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记下城区幼儿园90学分培训活动

144
作者 苛嗳小石头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8 11:06 字数 4914 阅读 950评论 0

2019年5月23日,下城区90学分培训的姐妹们在杭州市新华实验幼托园举行“有效观察与解读儿童的行为”的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是“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由新华实验幼托园张琰老师主持。

23日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但这并不影响渴望学习的老师们。新华幼也努力克服天气带来的游戏活动限制——前期自主游戏的活动场景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在新华幼柳二园区的各个班级中孩子们有的在开展区角游戏、有的在开展室内小游戏、还有的在进行挑战小空间体育游戏。

研修活动在新华幼易小真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铺草坪》中拉开了帷幕,该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易老师通过铺草坪的游戏让幼儿直观的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守恒。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比较、观察、分析中使用铺草皮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环节上层层递进,最终达成教育目标。活动中孩子们大胆猜测,并与同伴协商、合作完成活动内容,体验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新华幼中三班的倪倩老师在培训活动中和大家分享了生成主题 “《神秘花园》的实施案例”,倪倩老师以照片的形式让大家直观地看到生成主题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本《彩虹色的花》激发了中班孩子的兴趣,在老师眼里,从《彩虹色的花》绘本中感受到的是爱、梦幻、阳光、生命......而在孩子们眼里,并非如此,他们感受到的是色彩、动物和花。老师们观察、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点,跟随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富有生机、富有幻想的“神秘花园”,在神秘花园里以“哪里有花园?”、“花园里有什么?”拓展开了各类丰富的活动,创设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神秘花园”,让孩子们与自然交融,在最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获得发展。

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以幼儿兴趣为导向;以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为导向,更是以目标的确定为导向,让孩子们成为主题的主人,始终牵引着主题逐步开展!在开展主题中,以绘本开启主题;以环境推动主题;以日常活动贯穿主题;以游戏促进主题;以教学活动深化主题;以家园合作强化主题。在这过程中充分把握好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展开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就把握好师幼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幼儿先行,教师在后,教师严把主题关卡,一步步将主题升华,逐渐推入高潮。主题还在进行中,师幼还将继续走进花园,去发现、去挖掘更多鲜活的、有生命的、有价值的活动,那“神秘花园”一直保持着它的神秘。

而后,新华幼的戴凌洁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城里来了大恐龙”生成的自主性游戏的案例。从戴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感受到以下几点:

1、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

通过观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幼儿在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快乐。快乐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主带来的快乐,幼儿的游戏空间大了,材料和玩伴可自主选择、游戏路径可自主决定;另一方面是合作探究带来的快乐,好奇、有问题、积极思考、有想法、有办法,孩子能像个科学家似的,和伙伴们一起带着问题去研究。

2、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在逐步转变

(1)跟随孩子的节奏开展游戏和学习

在自主性区域游戏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体会如何放“慢”节奏。跟随孩子游戏和学习的脚步,特别是儿童经验建构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遵循从感知到探究再到表现的学习路径,明确幼儿经验建构需要时间和一定的累积,让孩子的游戏和学习更加从容。

(2)静下心来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在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学会捕捉学习点是前提;分析孩子的学习过程、梳理关键经验是基础。这种前提和基础既有利于推进主题活动的进行有可以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生成更多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幼儿的学习体现自主性。

(3)有效梳理游戏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这种学习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这种学习主要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它的教育功能。主题背景下的自主性区域游戏,将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完成自主的学习。

杭州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