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怪现象:平时成绩高而考试成绩低怎么办

144
作者 hansey弦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7 10:07 字数 6798 阅读 1119评论 0

在考试中,每年都会频繁的发生一种怪现场,期中、期末、一般模考考的都不错,真正大考就挂了。部分同学是由于临考心态或身体状况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应试教育逼迫出的一种教学方法造成的——模型化教学法。(在此声明一点,并不是这种教学方法不好,只是这种方法不适合所有同学,特别是不适合思维不灵活且不求甚解的同学。)以物理为例,咱们说说什么叫模型化教学。

比如高一物理中会经常出现的一个模型,传送带模型。一个基础模型可以演变出很多变种,比如水平的、倾斜的、皮带匀速的、皮带变速的、货物从静止施放的、货物有初速度放上去的、物与带同向的、反向的、物与带能达到共速的,不能达到共速的等等等等,每个变种可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小结论,如果你能熟练掌握这些特点和小结论,也就是掌握了这个模型及其变种,做题就能有事半功倍的奇效(比如看到一道题目,一眼看出它是A模型的第3变种,第3变种的主要性质有abcd四条,这道题的问题和ac有关,所以……),如此做题速度就巨快、准确率巨高、巨有成就感!但这往往是假象,你对这个模型真的吃透了么?真的理解其本质了么?真相被你的高分所掩盖,你也不再去追究你是否真的懂了,反正我能做对题就行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能维持到高考结束,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如果你没吃透,高考就是你梦醒的时候。

为了说清本文标题的问题还得说说以下几个问题:

一、这些模型及变种是哪来的?主要来源就是历年的高考和有创新的模考甚至各科竞赛,年年的考题积累,使得模型很多、变种也很多。有经验且负责的老师会把这些全面的整理归纳,高效的灌输给学生,督促学生练熟。

二、那辅导书、老师发的专项片子、小测、月考、期中、期末、模考的考题又从哪来呢?恭喜你,你猜对了,还是上面说的历年大考的考题。只要老师对模型归纳的全面、灌输方式高效、督促严格、学生也努力,那么利用模型可以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骄人的成绩,而在取得好成绩的这些学生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彻底吃透能举一反三的

2、没有吃透但能准确调用模型的。而后一类学生在考卷上的表现是超出了自己的真实能力,但他/她可能还未发现,直到最后的大考。

三、最后,你真正要考的高考的考题是从哪来的呢?经验丰富、熟悉电脑操作的教师1个小时内可以出一套合格的月考卷子,一天可以出一套常规的期中卷子,三天也能改编出一套彻底唬住外行的煞有介事的模考卷子。而一群中国最富经验的顶级教师,他们闭门苦想N多日日夜夜,编出的卷子能和平时那些考试一样么?他/她们要避过历年的那些模型变种,真让考题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考察你对已有的模型熟不熟!所以如果你平时课上学了某模型的10个变种,那高考九成会考第11种。这对于吃透原理的同学构不成威胁,而对调用模型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就是噩梦了。

所以说,模型化教学法对于善于挖掘深层原理的同学是如虎添翼,(有些足够强壮的老虎甚至不屑于添翼,有次我上课,写了一黑班纷繁复杂的各种模型及其变种,同学们多啧啧称奇、疯狂记笔记时,班上的一位天才少年一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记笔记啊?他说,老师你写这么多太罗嗦了,这么多变种其实都用的是同一个原理,原理明白了,遇到什么具体情况再推导几下不就全出来了么?我的评价就三个字:“你悟了”)。但模型化教学法对习惯于不求甚解的学生是致命的,毒素在三年中不断积累,毒素在平时伪装成营养液,但在高考考场上突然发作。

下面谈谈由模型化教学法培养出的“调用模型式”解题法和“从原理出发式”解题法。

一、思维过程:“调用模型式”的思维过程是:

1、读题、给题目归类

2、把题目和脑中已有模型变种做匹配

3、匹配成功直接调用结果或思路。

“从原理出发式”的思维过程是:

1、读题并挖掘题目背后的原理

2、从原理出发结合限制条件开始逻辑推理过程

3、得出结论。

二、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显然“调用模型式”的做题速度很快准确率也很高,但前提条件是题目可以和脑中的模型成功匹配。而对于“从原理出发式”,一开始可能由于你的推导能力计算能力不够强,做题速度慢、错误频出,但由于坚持使用“从原理出发式”解题法,你的推导能力得到持续的锻炼,速度和准确率持续缓慢提升,最终可以和“调用模型式”的速度相当。

这下你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了吧!如果临近大考,如果你发现你三年来一直属于“调用模型式”,赶紧转型,回归原理,至少做到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

最后补充两点:

1、为什么教师会使用这种饮鸩止渴的教学法呢?因为初一、初二、初三上、高一、高二、高三上离大考都很远,但离期中、期末、模考很近。浮躁的社会、短期的巨大压力造就了教师的无奈,虚假的优秀和学生的悲剧。

2、为什么这种现象在高考较为严重,中考就不明显?毕竟初中所学,知识量相对较少,原理埋藏的也比较浅,推理过程短,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临场应对。但对于平时彻底靠死记硬背来应对理科的同学显然还是不行。

3、“我是爸爸”回帖说”我有个建议,就是这样训练学生:能套模型和习惯套模型的时候,先套上一套,如果发现不灵了,赶紧换用慢办法一步一步推导分析,不至于一脚踩空。平时就要这样交替训练,不要等到临考场了再“试验””。 这种折中的办法很适合原来在“迷途”但即将面临大考的同学们!谢谢“我是爸爸”!

最最后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浮躁、锻炼能力而不是只盯着虚假的分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编辑推荐:

北京新版考试说明最早将于2019年3月发布

辣评:“无门槛”异地中考改革问题

北京中考取消择校 专家建议考虑名额分配途径

2019中考名额分配比例增加并准备取消择校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