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博物馆

144
作者 晨曦小草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9 10:17 字数 2618 阅读 1228评论 0

2600年前,西湖形成,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成水湖。而它是怎么从一个小小的淡水湖逐步转化为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的呢?这个问难倒了我这个杭州人。我去问了妈妈,妈妈也回答不上来,“不过,不用怕!我们有最好的老师——西湖博物馆,能帮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妈妈说。说走就走,我和妈妈立马出发向博物馆前进。

参观完西湖博物馆后,我的心中渐渐浮出了答案“天时,地利,人和。”西湖远离中原战乱地理位置,在经济、政治等文化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这是所谓的“天时”;山清水秀,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如龙井茶文化、隐逸文化、忠孝文化等,它还是宗教圣地这就是“地利”;最重要的“人和”,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位历史人物的努力:882年,唐代著名大文豪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唐代疏浚西湖的大功臣就是他,他还以挖出来的湖泥筑了一条长堤,用以拦蓄湖水,不仅利于农田灌溉,而且美化了西湖景观,在西湖景观设计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将湖上原有的孤山与断桥之间的白沙堤改名为白公堤。到了唐末五代,公元10世纪,吴越王钱缪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他认为“无水即无民”,设“撩湖兵”千人专事浚湖,为疏浚西湖的最早专职人员,经过五代君主的勤勉治理,逐渐成为江南繁荣昌盛之地。吴越国历代君主笃信佛教,在西湖周边大兴佛寺、建宝塔、开石窟,使西湖被誉为10世纪中国佛教发展最繁荣的圣地,被誉为“东南佛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浓厚的信仰传统。1090年,宋朝大诗人苏轼任杭州太守,对西湖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疏浚,并利用浚挖的葑泥在西湖西部水域修筑了一条连接南北湖的长堤,堤上建六桥,遍植桃树、柳树,后世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到了清代两位皇帝因为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和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的偏爱和多次临章,使西湖的景色之美,被全国乃至国外,广为流传,把西湖秀美的知名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西湖博物馆,谢谢你!经过参观,我才能这么详细的了解西湖文化。我更为西湖之美丽感到自豪。

来源:米粒妈妈网 作者:韩笑非 编辑:胡晨曦

周记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