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打造特色天文项目

144
作者 1蓝蓝的天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0 10:53 字数 9669 阅读 1110评论 0

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早上,伴随着初升的朝阳,笔者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这座坐落于海淀区正大南路的老校,创办于1982年5月,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中国航天二院子弟学校。

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早上,伴随着初升的朝阳,笔者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这座坐落于海淀区正大南路的老校,创办于1982年5月,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中国航天二院子弟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打造特色天文项目

据笔者了解,图强二小是以科技教育和艺术发展而知名。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黄学英校长的带领下,图强人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历经岁月洗礼更加枝繁叶茂,新绿盎然,逐渐发展成师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由此可见,用正确的课程理念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办学成功。几年前的图强二小正处于一个既要传承历史,又必须推陈出新的教育环境之下,作为校长的黄学英也深知若想要取得办学成功,离不开正确的课程观。

课程是生命成长的土壤,学校的教育理念若不落实到课程中,也不过是一场浪漫的空想。为使素养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将课程作为素养培养的有机载体,并结合五大素养,梳理和规划现有课程,致力构建“1+5”式课程体系,打造“一体五翼”的课程文化。“1”是国家课程,重在提升,对语文、数学等国家课程的知识体系加以梳理,使之更加契合图强二小师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5”是校本课程,重在突破,以现有的科技、心理等课程为基础,加强校本课程研发,涉及科技、人文、体育、心理、德育五大素养,以点突破,完善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构建,逐渐形成了天文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让生命从课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是学校的追求和梦想,也是图强二小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

图强二小最让人翘楚以待的当数特色天文课程了。众所周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天体,也可以说是所有自然科学中研究得最“远”的学科。虽然说神秘的宇宙永远是激发人类好奇心和挑战人类想像力的重要源泉,但对于图强二小这样一所小学校,为什么会选择天文这样一个听起来就很高深莫测的学科呢?

天文课程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素质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知识的学习与灌输不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对课程内容之外更广阔事物的好奇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过程。相对于剧烈变动的天相如日食、月食、流星雨以及闪耀的北极星、宽阔的银河等浩瀚的宇宙,地球和人类实在太渺小了;对于天文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天文观测的实际体验,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魅力,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更是促进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012年的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时间长达6小时。这一壮观的天文现象每个世纪只有两次,堪称“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的小概率事件。学校的老师们利用学校天文馆中的数字星空仪,给学生提前模拟演示了“金星凌日”的整个过程;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共同上了一堂“金星凌日”天象的知识普及课,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太阳、金星、地球,上演了一出小舞台剧,生动活泼地演示了凌日的整个过程。在“金星凌日”当天,学校天文社团的同学更是早上7点就赶到学校搬运组装观测设备、组织同学分时段有序观测、科学拍摄,全校1700多名师生集体见证了这一百年天象。这样一次天文现象的观测,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奠定了其好奇心与培养科学素质的基础。

天文课程有助于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学习能力

天文学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学科,它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像自然学科般一成不变。对于学校来说,天文课程也是一个新兴学科,教科书的内容有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基于各种观测事实和数学、物理基础进行判断。在图强二小,天文教研室的老师们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天文现象,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材料以及实际探索的方式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其次,老师们也会组织学生走上讲台,去向其他同学讲授天文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老师还开放了直播课堂,让更多人接收来自图强二小的小天文学家们的科学普及。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图强二小的天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探索,还有更多课程之外的实践,如在校园内的组装望远镜、校园外的夜观天象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时候,图强二小的老师们通常并不会及时指导,而是采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方式,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共同克服困难。

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帮助学生们在探究中发现,而这些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天文课程有助于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天文学本身就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紧密相连,专业的天文研究更是需要很强的数学与物理学基础。在采访图强二小“浩淼之星”天文社团的学生时,他们也同样深有感触,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天文学科的需要,从而喜欢上了数学、物理学。

这样的改变让老师和家长们兴奋不已,之前反对的声音也逐渐湮没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喜悦中。更让人惊喜的还有学生的自身感受。当我问及学生为什么喜欢天文课程时,现任“浩淼之星”社长胡了了同学激情满怀地回答:如果我们把宇宙比作母亲,那我们对这位母亲的了解甚少;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只是微乎其微的存在,除了孕育我们,宇宙还孕育了更多的生物,这激起了我对宇宙探索的求知欲;其次,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我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静静地守候,拍出一张有意境的天文图。一个12岁的孩子,却有如此的胸怀与见识,着实让人佩服。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图强二小天文课程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图强二小天文特色课程的打造也历经磨炼。整个过程,图强二小的天文老师李春雨最有发言权了,一经十几载,从最初的零基础,到目前已经开发两版天文绘本课程,其中第三版的天文绘本课程正在构思中。这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幅图片都凝聚着天文老师们的心血以及学生们的探索。

学校的天文老师们经常牺牲自己的假期带学生走出去学习实践,如到南方观测日全食,到内蒙古、昆明参加天文实践夏令营等等;有时候为了观测流星,零下20摄氏度的凌晨,老师们也依然在守护着仰望星空的同学们;而学生们也都是从只是喜欢星空的小小爱好者到如今熟悉天文知识的浩淼之星社团的骨干成员,他们对手绘星图、组装望远镜、走出校园郊外观星等技术了如指掌,不仅了解了奇妙而又美丽的星空,学习天文知识,走进了望远镜的王国,还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好奇,这些都激发了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在访谈的过程中,一位学生的妈妈谈到一个细节:李春雨老师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节假日,只有每个元旦假期才小心翼翼地向家长们请假,因为那天是他孩子的生日。这些陪伴的日日夜夜,都凝聚着老师们对每一位学生的无私付出。当然,学生也同样怀揣感恩之心。当谈到胡了了同学长大后的梦想时,李春雨老师骄傲地看着这个痴迷于天文学的弟子,这些年的困难与艰辛早已演化为师徒之间的情感与默契。

成功源于奋进,荣誉见证辉煌。自成立天文课程以来,图强二小的师生们在市、区举办的天文竞赛中表现优异,共1464人次获奖;学校多次承担区、市级乃至全国天文竞赛和展示任务,其中承担市区及外省市学校参观接待任务20余次;学校的天文教育经验刊登在《天文爱好者》杂志“北京学校天文教育巡礼”栏目;《“仰望星空探索未来”图强二小天文校本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获得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等。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花朵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海淀区图强二小的黄学英校长与老师们立志于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成为绿叶,就这样一路守候。

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由米粒妈妈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京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