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的艰辛历程
今年四五月份,是2009年小升初的收官时刻,虽然目前北京市小升初的政策还未出台,但部分初中校却早已开始“小升初”咨询、收小升初简历、变相测试。记者了解到,很多学校已经公开或半公开接收孩子简历,有的学校网站已公布小升初招生简章;有的学校关于小升初的咨询会事宜也已公布;有的学校今年招生很新颖,采取短信报名的方式,家长要先打电话到该学校招生办,招生办会给一个手机号码,然后把孩子和家长的小升初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过去。等教委的政策出台之后,确定小升初考试后会及时通知家长。
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消息,如同风浪前的暗流,一波接一波地推动着家长们。“只有让孩子多报班,多参加比赛、考试,出好成绩,才是抓住机会的惟一出路。”家长的急切心情与让孩子上“重点校”的渴望并没有随着小升初政策的逐年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无论小升初政策如何调整,家长们仍是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帮助孩子积累着上“重点校”的资本。
据了解,几年前,教育专家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北京市教委出台规定取消小升初入学考试,通过电脑直接派位,来决定孩子上哪个初中。此政策一出台,北京市掀起一股小学生奥数热,因为“重点校”将通过孩子的奥数成绩来选择自己的生源。全民学奥数的热情被激发,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奥数培训班。“当时孩子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反而更重了,家长们的负担也同时加重了。”一位家长对记者说。
而在教育专家反复呼吁减负的情况下,北京市教委又出台政策取消迎春杯考试,取消教委举办的奥数班。各个奥数班纷纷转向民办,随着学奥数孩子数量的增加,“重点校”又转而侧重看英语成绩了,各种考证班、培训班迅速扩张。
2007年,北京市严格禁止小升初跨区招生。于是,一所好中学边上的平房可能很快就被炒成天价,因为入学要求孩子户口所在地的居住时间要达到几年以上,所以更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为小升初做准备。
随后,名校办民校、共建校现象出现,推荐优秀小学毕业生进入优质中学,在全区大派位之前,先对优秀学生进行“小派位”的“推优”办法施行。
不论北京政策怎样改变,几年来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家长为小升初择校给孩子报班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