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独家释读:教改又要有大变故,北京教委要把事情做“绝”了
「学霸养成记」50本必读书单:通关考试、综合提升、理解生活
昨天,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透露:新一轮教育改革将通过考试的指挥棒撬动减负。今年中考、高考命题的改革力度很大,总体方向是降低难度;中考选拔的力度和区分度的要求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初中的学习压力会进一步释放和缓解;特别是当指标分配的比例(闻风注:是指在2019年中考时将本区县重点高中全部录取名额拿出30%分配到本区县各个初中校,其中重点初中校获得约40%,普通初中校获得约60%。2019年、2019年本区县重点高中全部录取名额将可能分别拿出40%、50%分配到本区县各个初中校,其中重点初中校仍获40%,普通初中校仍获60%)再进一步加大后,中考的难度可能还要再进一步降低,同时也不可避免对现在的中考科目做调整。以后的中考改革方向将是弱化考试难度,让各科目更加均衡。闻风判断,这段话表明北京市教委在今后的教改中至少要把6件事情做“绝”!1.不让分数再强势左右人才的培养和选择。长期以来中考、高考的分数历来是评价各个学科、各个学校、各位老师、每名学生唯一真实的指挥棒,唯分数论是中国教育最常态的表现、最重要的特点。降低了中考、高考的难度,就会使分数的杠杆发生程度不等的倾斜。降低了的难度内容必然会被其他综合的评价所替代,比如会考、综合素质、个性发展等。官方很显然非常坚定地是要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唯分数的选才模式,转而为综合测评所取代,不让考试分数再当“老大”。2.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学生的“减负”进行到底。通过降低各个年级、各个学段甚至中考、高考的难度来强力阻止学生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校内外、课内外学大量难点的知识。从而使减负贯穿始终,由口头的宣誓过渡到行为的执行,在源头上把减负落到实处。通俗的表述是:连最关键的中考、高考都不考那么难的东西了,你还学它干吗呀!你就是学了对你考出中考、高考的高分儿也没什么用处啊!3.让学霸们、尖子生削弱或失去在关键考试中的竞争优势,让普通学生也能脱颖而出。考题出得越难尖子生越吃香,他们和普通生的分数水平差距就越大;考题简单了,连大部分普通生都能如鱼得水了,尖子生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了,靠难题、偏题、怪题拉开的分数差距就会明显缩小。这样的结果是原来所谓的知名中学就会录取更多元化的学生,不再是尖子生的专利,大量普通学生就会获得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普通学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名校可望不可即,也有了争先向上的动力和目标。4.使教育均衡的区县、学校、班级、个人能获得更多的好机会。原来评价北京各个区县教育水平、质量高低,全社会公认的最重要标准就是中考尤其是高考的成绩,现在要扭转这种评价标准和体系,让各个区县、各所学校要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综合水平的提升、缩小学业成绩对每个学生的强势区分,追求优质、均衡教育对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关注、培养和提升。5.让普通初中校的学生也有奔头,给他们比重点初中学生更多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和机会。通过逐步加大中考名额分配的力度,让更多的普通初中的学生在中考时顺利地进入原来可望不可即的重点高中。闻风在调查中发现,2019年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都出现了很多只考400多分的学生却被530分儿以上知名高中录取的现象。在石景山区有1名仅考了280多分的学生,居然被一所500多分的知名中学录取。如果这是在重点初中上学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2019年中考名额分配是30%,若2019年、2019年这个比例再分别扩大到40%、50%将会有更多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高中校。6.为了降低考试难度不惜调整考试科目,直到让选拔彻底弱化,让均衡普遍强化。实际上市教委是在暗示,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就会调整考试科目让不利于均衡化和不符合减负要求、难度较大的学科退出中考的舞台。总之,达不到目的就决不罢休,做事就把它做绝,断了部分人对过去强化应试的念想。闻风认为这是在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宣誓:北京的教育以后将真的会完全不一样了,别再幻想了,不然咱们就走着瞧吧!真的会这样吗?这是真的吗?这不会是真的吧?……闻风请家长记住5句话吧!第一,强大的依然强大。东城、西城、海淀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人财物、视野、格局等在10年左右的中长期内难有取代者,但朝阳区是实力最强劲的追赶者。目前,东城、西城、海淀等中心城区各类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占的比例仍远远超过其他区县,朝阳区已在相当逼近,最顶尖师资的部分指标已经超越部分教育强区。其他区县基本还是望尘莫及。闻风认为教育是百年树人,优质师资不可能一蹴而就,缺乏优质师资这一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教育强区在生均经费的投入上也遥遥领先教育弱区。中国的现实社会表明,搞优质教育没钱一定不行,在北京那就更不行了!第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了当然好,过不去最好能退回来,要保证别让自己掉下去。已经执行了上千年的东西,任何改动都不是小事,还会在反复中接受各种检验,闻风认为,家长在如此猛烈的变革中要当千里眼、顺风耳,对各种信息要早知道,做到心中有数,别再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否则会浪费很多大好的时机。第三,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学习尖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TA有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决定人的一生,坏习惯影响人的一生!闻风曾经长期研究青少年教育心理,也经常接触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大家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共识:好习惯越多的孩子,个人素质就越高。因此,个人素质越高几乎能适应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既然能适应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难道还怕孩子不努力学习吗?难道还怕教育改革吗?难道还怕没有好机会吗?学习成绩的好坏说穿了就是学习习惯的好坏,有了好习惯又有什么是学不好的呢?闻风认为以后国家无论是继续搞应试教育还是尝试搞素质教育,最终决定孩子能否应对自如、脱颖而出的最重要的只有一条:行为习惯到底好不好!教改无论怎么改,好习惯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唯一法宝!第四,着力培养孩子最本能的兴趣点。说白了就是发现、找到孩子本能中最感兴趣的事物,着力培养,闻风认为即便未来学习不好,也会有人生乐趣,也会因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而具有一技之长,有了一技之长,当然就可以自食其力,安身立命。人生不仅只有学习,学习不好也同样可以有与众不同的实力,关键是从幼升小到高中找没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真实的兴趣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好习惯+真兴趣”才是培养人的王道!第五,打开视野,为孩子多创造好机会。同样水平的孩子,闻风认为机会不同发展程度、进步快慢、资源积累等就会有很大不同。闻风在不同区县对上百所学校的走访中,通过家长会、面谈、调查、考试、资源、升学等了解,学生获取的机会差异是很大的,有的甚至天壤之别。举个例子,教改后,课内学业难度降低,会有更多的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涉足新的学科、领域,家长是否能与孩子一起应对新课程的兴起、是否在精力允许范围内涉足大学先修课程、是否要尝试发达国家教育、是否倾力发现、打造孩子的兴趣点、是否学孟母、是否做个中长期和阶段性的培养计划等等。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家长愿意做第一个看到这道光线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