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盲目幼升小择校“怪圈”?

144
作者 麒麒妞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4 10:20 字数 3686 阅读 1644评论 0

又是一年招生季,孩子的入学问题成为家长们的“心头病”。“择校”情况愈演愈烈,真的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助跑吗?教育部部长袁贵表示盲目无序择校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痼疾,非治不可。

又是一年招生季,孩子的入学问题成为家长们的“心头病”。不少家长绞尽脑汁想为孩子“择”一所理想的学校,甚至不惜代价让孩子进所谓的“名校”、“牛校”。试问:如此火爆的“择校”背后,真的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助跑吗?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说:要加快解决“入园难”,积极治理大城市择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盲目无序择校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痼疾,非治不可。

如今,伴随大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人都想上好学校的初衷本无可厚非,这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影响下的必然行为选择。但是,究竟什么是“好学校”?是历史悠久的名校,是升学率高的学校?是教育教学设施好的学校,还是办学理念开放、国际化的学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选择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而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每一所学校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作为家长,就要“择”一所这样的身边好学校。

那么,“择校之风”缘何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家长们的“轨迹式焦虑”——

“上了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上了好中学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83.6%的中学生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前15名,54.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但名校就一定意味着好的性格、好的未来吗?“教育要全面的发展人,即身、心、智全方位地发展,其中,心的教育最为重要。”有教育专家如是说。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塑造、潜能的唤醒,是让人获得感悟幸福的能力,并非简单的是上名校、考大学、找个好工作。

对家长而言,首先,要考虑孩子在独立生活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能否适应学校的育人环境。日前,在上海市教委等单位举办的第七届新解放教育讲坛上,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及专家,不约而同地把睡眠时间作为第一标准:“家长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要问的是,能不能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选择身边的学校,让学生每天多睡上半小时,下学后多玩上半小时,精力体力得到恢复,夯实身心健康的基础,未来的一生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其次,更新教育观、成功观,不仅家长们,还有学校乃至全社会还要做更多的努力。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当前,我国大学的入学标准和职场准入标准正逐渐转变,分数、文凭将不再作为唯一标准。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多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家长应立足长远,选择兼顾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学校,这种选择才称得上是理性的选择。

此外,为家长们创造多种选择,是政府办学的重要责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引导家长理性择校的关键,根本还在于提供多样化优质的教育供给,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相对均衡,走出盲目的择校“怪圈”才有望变成现实。

升小攻略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