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期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144
作者 raining喝稀饭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1 10:36 字数 3144 阅读 1290评论 0
早期教育

一些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家长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的知识不管怎么教孩子也学不会。是自己的孩子太笨吗?还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得要领?其实,家长没有必要为此忧虑。孩子知识技能的增长不仅仅是教育的结果,它还需要儿童自身心理的自然发展。教育不是万能的,不到一定的时候,有些知识技能孩子确实学不会。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实验。他在实验中训练一对双生子学习攀登一种梯子。双生子A是从46周开始训练,双生子B是从53周开始训练。A尽管先开始训练,但在46-53周之间进展缓慢,而B从53周后很快就赶上了A的水平。

格塞尔的实验说明: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而然成熟的过程,教育不能改变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在儿童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发展有所加快。而在时机未到的时候,教得再多作用也不大。

那么,在什么时候把某种知识技能教给孩子合适呢?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指出,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同一时期有两种水平,水平1是儿童不借助外力自己已经能够达到的,水平2是在外界帮助(也就是教育)之下能达到的,而两种水平间的区域叫做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代表了儿童通过教学可能发掘出的潜力。在此区域内的知识技能孩子才能学会。

最近发展区也是一个动态的区域,它随着儿童的成长也一步步地推进,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对孩子“跳一跳,够得着”的方面给予教育指导;而对孩子怎么跳也够不着的方面就不要心急,应该耐心等待,让孩子准备,到孩子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做好了准备时,再教不迟。而想通过教育跨越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只能是拔苗助长。

我有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费劲心思地去教苗苗唱儿歌,可是他表现得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笑咪咪的听你唱,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可是我发现苗苗观察能力特别强,院里有一位老太太拄着拐仗,驮背走路,苗苗看到了,回家后我们偶尔说起老奶奶,苗苗就学着老奶奶的样子走路,而且学得惟妙惟肖。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先天的兴趣与爱好。有些事情也不可以强求的。

我常常羡慕比雨儿小的孩子,可以在没有出身就有很多关心他的朋友,可以享受更多的科学教育方式,这种感受在来摇篮以后更加强烈。

当初,我只是懵里懵懂做了母亲,遇到问题时才急忙请教朋友、同事、医生和老师,和这里的大部分父母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篇文章,又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对雨儿来说,已经进入到正常的小学生涯了,早期教育阶段似乎已经结束了,如果早点知道这些文章该多好!

西安小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