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家长呼吁2013年落实异地高考政策本地家长忧虑上海分站

异地高考政策已是铁定的事实,不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家长如何看待,从大的趋势来看,北京、上海等异地高考(上海高考微博)的政策将逐步开放,当然在北京、上海都会出台相应的本地限制条件。近期外地家长们都呼吁,希望异地高考能在2013年的高考中落实。
“外地户口”公民的子女何时能在常住地参加高考?虽然异地高考的全国方案近期获准面世,但家长们仍担心政策的落实会遇到阻力。
9月22日,北京大学举行的随迁子女中高考准入条件研讨会。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首度明确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有权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但具体执行细则和参与门槛由地方政府制定。《意见》规定各地要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具体方案,但并没有规定各地实行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最后时限。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呼吁大城市政府尽早出台方案。
一名家长在22日的研讨会上表示,北京市教委曾在接待其信访时称北京市高中阶段随迁子女的比例约为6%。家长认为,北京市将在2013年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数量还不及北京本地户籍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数量,2013年允许这部分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不会对当地考生的利益造成影响。
随迁子女家长们指出,今年正在流入地就读的高三随迁子女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引没有原籍地的学籍无法返乡报名,即使回原籍地也无法适应当地的高中教育模式。因此他们呼吁各省市均应在本地2013年高考报名方案出台之前制定异地高考方案,并明确规定从2013年开始执行,以避免对2013年升学的学生的权益造成损害。
异地高考政策已是铁定的事实,不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家长如何看待,从大的趋势来看,北京、上海等异地高考的政策将逐步开放,当然在北京、上海都会出台相应的本地限制条件。近期外地家长们都呼吁,希望异地高考能在2013年的高考中落实。丁香花是一名随迁高中生的家长,她在会上则指出《意见》提出要以家长社保证明作为随迁子女能否报名参加高考的依据并不合理。
她分析,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并不完善,2011年之前社保不能跨省转移接续,许多随迁子女家长无法将社会保险转入流入地,一些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人企业的非本地户籍人士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当地缴纳社保。即使在允许社保跨省转移之后,多数农民工也因各地在社保统筹账户资金转出时设置的障碍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参保。
对于《意见》提出的种种限制条件,不少学者也提出质疑。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徐昕认为,“异地高考”问题中涉及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两个不同群体的利益,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并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保障平等教育权,反而介入成了一方当事人的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更指出,《意见》要求各地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时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等情况,根本没有道理。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应该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政府的人为干预只会使产业结构更为畸形。
针对能不能就地高考“要看这个城市需不需要这个群体”的言论,著名法学家,人称“法治三老”之一的郭道晖认为,改革开放之前以阶级成分来限制受教育权是对部分公民的政治歧视,现在又要用“群体”来作为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实质上是倒退。《意见》中要求各地考虑“城市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则是鼓励地方保护主义。一部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由此受到损坏,这更是违反了《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确定的原则。
异地高考政策已是铁定的事实,不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家长如何看待,从大的趋势来看,北京、上海等异地高考的政策将逐步开放,当然在北京、上海都会出台相应的本地限制条件。近期外地家长们都呼吁,希望异地高考能在2013年的高考中落实。上海异地高考:拟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职业和年限
今年全市财政性投入教育的预算超过700亿元,除了保持教育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人员工资、公用经费等,相当一部分专项经费重点投向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职业教育示范学校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
据透露,上海通过四项举措,助推郊区中小学优质发展。其一,继续推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赴郊区新城办分校,上海中学赴临港新城举办的上海中学东校、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等都已经投入使用,2019年9月复旦附中、格致中学将分别在青浦淀山湖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开办分校。本市将联动考核总校与分校,推动优质高中资源辐射郊区农村。其二,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赴大型居住社区和郊区新城对口办学。昨天公布了一份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在大型居住社区新建学校办学名单,未来两三年内投入使用的54所中小学幼儿园,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入住居民的教育需求。其三,目前,本市已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托管80所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受益学生达8万人。“十二五”期间,本市将有150所郊区农村中小学接受委托管理。其四,部分区县还发挥区域内优质“种子”学校的作用,健全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
此外,全国“异地高考”方案将在年底前出台,京沪等大城市的相应方案备受关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方案将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在沪的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
“上海异地高考方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人口过快增长与城市承载力的矛盾。”尹后庆介绍,防止上海人口过快增长,并使之与城市承载力保持平衡,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上海对全国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按国务院的通知要求,上海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确定“异地高考”方案。目前,本市正抓紧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与之相衔接的随迁子女中高考方案。”
市教委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在沪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超过50万人。尹后庆透露,上海将统筹考虑随迁子女父母在上海的合法稳定工作、合法稳定住处、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就读年限等情况,通过综合积分,确定其是否达到在沪参加中高考的条件。
推荐阅读:
异地高考或将引发上海北京异地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设职业限制被指苛刻
家长忧异地高考标准恐引起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