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课表,你家孩子遇到了吗?你怎么看?

144
作者 段秀娟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07 10:34 字数 8023 阅读 1211评论 0

所谓“阴阳课表”,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实际执行的课表与应对教育主管部门检查的课表不一致,某省教育厅教研室调研组在基层调研时发现,有的学校教室里张贴着的课程表是供上级部门检查的,班级中实际执行的课程表一般用粉笔竖写在黑板的最右侧。

“孩子的课表上有写字课,回家后却从来没练过字。我很奇怪,一问,原来书法课、班会课什么的都上语文了。”武汉一位学生家长在网上大倒苦水。

有老师和家长反映,摆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的是一张课程设置琳琅满目的课表,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副课”却摇身“变”成了语、数、外等“主课”——这种“阴阳课表”的现象,仍然会出现在一些中小学。

不久前,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某省教育厅教研室调研组进行的一项调查,2012年下半年,调研组面向初中校长与学科教师组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校长调查中选择题部分回收有效答卷182份,关于本校实际执行周课时数回收有效答卷143份。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综合实践等6门课程的学科教师调查回收有效答卷1484份。

为了解“阴阳课表”现象的严重程度,调研组请校长们分别填写“省教育厅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与“目前学校实际执行的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结果发现“两表”不一致的学校约占79%。

您遇到过“阴阳课表”吗?您有过不得不做一张“阴阳课表”的无奈吗?

这课表一“阴”一“阳”的背后,折射出哪些教育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阴阳课秘密何在?

一张教室两张课表,一张应付检查,一张实际操作

信息、艺术等课时被压缩,文化课每周平均多上4—5课时

这个调研组通过调研发现,初中学校课时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增加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课时,大量占用信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自修课几乎没有。文化课的周课时数平均多上4—5课时。

这种现象其实有不少媒体报道过,据某媒体报道,小迪就读于西宁市某高中,学校每周的信息技术课,都会被挪用上主科。小迪说,其实同学们都挺喜欢上电脑课的,既能学到知识,也起到了调节作用,每天连轴上语、数、外,头都上大了。

自修课数量难保证,73%的学校中存在占用自修课上文化课的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57%的校长认可“缩短课节,增加课时数”的做法,且有41%的学校按此施行,可见校长们有增加课时的强烈动机。对于压缩单位课时多出的时间如何使用?86%的校长认为应是自修,但在自修课的利用上,虽有83%的校长反对占用自修课上文化课或测验,但实际上有60%的校长虽然反对,却在默许老师上文化课。调查显示,73%的学校中存在占用自修课上文化课的现象。

家住东北某省份的毛女士,孩子就读于一所公立高中,她说:“不管体育活动还是音乐课、美术课,孩子其实都很喜欢上。这些课被挪用了,对孩子的全面成长肯定不利。毕竟,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木偶。”

网友小新则说:“孩子回家要写的作业真多,我问孩子自习课不写吗?孩子说,有时候自习课老师是要补文化课的,老师总是想多讲点!”

为啥会有阴阳课表,数据来说话?

在基层调研的时候,很多校长和老师反映文化课课时太紧,比较严重的增减课时现象实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某省教育厅教研室调研组认真对照课程标准与教材,感觉课程整体设计还是恰当的,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不至于如此紧张。那么,现实中的“踩线”行为,到底是为啥呢?

“补课”补出了两张课表

调查显示,对于“补课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办法”,明确表示认可的老师只有11%-16%左右(科学教师高达29%),这说明大部分校长和老师并不认同补课。但是同时调查也发现,50%的校长虽然反对,但却在默许老师补课。据学科教师反映,无论认同或不认同,仍有32%至68%的学校存在程度不同、方式不同的补课现象。

有的老师解读,不得已的补课行为,让有的老师手里不得不拿上了一份“阴阳课表”。

“抢跑”抢出了两张课表

调查发现,“抢跑”,也就是所谓的提前完成新课,延长复习时间是导致文化课课时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

初中三年,各学科用于总复习的时间多数超过一个学期,且有少数学校花一个半学期进行总复习。这意味着近半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完成新课,将九年级的课程压缩或提前到八年级。

不论是通过增加课时量、补课,还是加大授课容量,最终的目标都是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长时间复习与纸笔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此,有专家表示:“为了提前进入总复习,“赶超教学进度”则成为必用之法。这一现象,让我自然而然联想起“抢跑”一词。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抢跑意味着犯规,取消参赛资格;对于教师而言,赶超教学进度这一抢跑行为不亚于‘拔苗助长’”。

“考试节奏”太迅速,老师也是不得已

小编读书时,就经历着一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的“考试节奏”,时隔这么多年,学生们的考试节奏非但没有放缓,大有上升的趋势。而为了跟得上这样的考试节奏,老师总是被考试催着走,自然就得对课表“做些手脚”啦!

某省教育厅教研室调研组调查发现,如今学校中的文化课考试非常频繁。大部分初中保留“月考制度”,有的甚至把测试的周期缩短为两周。73%的校长认为“月考有利于提高成绩”,但继续组织月考的约为42%;27%的校长承认月考弊大于利,但还有17%仍然坚持月考。

从教师调查看,保留月考的学校目前还有62%-87%。这比校长调查所得的比例还要大。

可见,频繁测试已经成为冲击教学秩序、干扰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

另外,测试的方式、试卷的结构也对课程的实施产生很大影响。如英语学科,仅9%的学校采取“口语+听力+笔试”的测试方式,大部分学校采用“听力+笔试”的测试方式,还有7%的学校只有笔试。为确保每次测试的成绩,教师们会大量增加学生的书面作业,轻视英语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

考试成绩太重要,“强”“弱”课程被分化

据某媒体报道,一位小学教师透露,音乐、美术、自然、体育、兴趣活动乃至早会、班团队活动等“副课”,很容易被处于“强势地位”的语、数、外三门“主课”挤占。遇到阶段性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硬指标”就挤走了“软指标”,不参加考试的科目被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正是因为文化课有密集的考试以及强势的考试结果的横向比较,加剧了文化课的学业负担。而且各地、各校常以学期末的学业考试科目的“统测”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成绩的唯一依据,促使学校增加文化课学习时间,挪用非文化课课时。

评价结果的过度运用,在影响课程规范设置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放大作用”

阴阳课表怎么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优秀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