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安全防范自然少不了,正视这些问题,提防了就不会发生!

144
作者 小胖宝2014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1 10:34 字数 17089 阅读 968评论 0
50堂儿童安全必修课,别让1%的意外毁了孩子的一生

9月正值快乐开学季,开学季本是美好的时节,相隔两月,旧同学再次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新同学有缘相识,开启一段美妙的生活。

9月正值快乐开学季,在这么美好的时刻,必要的安全意识则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有可能在这个本是美好的时节,给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中教君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开学季”学校安全“一综多专”风险预警体系,提醒广大老师、家长,新学期新气象,但是安全意识仍然要放心上。

安全提醒一:消防安全乃重中之重

“开学季”期间,消防是学校安全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之一:

一方面,教室、实验室、餐厅、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空间大、人员密度大,室内装修使用的可燃物质较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这些因素都是火灾隐患;另一方面,学生宿舍内可燃物多,再加上现在大量电子产品的使用,更是加剧了用电荷载,容易形成电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损失大、扑救难度高、事后恢复慢。因此,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中心对近年来273起我国校园火灾的原因进行了统计,绘制了这一图表。可以看到,因电器产品和电气线路管理不善导致的事故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起火原因包括宿舍违规吸烟用火、实验室违规操作等。

电气火灾这么常见,但却往往容易被学校、老师们忽视,所以中教君特地把这项风险提醒放在第一位,提醒广大老师要注意。今年暑假之前,教育部办公厅还特别下发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工作,对学校现有电器产品和电气线路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摸排,重点查看是否存在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电气线路老化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

教育部还特别要求,今年10月份,各省份要上报自查检查阶段性总结,以后每年1月10日、7月10日,都要上报半年小结。由此可见,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关乎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必须要引起重视。

老师应该这么做:

老师们别忘了帮孩子们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除了提醒他们注意公共场所和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也要与校方合作普及消防知识,比如师生一同学习灭火器的使用,学习火情的处理。

此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老师们,在实验室的操作中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安全提醒二:踩踏事故事小失大

“开学季”期间,针对新生的学生集体活动相对较多,校园踩踏事故的风险也大大提升。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风险的源头来自哪里!

活动场所与硬件设施存在隐患

比如说,校园里的通道过窄、道路不畅或者照明不足等原因,都会引发一定的风险。

日常管理与防范制度存在漏洞

1.缺少现场第一反应人

发生踩踏事件时,现场应当有人发出危机信息预警。

2.缺少现场干预

学校要有人在现场进行干预,如拉起人墙、避免上面的学生往下走。

3.缺少安全员看护

教职工的安全看护同样重要。

校园踩踏应急预案缺乏实效性

1.预案编制前的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不到位

2.应急预案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衔接不畅

3.应急预案缺乏动态更新

这让预案成为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在防范风险和应对事故中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安全教育不足,模拟演练缺位

安全教育的不足导致学生欠缺防范踩踏事故的安全意识,直接体现为学生通行中过度拥挤、逆行、弯腰系鞋带、捡东西、搞恶作剧、部分学生速度过快等问题,极易引发踩踏事故的发生。而安全撤退演练的缺位,也导致了学生和老师面对突发事件不知所措或错误应对,易导致连带事故。

老师应该这么做:

校园的秩序管理和安全看护离不开老师们的一份力,学生活动的安全教育更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和传授。

也许老师们的一句提醒,就能引起孩子们对疏散演习的重视,也许老师们的一条建议,就能让校方在硬件完善上更进一步。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在楼道里对你说的“慢慢走不要跑”吗?在应该注意安全的地方,一句小小的提醒,也许就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安全提醒三:校园欺凌重在防范与引导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将校园欺凌位于高危风险等级,这意味着开学季,这类安全风险容易发生。

从负面影响而言,近年来全国连续曝光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身体和精神损害严重,照片视频在扩散,社会负面影响恶劣;从责任而言,校园欺凌事件的责任追究在操作中不清晰,责任分工存在困难,“开学季”也易爆发同类事件。

防范校园欺凌,首先是强化教育,既要引导健康的同学交际和朋辈关系,又要帮助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行为规则意识,帮助其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校园欺凌防范机制,包括事前识别与干预、事中发现与阻止、事后处理与安置,同时从学期初就要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

还要强化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消除校园欺凌的风险环境,也就是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覆盖力度,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等等。

老师应该这么做:

老师是校园里离孩子最近的人,防止校园欺凌,除了校方和家长的努力也需要老师们的倾力配合。

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才能对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安全提醒四: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新学期开始,学生、老师都返回校园,接送、通勤车辆将迎来一次运输的高峰期,交通事故风险也将上升。

新的学期,三类交通事故风险需要严加防范:

校车安全

校车安全是学校安全的“痛点”,据公开报道整理统计,校车安全事故多发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被遗忘车内闷死、学生被校车碾压致死等情形,其中学生被遗忘车内闷死是最高发的原因。

校内交通安全

这也是学校保卫处的工作难点。要做好校内安全管理,需要学校保卫部门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即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合理的保安员、门卫、安全保卫人员;根据需要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标牌标线、交通信号灯、人行设施、分隔设施、停车设施和减速带;在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在门卫值班室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等等。

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今年八月,河南省某市一学校门口,一名骑自行车的小学生被汽车撞飞受伤就医,而他的自行车则因惯性被撞出去近15米。附近的商户反映,出事的路口正对学校,周边有很多辅导班,节假日也会有很多学生经过,而司机会放松警惕,过完路口就加速行驶,此处因而成为事故高发地带。保障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需要交管部门双管齐下,不仅设置相应安全防控措施,还应开展相应的安全宣传教育。

老师应该这么做:

交通安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被重视,对于校园来说更是如此。

三大类交通安全隐患面前,老师们千万别忘了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如果学校配置校车,或者校园内、校园周边存在事故高发地段,也可以多给孩子们提个醒。

此外,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上下班或者在校园里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哦。

安全提醒五:食品安全四大环节容易出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指出,食品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食品采购与储存的风险,食品加工与供应的风险,食堂环境的安全风险以及校外周边事物摊贩的安全风险。

食品采购与储存的安全风险

今年5月,福建厦门多校上百小学生因食用过期面包而出现食物中毒,经查校方存在“一是食品进货台账缺失;二是48小时留样制度未执行”等监管责任,食物采购与储存环节,是学校食品安全的源头,要把好入门关,将问题食品抵挡在校门之外。

食品加工与供应的安全风险

去年10月,河北正定县某小学学生出现食物中毒,后确定为清洗不净而产生的宋内氏志贺病菌引起,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风险,与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人员配备都有关系,应当引起校长、老师的重视。

食堂环境的安全风险

前一段时间,著名火锅品牌海底捞爆出了后厨操作间存在的有老鼠、洗碗机不干净、后厨人员用洗碗机清洗扫帚等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于学校食堂而言,这些问题也可能因为管理不善、保障不到位而出现。

校外周边食物摊贩的安全风险

校园周边的各种食物摊贩,因价廉美味一般容易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但其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最多,管理治理难度最大,极易引起安全事故,对于校长、老师来说,除了提醒孩子们要少去这样的摊贩之外,还要从源头加强治理,请求城管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维护。

学校老师应该这么做:

1.开学前对安全管理制度“查缺补漏”,落实三大领域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

(1)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堂日常监管制度,包括餐厅卫生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食品留样管理要求、食堂采购人员注意事项、食品加工注意事项、备餐及供餐卫生要求、配餐间卫生管理制度、餐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等;

(2)学校应建立健全小卖部日常监管制度,包括小卖部安全管理制度、小卖部安全责任书等;

(3)公安部门应联动学校,强化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日常监管,包括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专项整治工作制度等。

2.开学前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层级、多部门的食品安全责任

(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应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抓好食品安全的整体性和制度性安全工作,确保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应加强对食堂、校内超市、自备水源的管理,确保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安全;

(3)总务主任,应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四是食堂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档案,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和健康体检,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严把食堂生产各个安全环节。

3.开学后开展多方面的风险沟通,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1)通过宣传栏、海报、视频、课堂等方式, 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知识宣传;

(2)组织食药部门、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

(3)开展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安全提醒六:传染疾病不可小觑

秋季是传染疾病多发季节,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学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发生集体性传染病几率和风险增大。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进入流行期和高发期。

秋季易发的传染病风险

“开学季”逐步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变大,如果预防不当,幼儿园和中小学容易爆发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同时,流行性疾病存在“并发症”效应,严重时可能致大量人员死伤。

人群聚集引发的传染病风险

开学期间,学生从各地返校,易将致病菌带入学校,容易在体弱、抵抗力差的学生群体中引发传染病在校内聚集发生,尤其是发生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增大。

节假日活动诱发的传染病风险

开学初,随着中秋及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学生外出聚餐较多,发生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风险增大。

学校、老师应该这么做:

学校只有将传染疾病问题重视起来,开展卫生防疫制度的风险评估与整改,强化校内卫生防疫的风险联动,加强校外卫生防疫的风险共担,提升学生对传染病的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呀。

1.开展卫生防疫制度的风险评估与整改

开学之前,针对现有的卫生防疫制度,通过自查自纠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问题排查,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具体包括学生健康档案制度、师生卫生防疫培训与教育制度、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全校大扫除和卫生检查制度、食堂各项安全卫生制度、卫生室管理制度、学校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等。

2.强化校内卫生防疫的风险联动

在“开学季”,学校应强化校内卫生防疫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形成高效的卫生防疫体制,具体包括:校医院与学生处相互配合,成立学校红十字会,每班设立生活委员和红十字委员,协助班主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校医院与总务处相互配合,定期检查食堂各项安全卫生制度落实情况,并建立检查记录台账。

3.加强校外卫生防疫的风险共担

从“开学季”开始,学校应加强与卫生防疫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形成外部风险共担,例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学校,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共同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4.提升学生对传染病的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

开学后,加强对学生的卫生与健康教育,提升学生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安全意识和承受能力,具体包括: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的不良危害,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等。

安全提醒七:金融风险防不胜防

8月初,温州的祝先生收到冒牌“校讯通”发来的一条短信。诈骗分子冒充孩子的班主任,并“温馨提醒”家长点击链接,查看下学期开学所需提交的资料。当祝先生点击链接后,手机突然死机并不断闪烁,两天后,祝先生的手机银行被莫名盗刷了5万元。

无独有偶,家住乐清的陈女士也收到类似假冒学校发来的短信,因家里的确有孩子在校读书,且孩子名字也没有错,陈女士以为这是学校发来的信息,点击下载了APP。结果手机突然收到大量验证码短信,就这样,以每笔1万元的消费,陈女士的银行卡被盗刷了14.2万元。

当前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金融诈骗被频繁曝光,手法多样且屡次得手,校园开学季易发生同类的事件,校园内的金融诈骗不仅会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还有可能引发人员死伤和社会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金融诈骗屡见不鲜,还无法完全被遏制呢?小编总结了以下原因:1.表现手法多样、风险识别难;2.表面诱惑性强、风险防范难;3.易产生连锁反应、风险应对难;4.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差、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学校、老师可以这么做:

学校可以通过强化秩序管理与资助服务,根源消除金融风险,重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测,排查整治高危风险,形成风险联动,建立科学的应急处置机制等方式将校园金融诈骗的成功率。

为了保障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快乐开学,老师和家长还需多加防范哟!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节选自中国教育报),由米粒妈妈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京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