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上海分站

144
作者 新疆一枝花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3 10:33 字数 12800 阅读 964评论 0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在12日的开学典礼上说,学生们选择上海纽约大学需要极大的勇气,但学校会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学习者,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

开学第一课:学习选择、包容和承担

在8月12日的上海纽约大学开学典礼上,雷蒙校长花了近半个小时致辞,为首届学生开讲了第一课,其核心内容就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将在这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智慧,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知识,也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雷蒙不由自主地挥着手臂,“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在不停变化。”

雷蒙告诉这些敢于“放弃那些别人梦寐以求的名校”的年轻人,上海纽约大学要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学习者,对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懂得如何去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能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中游刃有余”。

雷蒙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们会不断向学生提出非常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会教你们如何去判断问题的重要性、表达的准确性,教你们辨别答案的对与错,让你们了解选择某一种答案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让你们学会如何去作选择并承担后果。”

“这所学校为你们提供了尽量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文化。你们可以探讨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是否合理,你们要学着用包容、恭敬和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差异。最终学会怎样去和别人分享你们的观点和意见,哪怕无法达成完全的共识”。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

15年前来沪立志加强两国教育交流

在2012年夏天到上海履新之前,雷蒙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康奈尔大学第11任校长,以及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始院长。

雷蒙第一次来上海是1998年,当时他还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当院长,那是他的首次中国之行。根据他的回忆,当时美国政府邀请了四位美国大学法学院院长来中国和法学学者进行交流,他有幸名列其中。虽然会议在北京举行,但既然来了中国,他还是想来上海看看。

有一件小事,让初来乍到的雷蒙对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当时我住在上海一家环境优雅的酒店。一进门,门童要替我拎行李,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可以用英语和我交谈。他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比尔·盖茨吗?我当时非常惊讶。一个酒店门童知道美国微软总裁长什么样,这可以说明,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和美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这种了解和紧密程度超出我的预期,所以直到现在我还念念不忘。”

闻讯他的到来,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陈忠诚教授特意安排几位上海法学泰斗与他会面。这些年逾古稀的法律界前辈都毕业于中国近代法律家的摇篮——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中国当年最好的法学院,直到解放后才沉寂消失。

“那一天是6月14日,那一次是激动人心的会面。”十多年后,雷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略显激动。“他们不但和我谈了中国法律教育的历史沿革,也谈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他们睿智犀利,见解独到深刻。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幽默风趣的性格。”

这次短暂的会面深深触动了雷蒙,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中美两国之间深厚的社会文化联系。“当时身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是这种友好传统的一部分,也体会到自己有责任将这种传统延续下去。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这些老先生们一生的际遇。和他们会面的场景让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复,会面坚定了我以后一定要致力于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决心。”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

从没见过这么有看头的城市

从1998年直到2012年夏天,雷蒙常会到上海出差,亲眼目睹了这个城市的演变。十五年前,他对上海的印象是一座现代与传统紧密融合的城市:既有现代商业区,又有近代传统建筑;既有高楼大厦,又有低矮平房;有笔直通畅的大路,也有些蜿蜒曲折的小马路,好似迷宫让人迷失方向;有高雅的宾馆餐厅,也有市井的里弄街道……中西交融,宜古宜今,两者对比之显著,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

“来上海之前,我从没有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看到过那么多对比鲜明的东西混杂和叠加在一起,有些融合得和谐悦目,有些又令人稍感突兀。”他回忆,之前他下榻的地方是服务设施都很现代化的一个酒店,一踏出酒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上海老城区里的旧书店、小吃摊及小商品市场。这些时而显得拥挤,时而感觉不协调,时而新奇有创意的组合很具体、很有冲击力地在他面前铺陈开来,让他觉得这个城市很丰富精彩,特别有看头。“我非常热爱旅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新到一个城市,仿佛是新交一个朋友。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一样,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和气质。”在上海,雷蒙看到了一种多样性,无法简单概括,因为它有那么多可以看的东西,一次看不够,吸引着人们一次次地来。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

身为犹太人,被上海的善良感动

去年夏天再次来到上海,一半的时间在这里生活工作,其余时间回到美国。雷蒙没有先前强烈的反差感受了。“可能是因为城市建设在过去几年间迅速推进,所以上海现在哪里都很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时,浦东那边还没有发展起来,而现在磁悬浮、购物中心、写字楼,一样都不少。城市面貌虽然变了,但是上海一直以来的开放的城市精神,对其他地方来的人友好包容的城市性格一点没变。”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在这个城市从来没有感到疏离。我是一个外国人,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点,但是人们没有因此疏远我,反而无论在哪里,我都感觉他们特别热心友好,好像随时随地要过来帮忙一样。”

对于上海,雷蒙还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上海在我心里有着别样的重要意义。”他的声音忽然低沉了下来,神情变得热切而又真诚。“我是一名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的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残忍的大屠杀逃往世界各地,上海是他们逃难的终点城市之一。战争期间,上海接纳了很多犹太人,他们在这个城市里重获自由,看到希望。”

雷蒙真心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开放,尤其是在别人处于极度危难的时刻,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居民挺身而出,庇护落难之人,助他们一臂之力的热心和善良令他感动不已。

“这是非常难得的,想到这些就使我对这个城市和人民心怀感激。即便我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即便我自己不是那些受到过保护的犹太人,但是如果我出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话,我也很有可能是其中之一。每每意识到在世界上还有一个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时,我就怀有无限的感激之情。”雷蒙说到这里,非常动情。

8月11日,我国首个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首届新生,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新生将在这里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涯,其中一半是中国学生。上海纽约大学无疑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该校的美方校长杰弗

上海的开放与包容适合国际化大学

也许正是因为上海的多样、开放和包容,使得美国纽约大学将它选为新开校园的所在地。

身为纽约人的雷蒙在大学本科的时候曾到巴黎求学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工作,他穿梭于世界各地。他坦言自己热爱大城市。“大城市我总能够感受到一种希望。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要生活在一起,怎么才能共存共荣呢?就需要他们有在应对问题时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东西。”譬如,能源危机、气候变暖,预防和控制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这些都是摆在地球公民面前的问题,因为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升级。如果要很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人们一定要学会合作。

“怎么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们需要那些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换位思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能够如鱼得水,能够看到问题不同方面的人才。”雷蒙说道。这也是上海纽约大学致力于培养的一种人才。上海,正因为国际化的程度,海纳百川的气度,成为中国最适合培养这些人才的城市。

最喜欢在家吃火锅涮各种菌菇

来到上海后,雷蒙有机会每天和这个城市进行全方位的亲密接触。他住在瑞金二路附近,喜欢在附近的林荫道上散步。“我十分喜欢我住的那个区域,静谧优雅,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和嘈杂,让我可以从每天的压力中得到解脱。”

“我一直觉得人类和自然有一种神秘的联系。有时我看着那些树荫,走在里面的时候,我仿佛走入了自然的怀抱。”雷蒙边说边比划着。“每当我需要静静地思考,需要想问题,找办法的时候,我就会出门到街上走走。往往是,一边走一边就想出了办法。”一般在想问题的时候,他并不会特别注意道路上的车水马龙,两边的建筑景物。但是偶尔也会发现路边新开的咖啡店或者书店,兴趣上来的话,就进去小憩,随意逛逛。

一般的工作日,雷蒙习惯早起,起床后回复些邮件,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喝杯咖啡吃完早餐就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的上海纽约大学上班。他的临时办公室布置极其简单,除了一张办公桌,一张沙发和茶几,一个柜子,就再没有什么更多的家具。下午下班回家,他会给自己做顿简单的晚餐。脾气温和的雷蒙,喜欢吃辣。

“我一个人自己在家做饭的话,就吃火锅。我很喜欢吃火锅,因为简单、快捷、干净、健康,尤其喜欢在火锅里涮菌菇。在中国生活有很多不同品种的菌菇,上海随便哪里都可以买得到,纽约可没这么多种菌菇。我还喜欢吃小肥羊,没想到吧?”雷蒙笑呵呵地说道。

“要是在外面吃,我最喜欢的中国菜是麻婆豆腐。这道菜制作简单,食材便宜朴实,但用普通食材烧出的家常美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中国菜。”雷蒙说。

相关阅读: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上纽大首届300名新生昨报到宿舍混住英语交流

小学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