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者林森浩 缺乏最基本的人格教育

144
作者 龍龍Joy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06 09:32 字数 13232 阅读 995评论 0
提升人际关系的心理学课

林森浩:“伤害别人身体不是我的底线”

复旦恶性投毒事件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上海市市检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森浩的公诉已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此案于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复旦投毒案”于2019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林森浩到底为什么要伤害黄洋?他最缺乏的其实是基本的人格教育

  对此央视进行了采访,先来看采访中林森浩的一段重要剖析——“伤害别人身体不是我的底线”。

  林森浩到底为什么要伤害黄洋,说法不一。但是不管是嫉妒还是一些室友之间的小矛盾,甚至是林森浩在别的地方受了“气”迁怒于人黄洋,这些都不足以让一个人投毒。一直有人在追问,得有多大仇恨他才投毒?他自己在采访中有一段很关键的自我剖析——

  “不计后果,就是伤害别人身体这种行为,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就那段时间来说,本来应该每个人做事都有一个底线,你不应该这么做。”

  采访完林森浩,央视记者董倩的感受就是,“他是在用这样一种非常冷静的口气在诉说这个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或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或者就是发生在他身上,他也是在进行一个实验,而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没有底线,缺乏是非观念,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犯罪诱因

  所谓的底线,其实就是指是非对错,明白类似于伤害别人身体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更不用说投剧毒。这甚至连美德都算不上,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原则。

  林森浩虽然是个二十好几的成年人,但是一直处于象牙塔中,心智缺乏成长。许多成年恶性犯罪者,要追究动因,也能追究到儿童、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心理学认为,童年的经历对于长大后的行为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往往价值观扭曲,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这样的追究是有意义的。剑桥大学犯罪研究所曾经花了10年的时间追踪了超过700名未成年人。公布的第一份报告(关于12到16岁未成年人)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是自身个性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合结果。而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未成年人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是非观——是非观强的人服从法律,自控能力也比一般孩子好很多。总之,这些少年儿童洁身自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畏惧怕事,而是他们有很强的是非观,绝不迈出犯错之步。而这样的良好品质也对将来起到很大作用。

没有底线,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教对人格的教育缺失要负很大的责任

  在犯罪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剑桥-萨莫维尔研究(Cambridge-Somerville Study),结果显示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管教,是45岁之前实施暴力与财产犯罪最好的预测因素。《牛津犯罪学指南》中专门谈到了什么样的父母管教才是合格的,它需要的是连续的一致的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例如不能今天孩子做错了事暴打一顿,明天又放纵孩子去砸别人玻璃。如果父母管教的方式都是混乱的,孩子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是非曲直呢?

  而事实上,这其中关系最大的还是“父教”,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父教的确实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般而言是有区别的,父亲较多地承担起了立规矩、树底线的职责。

  而林森浩的采访也说,小时候没有被反复地灌输底线观念。

么么阅读:爸爸的爱 爸爸的教育

     家有男孩 父亲千万别缺席

实践的人格教育不是照本宣科的思想品德课

  童年没有得到良好的父母教育的人有很多,但是许多人都不会走向犯罪乃至是恶性犯罪之路。学校、社区,特别是前者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一个社会的氛围是“关心物质超过关心人”的时候,那么,作为“一方净土”的学校,就应该有更多的道德、人格教育的设置了。可是,人格教育不是一节节的思想品德课,又或者是背标准答案。孩子们发现课堂中讲的是一套,生活中自己看到的是另一套的时候,价值观就更加分裂了。别说是孩子们,柏拉图的《美诺篇》中就有一个著名的苏格拉底千年之问——美德能教吗?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德,有哪些标准?这个问题哲学家也争论不休。但是,一些人类社会基本的是非道德观,例如不伤害别人这样的最低要求还是可以确定的。而更高级层面上的一些共识也是有的,台湾的天下杂志在多年前做过一个对学生家长、教育从业者的全方位调查,结果发现,大家一致认为中学生品格与道德教育是最需要培养的,内容则是自律精神、同理心、挫折忍受力、诚信、独立思考、自信和勇敢等。

  著名教育学家诺丁斯(Nel Noddings)就提出来,靠着实践是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共识的道德要求的。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的情境做调整。所以需要的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让孩子参加学校的种植和饲养活动这样的情境教育,这都能够增加孩子的责任感。

  此外,如果说家庭教育更侧重于造就一个个道德的个体的话,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更重要的功能是,构建一个支持良好道德的氛围。否则,孩子过了一定年龄后,家长的作用远不如同龄人和社会来得大了,如果本来家庭教育就有问题,一受到影响后果就很严重。

如何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虽然实践的人格教育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思想品德课,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却是学生的人格教育。很多事实证明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在人格教育观念上显得很薄弱。可以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便存在着这个弊病。

  一般说来人格教育常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它与人的先天性并无多大关联,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才形成的,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专家认为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

  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青少年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

  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因此,在心理倾向上,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同时,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教育孩子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

  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青少年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消除他们的对抗习性。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他们的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他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这虽然显得有点高调,但它确是人格教育的最高目标。)

  那么家长们(可推广之全体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呢?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第二,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教育的内容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他们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

  第三,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家长们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孩子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

  第四,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孩子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通过一定的事例使他们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第五,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

  可以说自古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而且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优良传统。可现在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导致他们在自身素质的养成上多多少少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必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这项工作的开展的重担无疑又压在了我们诸位家长的身上,尤其是父爱要首当其冲,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因此,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