵斥我们“不准哭”时,那种咬着牙把泪水吞进肚里的感觉,是多么伤心无助?如果当时我们能有一个宽大的臂膀来依靠,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来保护,那种被接纳和被理解的力量应该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勇气吧?
孩子的理性分析能力还很薄弱,当负面情绪总是被否定、被制止,他们会产生自我怀疑:为什么我常常有这些“不好的东西”?是不是我有问题?这种自我怀疑,将会潜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影响孩子漫长的一生。
最揪心的是,就在噗噗为了消化情绪而悄悄哭泣时,于小彤突然出现,再次发飙,当众用“丢人”来怼噗噗——
噗噗试图解释自己为什么哭,但年幼的他真的还讲不清自己的情绪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于小彤继续“严厉家长”作风——
小小的噗噗,在大哥哥手下拼命挣扎,为了不被赶出去,甚至自愿罚站——
最新0-3岁、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家庭共学、个人成长、健康养生等
世界领先教育理念在线课程
尽在"米粒妈咪课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