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怎么教?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40堂幼小衔接名师语文辅导课:轻松解决孩子语文幼升小必知要点,在家上名师学前班!最近,不少老师都在互相探问,语文课教到第几个字了?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好奇:为什么新语文教材的开篇不是字母bpmf,而是汉字“天地人”呢?为什么新语文教材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呢?新教材结构体系、设计思路、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呢?
开学近一个月,老师和学生们也和新教材磨合了一个月,不知道新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有没有让大家感到不适应的地方?最近,不少老师都在互相探问,语文课教到第几个字了?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好奇:为什么新语文教材的开篇不是字母bpmf,而是汉字“天地人”呢?为什么新语文教材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呢?新教材结构体系、设计思路、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呢?新语文教材如何教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近日,《人民教育》杂志约请了各科教材总主编、执行主编撰写了深度解读文章,其中提到好多就老师、家长们关心的新教材的具体问题。
统编语文教材内容上的三个“加强”统编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并自然地体现在整个语文教材设计之中。
这种“整体渗透”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从内容设计看,有三个“加强”。
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适度增加了古诗文比例,其中小学增加多一些,一年级就有古诗,小学6个年级有古诗文129篇;初中古诗文132篇,也比以前略有增加。还有许多课文是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等,另外一些课文则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弘扬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等传统美德。
二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选文有反映老一辈革命家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赞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篇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红色经典名著。
三是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的内容。课文中有描绘祖国山川的秀美和雄壮,以美丽的景物感染学生的,也有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以激励学生的,还有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守卫祖国海疆英雄事迹的,如《无名岛》《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新教材对于课文的选择下了很大功夫。选文既兼顾经典性、可读性,选择大量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美、值得诵读涵咏的作品,也考虑到文体的多样性、典范性,以及篇幅、深浅的适合;既考虑如何服务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要贯穿“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还要尽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诸多方面的平衡并不容易,很多选篇都是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斟酌的,教材的选编尽可能考虑到社会共识。
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统编语文教材的面世,并非是对既有教材的颠覆,各个版本的优点和经验也都尽量吸收进来。新教材的编写特别注意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克服随意性;注意编得好用、接地气,能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甚至还能对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病起纠偏作用。这套教材不仅是选文上,在结构体例上也有革新和改进,至少有四点改进很明显:
一是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统筹安排,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优势;将语文素养作为另一条线索,精选典范文本,安排必要知识,优化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每册6-8个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组成,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等栏目。七至九年级每册6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各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八至九年级每册设置1个“活动·探究”单元,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
二是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改进识字写字教学方式。新教材让刚上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先学认字,然后再学拼音。拼音教学推后了一个月左右。看似教学顺序的调整,实则是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效能的衡定。调查发现,孩子刚上学立即学拼音,难度大,容易影响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现在新教材的开篇是“天、地、人、你、我、他”,接着是“金、木、水、火、土”,目的就是让孩子建立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bpmf,而是汉字“天地人”,其背后的深意在于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而非目的,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于认字读书的兴趣。
另外,新教材以“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以及“多元认字”作为小学低年段教材的编写原则。要求认识的常用字从过去的1800字减少到1600字,会写其中800字就可以了。这些改进都做过调查和专题研究,是有学理根据的。一般而言,只要按照统编语文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就大致可以独立阅读了。
三是有意解决不读书、少读书问题。现在语文教学的问题是读书太少,很多学生只读教材和教辅,很少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无从谈起。针对这一状况,新教材抓住读书兴趣培养这个“牛鼻子”,虽然整个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但延伸阅读的量大增,努力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新教材还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包括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小学低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高年级和初中有“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学生读书兴趣培养不能仅靠学校,家庭也很重要。从幼儿园阶段以听故事为主,过渡到小学阶段的纸质阅读,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少看电视,少看微信,少打麻将,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对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十分重要。所以,推出“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不仅是引发小朋友的读书兴趣,还希望把家庭阅读带动起来。
四是注重拓展阅读面。要让孩子从小“海量阅读”,读些“闲书”,读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书读多了,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升上去。也可以说,统编语文教材是“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的。
方便一线教师把握教学基本要求统编语文教材加大了课型的区分。以往教材课文也分精读和略读,但在教学中普遍是精、略不分,全部是精读精讲。其实两种课型功能不同,应当区别。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这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教读课主要由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自读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自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重视语文知识积累和读写能力培养。过去十多年,为防止应试教学、反复操练,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这一出发点虽好,但也导致了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被弱化,教师不好把握教学知识点,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梯度被打乱。有的课上得很“花哨”,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新教材有意对此纠偏。根据课程标准的提示,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新教材编写梳理出中小学生必须习得和掌握的上百个知识点与读写能力训练环节,按照教学梯度安排到各年级各单元的教学中。
新教材努力防止语文教学容易出现的随意性。呈现方式上则有意“弱化”系统,尽量规避概念灌输和死记硬背,方便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时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干货”,让语文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近日,北京市第30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表彰暨“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30年纪念活动举行。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温程,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宋为等400名优秀班主任获得表彰。
小编了解到,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自1988年至今已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一万两千人次,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专门表彰中小学班主任的制度性表彰活动,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嘉奖。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第30届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获奖名单吧!这里面肯定有你认识的老师。
声明:本文来节选自人民教育,由米粒妈妈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