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追 ——读《目送》有感
不必追
——读《目送》有感
塘栖二中807徐蕴仪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到这段话时,眼泪顿时噙满了眼眶,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其实我从来不是一个爱流眼泪的人,但不得不承认,不管处于青春期的我再怎么倔强,再怎么不愿提及,父母和亲情,永远是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那时的我还很小,小到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的年龄。我们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每到睡觉前,我便会躺在爸爸身上看电视。我总是爱踩爸爸的肚皮,有时一不小心就扑倒在床上,然后便开始咯咯傻笑,爸爸也跟着笑起来。温暖的笑声盖过了电视机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房间。
但是,类似于这样的记忆,不管我再怎么努力在脑海里搜寻,真的就仅此而已。
曾经听妈妈说,在我刚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我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到快开学时,他们便到外婆家来接我。爸爸走在前,妈妈走在后。我早早就等在门口,远远地看到他们来时,我高兴地跑上前去,嘴里喊着“妈——妈——”,直接绕过了走在前面的爸爸,跑向妈妈,一把抱住了她。这样的举动使走在前面的爸爸十分尴尬。
路边的水杉不知什么时候长成了直插云霄的参天模样,丝毫看不到过度。就像我与父亲的关系一样。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我们的距离被拉开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我逐渐有了自己的朋友、同学,有了新的生活圈子,有了不想和父母说的事。我们吵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再后来,我们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我开始产生了抵触心理,抵触他们的唠叨,抵触他们的关心,抵触他们的批评。
我不记得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多久,但我想一定很长,以至于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成了一个冷漠寡言、不苟言笑的人。
同样地,我也忘了,这样的印象不知什么时候就硬生生的发生了改变。
有那么一段时间,每个星期五的晚饭过后,父亲都会送我去老师家学古筝。每次我到达老师家时,天都已经完全黑了。老师的家在四楼,但是一二两楼楼道的灯是坏的,以至于我每次摸黑上去时都会感到很害怕。一次,当我好不容易爬到三楼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我从楼道转角的窗户往下望了一眼,发现父亲的车还停在下面,车灯还亮着。我也没多想,转头就继续走。从那以后,每次我从三楼的窗户往下望时,总是看到父亲停在下面的车和那亮着的车灯。
后来从母亲嘴里知道,当三楼和四楼的灯如期亮起时,父亲才知道我已安全到达老师家。这时候,他的车才会开走。
而这些,是我远远无法想到的。
也许一直以来,我都留给父母这样的一个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但亲爱的爸爸妈妈,从此以后,我会把背影后那期盼和不舍的目光,收下。
目送你们如何目送着我。
来源:米粒妈妈网作者:徐蕴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