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解题能力大突破:地理解题能力提升秘诀

144
作者 夏之MM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0 10:34 字数 8638 阅读 1559评论 0

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担负着巩固、深化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任务。那么在高考一轮复习已进行大半的时候,如何提高解题能力呢?

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

高三学生复习时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后便立即下笔解答,结果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做题时应留出更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

审题就是要看懂题意,找出题中尤其是图中的隐含条件,理解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图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的关系、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要达到此要求,下列几个审题习惯需要注意培养:

1.审清题干的习惯

①逐字逐句读题,不能扫读。②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语,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③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相似词语的地理含义是不同的。④对长句作一定的语法分析,准确断句。⑤可在试卷上用铅笔作标记:画点、画线、画圈等。

2.抓住信息的习惯

①分项检索信息,如:示意图要先读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②对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变化图、多项因素统计表,要细心地比较信息的变化。③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要进行有机整合。④对图、文、表中的信息进行转换。⑤正确运用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来回答问题。

3.展开联想的习惯

从图、表、文中不能直接获得答案的,要进行联想。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原理和规律;要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但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4.前后互推的习惯

对选择题题组、简答题的各个小题,解题时要前后照应,互相推理,从中启发思维,寻求答案。但要注意,选择题题组的总题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题的可靠条件和依据,不能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添加条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觉题干信息不足以解答问题时,扩充有效信息来帮助正确解答问题。这种迂回战术在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时十分有效。

二、清晰的思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核心

由于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本辑《试题调研》中提供的思维模板、万能模板值得同学们借鉴),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进入高三后,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解题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对每次练习、模拟考试获得的解题思路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最好记录在学习笔记上,经常翻阅。下表是一位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整理的有关河流问题的解题思路。

注:上述分析思路是多角度的,答题时不需要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的方面即可。

地理问题

解题思路

水系特征的分析

水系形态、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及分布、流程、河道的宽窄、曲直

水文特征的分析

①水位高低;②流量大小;③含沙量大小;④结冰期;⑤汛期;⑥水能、航运;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凌汛的形成条件

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落差(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水库坝址的で位选择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三、规范准确答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对客观题,在对试题进行仔细准确的审题和逻辑分析后,要根据解题思路,做出正确选择。不能先入为主,要因题的条件而异,速度适当,不快不慢,重视第一感觉,不要轻易修改选项。

对主观题,可针对高考评卷“流水作业,采点给分”特点,进行“采点答题”,把握好答案的方向性、全面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具体要求有:

1.答案的方向性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一定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交通和市场,则这七个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

2.答案的全面性

每个主观题往往都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答题漏点是许多考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点答题,就是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每点1分。

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高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因此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避免失分。如回答形成原因、区位因素、条件、产生的后果、地理意义等问题,要尽量多答几个方面。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注意答案全面性的同时,要避免重复采点。高考阅卷时,对多答或者错答(只要前后不矛盾)的点一般不扣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补充作答点。但常有考生在同一个得分点上反复阐述,结果浪费了考试的宝贵时间。如分析某地的区位因素时,有的考生回答: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其实这三个方面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的。

3.答案的逻辑性

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从几个方面作答,让得分点一目了然。

同时还要主次分明。影响地理事物、现象形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总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把主导因素放在最前面。

对因果联系密切的事物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讲究条理,或由因索果,或由果溯因,层层深入,切莫乱序。

4.答案的准确性

要用精练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少使用或不使用方言、口语。如不能将“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成“有钱”“钱多”。

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非选择题中的简答题不能写成小作文,要考虑阅卷者连续阅卷可能产生疲劳,要让阅卷者“一秒钟改完”“爽快给分”。

量体裁衣,酌情用笔。有时可依据题目的分值、答题卷所留空白的大小,大致确定书写量。

答卷规范,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清晰,不连笔,大小均匀,尽量少涂改。

不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外答题,更不能用箭头指向某“地”,或写上“见反面”等。