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名校的思考

144
作者 瑾萱麻麻0503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1 10:27 字数 9082 阅读 1486评论 0
高考志愿填报决胜课
名校,幼升小,幼升小网

关于上名校的思考

最近,看了《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幼升小”择校的文章,深感当今小孩子及其父母之艰辛,为上名校,大把地折腾钱、折腾父母已不足挂齿,只是反复地折腾幼小的孩子不能不令人心酸。尤其是看到文中提到有一位母亲问女儿:“你最想做什么?”孩子说:“最想快点长成大人,做小孩儿太没意思了”。我的眼睛湿润了。

如今上名校已成为一种风气,是社会的一种病,持续高烧且持续亢奋。家长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为使孩子成为精英之才、栋梁之才创造可能创造的条件。其实,关于上名校,我个人有一点点粗浅的思考,希望对年轻的父母们有一些参考的意义。

1978年年初,西安市确立了第一批重点中学,共四所。分别是市一中、市二十中(现西安高级中学)、市八十五中(现陕师大附中),市九十中(现西安中学)。当年7月,我以全考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市九十中。六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北大学历史系。不谦虚地说,也算是个名校生吧。回顾自己接受学校教育的经历,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细细想来,上名校具有这样一些优势。

一是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毫无疑问,名校无论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手段、生源和学习环境上都具有其他学校不具有的优势。且不说现在,就拿30年前的西安中学来说,其综合实力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都是首屈一指的。那时,西安市内有些中学门窗的玻璃都不齐全,更别说有实验室了。而西安中学不仅每个教室配有吊扇,每班都有一台电视机(14吋,后来因为安全的原因收回学校统一管理了),而且有一栋实验楼。记着当时上生物课解剖青蛙,我们两人有一台显微镜,每人可以解剖一只青蛙,而在普通中学却是全班解剖一只青蛙,50多人轮着看一台显微镜。仅此一项,你就可以看出彼此的差距了。

二是享受优良的教学氛围。上世纪80年代,正是经济领域内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和中西方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国内综合类重点大学的西大,不仅具有百年名校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更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教学理念。系与系之间、师生之间广泛交流,辩论,校园内各类社团林立,经常邀请名家举办东西方文化、思潮的讲座和各类学术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如何吸收众家之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机会和平台。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学习、思辨、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当时,学校每周有一个校长开放日,学生和校长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就业分配等方方面面,校长和学生平等对话,有时对话是平和的,有时也会很尖锐,但是无论怎样,校长都一如既往地平和、和蔼,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就像父亲一样,了解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交流和沟通,培养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意识和理性诉求并解决问题的态度,现在想来,着实受益匪浅。

三是拥有优质的人脉资源。大凡能上名校的学生,不是天资聪颖,就是勤奋有加,或者二者兼备;这些学生大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西安中学和西北大学求学的经历使我深有感触:西中六年、西大四年,应该是我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光,我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那么多优秀的同学、那么多交谈甚欢、心有灵犀的伙伴。离开学校以后,我们分布在祖国各地、世界各地,有许多同学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卓有建树,有的成了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些不仅让我们为彼此感到自豪,而且每当有谁遇到困难,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中的,大家真诚交流、切磋,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一路鼓励着,提携着一直向前、向上,不断创造着优异、再优异的成绩,这些都是我们享用一生的资源和财富。

四是拥有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名校,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的学校。在这样的中学学习,会令他人刮目相看,投来的多是赞许、羡慕的眼光,即使犯一点点小的错误,也会得到理解和谅解,这种精神上的按摩,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其带来的好处自不言而喻。名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上的优势也是众所周知的。君不见林林总总的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均打出了非“211”、“985”不予考虑的招牌。记着当年在西大上学时,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一次,有个男同学在西门十字骑自行车带人并闯红灯,被交警抓住。当听说是西北大学的学生时,交警就批评教育了一番了事。看来名校的“天之骄子”还真不是盖的,呵呵!

但是,每一个孩子在享受上名校的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许多因上名校而带来的问题。

一是社会环境认知的偏差。因为长期与品行优良的同学相处,人的层次单一,名校毕业的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从而在走出校门后,对环境、对人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以为自己能够明白的道理、理解的事物,他人也会同样明白、同样理解。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将自我的道德标准、工作标准、行为标准和社会价值观等同于他人。不是标准过高,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不到人和事物的多维性。如果工作的环境与在校时相差不大,情况会好一些。假如在一个环境差异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由于对方在诸多方面,包括日常基本行为准则上与名校生存在的反差等,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说到这里,我颇能理解厦门大学女博士发出的“死也不去基层”的呼喊,我想她不去基层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吃得差、住的差”,更多的是社会价值观上的悬殊落差,那种鸡同鸭讲的囧境,恐怕是她最不能忍受的吧。

二是名校生容易形成人格分裂。能考到名校的学生,都在他曾经的学校数一数二。但是到了名校,高手云集,你可能继续保持以往的领先,也可能风光不再,屈居中游,还有可能排名靠后,甚至垫底。这时,对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内心足够强大,就会坚持不懈,内心怯弱,则会自我放弃。一方面在外人眼里是名校生,是高材生;另一方面在同学和老师眼里,是中等生、甚至是差生。两种评价交织,使得学生时而自负、时而自卑,常常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我是谁。有的在学校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不仅仅会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而且会逐渐的不自信,误以为自己愚笨、木讷、一事无成。这种在校时形成的自卑心理,在工作以后的较长时期内都难以消除。

三是社会关注和期望带来的压力较大。由于是名校生,所以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会给予了更高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名校生不断进取的积极动力,但也会给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记着我上高三时,母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是西安中学的学生,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啊,否则你再复读都没地方去呀!我的压力暂且不说,母亲的压力可见一斑。社会不仅关注名校生高考,对于名校生就业也同样关心,否则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去卖猪肉,也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社会对于名校生的期望也不同于普通学生,要求的标准也会更高。我曾就职于一家报社,报社对记者实行末位淘汰制,每月会根据记者采写稿件的得分进行排名,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三名者将被淘汰。具有戏剧性的是,三个月后排名后三名的记者中竟然有两名都是名校生,一个是北大中文系的,另一个是人大新闻系的。后来我看了这两人的稿件,从质量上看,和其他人差别不大,但就因为是名校生,标准就莫名地提高了!在众人眼里,你是名校生,你就应该比别人做得好,和别人做的一样,你就是不对、不行,这是什么逻辑啊!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那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多数人只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少数人关心我飞得累不累”。我想所有的家长,你如果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你如果真正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和祖国的未来,那么请关心一下我们的孩子到底飞得累不累!

幼升小网
西安小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