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八成学生不希望水平考与自主招生挂钩上海分站
晚报记者钱钰实习生鲍佳颖报道摄影何雯亚
80.4%的同学不希望学业水平考试与自主招生“硬挂钩”;84.1%的同学希望可以自行选择考试科目;63.7%的同学希望可以实现一年多考,取最高分……日前,华师大二附中(微博)科技创新班学生历时10个月时间,调查沪上30余所高中近3000名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份关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2万字的论文中,洋洋洒洒写满了沪上中学生对于水平考的设想和改进意见。
建议一尽可能不与自主招生硬挂钩
在这份名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现状和政策改进问题研究》的论文中,记者看到,半数以上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新政策下的学业水平考试给他们的学业,无论是高考科目还是非高考科目,都增加了负担,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考试的次数。
据学生调查,不少学校采用专门为学业水平考科目加课、组织考前集训等形式,让学生老师都很疲累。以某些学校为例,在每周两节课的基础上,六月正式考试前安排了两周的集训。另外,在经调查的学校中,有多所学校在每周各三节课的基础上更是加强培训。
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些学业水平考试的应用和设想,并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得出如下结论,80.4%的同学不希望学业水平考试与自主招生“硬挂钩”;对于考试是采取分数线制定等第还是按照人数比例制定等第,同学们意见不一。希望采取分数线人数为51.8%,采取人数比例的人为46.6%;70.3%的同学认为信息考试制度需要修改,希望提高公平度、公正度;76.2%的同学认为考试时间安排不当,需要改进。
之所以不愿意将学业水平考成绩与自主招生硬挂钩,项目主席林莘博分析说,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难度上并不高,达不到选拔性考试的水准,无法为高校提供有力的信息,其对于人才选拔的作用不是特别显著。“学生们不希望,一点小失误就断送了他们上好大学的机会。”因此,项目组建议尽可能不要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自主招生“硬挂钩”,而是考虑它的其他作用。
建议二学业水平考能否“一年多考”
在调查中,有63.7%的同学希望可以实现一年多考,取最高分。而自行选择考试科目也是不少学生的心愿,该比例高达84.1%。
为什么要提出一年多考呢?林莘博解释说,因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暂定为每门科目每位同学只能参考一次。但是这一次的考试不能说明一个同学的真实实力。有些同学因为某些原因可能发挥失常。
“况且这门考试的初衷也是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自然不应该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仓促断定一位同学的才能,这对同学是不公的,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也是不利的。”在项目组看来,如果能够施行一年多考,可以减少学生们无形的压力,可以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真实的实力,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学生们减轻了负担。
“我们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一年多考制取最高分,并且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在第二年还可以再进行考试,而非一考定终身。”林莘博说,由于考虑到资金问题,他们建议,可以收取一定的考试费用,来维持这项考试。
专家学业水平考的完善需要多方配合
项目组通过走访市教委、高校等多个部门,也全方位地了解了这项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出现有利面是很多的,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偏科现象,帮助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林莘博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检阅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方面欠妥。
在项目组看来,虽然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但是每一个新制度都有需要完善之处。“从对市教委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他们非常希望听到学生的意见从而改进政策。”小林说,所以我们中学生不能以片面的眼光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增加了负担,用积极的态度去准备考试、通过考试,才是我们获益的途径。“只有通过我们的完成情况和经验总结才能为市教委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我们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更加完善,从而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率。”
总之,对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完善与实施,需要各方配合。项目组建议,在学生自身方面,理性看待考试,充分准备考试是当前最好的应对法则;在学校和教师方面,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好平时的每一节课,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有很大提升;而对于家长,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避免施加过多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有较大帮助;最后,正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还需要外界舆论的支持,为考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那么,他们相信学业水平考试为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将会实现。
“牵绊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制定的因素很多,作为学生我们能体谅难处,但是我们对于政策的完善的意愿是强烈的。”小林说,项目组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市教委对于政策的改进提供帮助和参考,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