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新轮教改大动作来了!六大看点独家解读(附最新调整学校)

144
作者 冤哒头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1 10:31 字数 10651 阅读 1007评论 0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向得“改革”风气之先的海淀教育在新轮教改启动时毫不含糊,一揽子教改路线图今天正式对外披露。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向得“改革”风气之先的海淀教育在新轮教改启动时毫不含糊,一揽子教改路线图今天正式对外披露。

未来五年,为打造“高水平、均衡化的教育强区”,海淀教育打出一套立体化的改革组合拳。在一揽子综合改革方案中,包括学校布局调整、学区制改革、学校质量提升、师资流动、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学校评价等所有热点问题都囊括其中,看得出来:

新轮教改,海淀很拼呵!干货多多,观教君为您逐一道来——

1

教改目标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

在老百姓眼中,教育改革最关心的是:到底能提供多少优质学位,自家孩子有无机会就读优质学校?

海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给出的答案是:5年内,该区75%以上的中小学生将拥有优质学位。

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强调说,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家长平均受教育水平全国最高的海淀区,教育“优质”含量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另外,今年海淀区新增3000个学前学位,幼儿园增加到160所左右。海淀已在2019年开始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计划,至2019年将累积新增学位7000个,从而有效应对“二孩”放开后带来的新一轮生育高峰。

2布局调整

育英学校人大附小北大附小扩军

2019年,海淀区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不是一般地大。

去年新建学校,包括一○一中学温泉校区、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等3所中小学和民族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近7000个。

2019年全年合并、承办20余所学校,新增1万余个优质学位。

其中,之前调整的学校包括:

将红山小学并入中关村三小,成为中关村三小红山校区;

将北洼路小学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成为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将陶行知中学并入交大附中,成为交大附中东校区;

由交大附中承办105中学,更名为交大附中第二分校;

将向东小学和艺师附小并入农科院附小;

由八一学校承办六十七中学,更名为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由北大附中承办北医附中;

万寿寺中学、万寿寺小学分别更名为北外附中、北外附小,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

2019年,海淀区新建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所是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

另外一所是把丰联小学并入而成为九年一贯学校的清华附中永丰学校。

2019年海淀还新增8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学校:

民族小学和交大附中,

双榆树一小和中关村中学,

培英小学和育英中学,

八里庄小学和首师大附中,

和平小学和一○一中学温泉校区,

北医附小和北医附中,

万泉小学和理工附中,

九一小学和北医附中。

今天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海淀南部地区新调整的3所学校,具体情况是酱紫的:

由北大附小承办肖家河小学;

由人大附小承办亮甲店小学;

将永定路中学并入育英学校,更名为育英学校航天校区。

观教君了解到,目前在海淀肖家河桥地区正在建设北大教师住房,北大附小承办肖家河小学顺理成章,在解决北大子弟上学的同时,也将为肖家河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学位。人大附小和亮甲店小学同属八里庄学区,人大附小承办亮甲店小学,将提升海淀区西南部尤其是定慧桥一带小学教育的优质含量。

对于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育英学校,永定路中学的并入将是育校具有新的标志意义的事件。加上西翠路小学并入育英学校,更名为育英学校西翠校区,区级示范校育英学校在海淀区将是“一校四址”,拥有学生7000多人,将成为该区学生人数最多的教育集团。

而对于永定路学区来说,即将在田村山开办的十一学校分校和育英学校航天校区,将成为提升该区教育资源含金量的两剂“强心剂”。

另外,在海淀区北部地区,优化教育布局,小学全部设置为独立法人单位,实施财务独立核算。

近期调整学校包括:

温泉中心小学更名为海淀区和平小学,并将东埠头小学并入和平小学;

将白家疃小学并入翠微小学;

将苏家坨三四村小学并入苏家坨中心小学;

将周家巷小学并入北安河中心小学;

将红星小学并入台头小学;

将宏丰小学并入永丰中心小学;

将东马坊小学并入上庄中心小学;

将冷泉小学、唐家岭小学并入红英小学;

合并白水洼小学和前章村小学为“海淀区翠湖小学”;

合并大牛坊小学和西玉河小学为“海淀区科技园小学”。

据了解,依托学区制,海淀未来五年将加大区域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尤其是针对永定路学区、清河学区和西三旗学区等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均衡。

3

学区制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试点“地方粮票”

去年年底开始,海淀区学区制改革一直都是教育热词。

海淀将辖区内122所小学和77所中学划分为17个学区。围绕学区制带来的教育资源分布和入学规则,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个教育大区,历史发展带来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海淀区多年来的现实。“资源分布不均衡不是学区制改革造成的。”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表示,新的一年,海淀区将进一步深化学区制改革,通过名校办分校、委托承办等方式,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统筹、均衡配置和共建共享,实现中小学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观教君发现,今年海淀教改新推的人事制度变革举措尤为值得关注,而且此举对其他区教育改革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简单地来说,中小学教师属于事业编制,按国家有关规定,现在体制内编制不能增加了。但现在多种因素导致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比如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对中小学校的影响立竿见影,目前中小学约八成教师都是女老师。随着本市2019年和2020年正式步入中考改革和高考改革,未来走班选课、分类教学将成为中学教育教学主流形式,中学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将成为共同难题。从某个角度来说,解决好教师缺编问题,将是保证一所学校和一个区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陆云泉表示,为解决教师缺编问题,海淀区将打破现有教师编制束缚,试点招聘非编制教师,建立教师人才储备库;为激发非编制年轻教师的活力,海淀还将在职称评定上试水“地方粮票”,建立区聘“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职称,为优秀年轻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地方粮票”只在海淀区得到承认,因此也将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盟海淀。

据介绍,今年海淀区将投入2000万,试点招聘100名非编制内教师,今后还将逐步推开。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教师人才储备库的建立,今后海淀区将考虑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在学区内进行流动;同时海淀区还考虑推出校长职级制改革,此举将为区域内校长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4

学校建设

两大“新”工程打造一批海淀好学校

未来五年,海淀教育要实现的“三个一流”之一是“教育质量一流”。

在陆云泉主任看来,优质的教育供给应是可选择的,不应是同一个标准。“学校特色应实现差异化发展,但学校质量要求是一致的。”

了解到,海淀区今年将启动“新品牌”、“新优质”两大学校工程建设,通过组合研究、课程建设等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目的是要提升一批学校的教育品质,打造一批海淀好学校。

“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主要针对具有较好的基础、发展态势良好,但知名度还并不是特别高的学校;“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指向的是目前还需要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的学校。

比如,包括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十一学校、北大附中、101中学、首师大附中等六大“市重点”在内,海淀区目前拥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顶级中学,“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类似“培优”,将带领一批近年来表现抢眼的市级、区级示范校进一步靠近顶级中学;“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类似“拔高”,扶持一批过去管理规范、发展有潜力的学校快速提升,成长为有内涵、有特色、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5

学校评价

学生成绩不排名,体质健康得排名

今后,海淀区引导学校发展的风向标——评价指标将要变了。

陆云泉表示,全面、综合、科学和增量将成为今后海淀中小学评价的关键词。

随着学校发展从“分层”走向“分类”,学校评价也将从“加工”走向“发现”、“保护”和“支持”。

今后,海淀区中小学校长将将会拿到一份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学校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不会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会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排名,同时针对成绩背后所体现的素质,提供具体改进建议。

陆云泉表示,全区中小学体质健康水平将进行大排队,排名情况和学校年度评价挂钩,排名靠后的学校须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6

课程改革

精品课程面向学区实现共享

曾经,各地都在纷纷使用海淀区命制的试卷;今后,海淀学校出品的课程很可能风行大江南北。

在陆云泉看来,十年课程的经验积淀,引领海淀课程改革从“课堂”迈向“课程”;新轮课程建设将从“数量”走向“质量”。

近年来,中小学课程建设流行比拼数量,比如我家开了100门选修课,你家开150门,他家开200门。

“选修课多就好么?”陆云泉表示,因为课程数量竞赛,很多学校忙得一塌糊涂,结果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成长。因此,今后海淀区课改将聚焦精品课程建设,引进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并面向学区乃至全区实现精品课程共享。

北京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