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

144
作者 女孩最可爱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5 10:10 字数 2197 阅读 1004评论 0
(同步课)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于都三中初二:丁飞

初中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