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多校划片实行一年来,破解择校难题

144
作者 开心_clf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1 10:28 字数 10439 阅读 1057评论 0

伴随着“择校热”的不断升温,近几年在全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热点中小学对口学区房价格持续走高的奇特现象,实行“就近入学”、“多校划片”后择校难题是否解决了呢?

伴随着“择校热”的不断升温,近几年在全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热点中小学对口学区房价格持续走高的奇特现象,其推动力量来自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供需矛盾。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在2019年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大城市推广“多校划片”政策,为“高烧不退”的学区房降温。择校难题是否有所解决呢?快跟米粒妈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就近入学,破解择校难题

2019年初,教育部门对全国24个大城市重点监测的调研数据显示,包括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等5个省会城市在内的24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已实现公办小学学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上海、沈阳、深圳、济南、青岛等9个城市公办初中(不含寄宿制)学生也已全部实现免试就近入学。

这意味着,经过持续治理,成因复杂、社会广泛关切的“择校热”降温了。

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多年来,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在城乡、区域以及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即使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也较大,从而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难以遏止。

治理择校难题,教育部门痛下决心。着力点是通过不断强化就近入学政策,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公平。从几年前开始,教育部就在北、上、广等19个全国大城市,强势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为了给“择校热”降温,教育部采取多项措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配套政策。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问题集中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整体规划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小升初单校划片的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要求热点小学不直升热点初中。积极探索幼升小多校划片,避免造成新的“高价学区房”区域。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并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为了进一步严控特殊招生比例,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禁止任何学校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明确要求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北京作为曾经择校问题严重的热点城市,其免试就近入学具有政策的标杆意义。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予以保障。市长办公会专题审定年度入学政策,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研究推进,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高度统筹推动义务教育入学改革。

北京市在市教委统筹指导下,各区加强学龄人口前瞻预测分析,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所在街镇、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免试就近原则,既通过合理划定每所学校的招生服务范围、持续规范并减少特殊招生、利用信息技术全程规范入学工作等方式,加强制度统筹,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又通过建立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机制、统筹多种优质资源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指导各区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加强资源统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同时,通过推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精准分配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实施“1+3”初高中衔接人才培养试验等方式,加强学段统筹,贯通学段推进全链条改革。

办好百姓身边每一所学校

统筹在京高校、各级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种优质资源,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使一批尚有发展潜力、百姓身边的学校迅速发展起来,成了北京破解择校热“顽疾”开出的一剂重要“药方”。

做优做强供给端,北京市一方面启动实施高校办附中附小项目,通过深度合作、共享资源,26所高校对口支持56所附中附小建设;另一方面,发挥教科研专业引领作用,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口支持30所中小学发展。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还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优质教学服务,通过招标引入新东方等13家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并协调有关部门引进外教支持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50余名外教已先后入校。这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方面的创新举措,整体提升了项目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了师生的实际获得感。

几年前,九年一贯制的民大附中丰台实验学校,还是北京永定河河西地区的一所偏远校、薄弱校,其初中生源大多数是丰台西片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本校小升初也只能留住50%的学生,教师子女基本不在本校就读。2019年,民大附中接管后对1617名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调查发现,90%是农民子弟,12.3%是离异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占比14.3%;令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感到吃惊的是,不仅56%的家长属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高达80%的家长对于子女未来的规划是“有事做就行”,仅17%的家长希望孩子上高中。

根据这种特殊的学情、家情、校情、社情,该校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一项家、校、村、镇“四位一体”的家校共育实验。如今,该校小升初直升率达100%,本地生源出现了大幅回流,不仅教师子女选择了就读本校,而且周边学校优秀学生开始选报该校。2019年,该校小学部和中学部的京籍生比例分别占89.2%和91.7%。

这只是过去一年来全国各地把群众身边的学校办好、办得有特色、办得难以取舍的一个小小切面。事实上,经过综合治理、综合施策,全国19个大城市基本实现了就近入学。仅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公办小学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公办初中(含大学附中)100%实行划片入学,全部参加派位;小学新生就近入学比例99.66%,初中新生就近入学比例95.84%,比2013年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全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成为常态。

“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

伴随着“择校热”的不断升温,近几年在全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热点中小学对口学区房价格持续走高的奇特现象,其推动力量来自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供需矛盾。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在2019年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大城市推广“多校划片”政策,为“高烧不退”的学区房降温。

通知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

在招生工作中,“多校划片”学校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

教育部早在2019年就下发通知强调“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目前,多地已在部分县区开始实施多校划片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细则。以北京为例,朝阳区2019年义务教育入学办法中就明确将小升初的就近入学方式划分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丰台区2019年幼升小和小升初都采用“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上海部分区已执行了多年多校划片,重庆、长春、武汉等地的部分区域也已逐步开展“多校划片”工作。

“多校划片”政策的主要思路是,变一个片区对应一所学校为一个片区对应多所学校,这是就近入学机制下的一种改进。与“单校划片”相比,“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多个片区,其政策立意在于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同时为学区房降温。

实际上,教育部门并不是要孤立推行“多校划片”政策,其政策导向意在促进区域内实现教育均衡。《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实际操作中,以重点校为带动的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早已有了大量实践尝试,且效果明显。同时,针对学区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对促进教育均衡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多校划片”学区化管理之后,学区内各学校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师资流动、优势互补,让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家长可以不再花大力气择校,从根本上缓解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焦虑。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由米粒妈妈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京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